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968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發菩提心,提起正念

圖 1.



發菩提心,提起正念
慧下律法師:
弘法者或修學佛道的人,或偏重於事相上,視「諸行無常」的修行,
或偏重於理體上,「不生不滅之真如性」的發揮。
此二者皆難臻圓滿之境。我們講:「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生滅就是增增減減。那麼,哪裡是不生不滅?如何進入涅槃?
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在這有為的世間法裡,生滅的因果相裡,如何契入不生不滅的本體?
彼既非物質構成,亦不是具體的東西,既處處是,又處處不是。
小乘阿含偏重「無常」及「三法印」的發揮,然而,在生滅的造作世間,
造作因果下的生滅,怎能契入不生不滅的本體?.

修行只有八個字——發菩提心,提起正念。
提起什麼正念——觀照的正念,譬如:觀無常、
觀不淨觀、修四念處、四諦、十二因緣,這些都是生滅的造作法。
什麼是不生不滅的涅槃自性呢?如果不悟的話,就好比盲人摸象,
講的頭頭是道,其實是各執一端,未盡全貌。
由於未能體悟本體界的畢竟空性,以及方便即究竟,
究竟即方便的不二法門,遂將佛法打成兩段,變成強烈的二元對立論,
並非進入絕對的真空狀態,是以所到之處都是障礙。
並非別人障礙我們,而是自己障礙自己、
這是因為側重於發揮「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我們會難以體悟何謂「不生不滅」。

小乘之無常觀、不淨觀,乃至四念處,其修持目的,
在對生滅的事物要能離慾(離開慾望的束縛)。
所以說:「皈依法,離欲尊。」法的現前,
用意在令我們離開種種慾望的束縛。但問題在於最後的「涅槃寂靜」。
如何在無常的生滅中找到不生不滅的清淨涅槃自性呢?

大乘偏重真如或如來藏心的發揮。大乘的初判佛教,
像《華嚴經》講真如、大乘的後期佛教講如來藏,
皆偏重於理體上的發揮,
否定了生滅的因果法。那麼,該如何去詮釋因果的連鎖性呢?
所以,著重於無常的發揮不夠圓滿,著重於不生不滅的發揮也不夠圓滿。
重於理體上的發揮,否定了因果;重於事相的表達,又不易悟入本體。

一個弘法者倘欲不壞因果而又能悟入不生不滅的真如本體,
則勢必要能體會附表上所框起來的幾個字——
「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
方為佛法之正知見、中庸之道、名副其實的正法。
在事相上來說:生滅,緣起無自性;就作用上來說:也是緣起無自性;
從本體界的角度而言:一切法無我。
所以,只有「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
才能貫通所有的禪、淨、律、密、大、小二乘的總思想,
才能抓住佛法的重心,才可以理事圓融,體相用具足。

慧下律法師:那麼,什麼是第一義諦呢?
了諸法空無自性,了知一切法如幻、如夢,這是第一義諦,
究竟的空相處,
第一義諦究竟空相處,也就是第一義諦大空,這是諸佛所行處。
諸佛所行處。但是因為這個義理太難了,太難了,
經典講:要到八地菩薩以上,才證得一切法無生。要到八地菩薩,
換句話說,七地(遠行地)還是在生滅。八地菩薩才證得一切法無生。
這個一切法無生,是簡單的名詞。應該講:無生、無住、無異、無滅。
生、住、異、滅簡稱生滅,無生、無住、無異、無滅,
簡稱:沒有生滅、無生滅。沒有生滅再縮短,叫做一切法無生。
佛陀在經典講:這一切法無生太難理解了。
在座諸位,我如果問大家一個問題,佛陀證得無生法忍,對不對?
佛陀證得無生法忍,對不對?我們每天都在看經典,大、小乘看透,
講經說法也都這樣聽聞,佛陀證得一切無生法忍,這不對的。
無生法忍是八地菩薩、九地菩薩、十地菩薩、等覺、妙覺所共證的。
佛不是證得無生法忍,佛證得大寂滅忍。
經典講:唯佛一人沒有生滅。證得金剛般若智慧,
唯佛一人入於無生滅的境界,這個就告訴大家,
很多我們以前認為對的觀念,要稍微修正一下。唯佛一人證得不生不滅,
包括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的生滅,所以,八地菩薩、九地菩薩、十地菩薩、
等覺,證的叫做無生法忍,簡單講,七地(遠行地)前,統統叫做生滅。
當然,要站在什麼角度,唯八地菩薩證得一切法無生,
唯佛一人證得究竟不生滅,不是無生法忍,是大寂滅忍,
真正的不生不滅。
所以看經典,或者是體悟聖道,一定要找到究竟之處。
所以佛證得大寂滅忍,
也就是 一切法都是究竟不生不滅,
如來第一義諦大空,他是證量的解脫境界,只有結果,沒有如果,
唯證相應。也就是說,如來的第一義諦大空,
這個理上或者是真正的智,
他是證量的解脫境界,只有結果,沒有如果。
只有結果的意思就是說:他一定要契入,才能理解佛的用意。
沒有如果,如果就是假設的。
假設的。佛的境界大概怎麼樣、可能怎麼樣。
都是用邏輯推論。為什麼講不可思不可議呢?
佛的境界不能用任何的語言、
不能用任何的邏輯去推論的,他是唯證相應的。
因此,在經典裡面講:佛說諸乘,即是非乘。這什麼意思呢?
佛所講的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都是一種方便而已,
所有的法統統叫你成佛,這才是佛的本意。
注意,經典講得很清楚,一般我們都——初學佛法不是很瞭解,
因此就會起爭論,說這是小乘,這是大乘,這是南傳、這是漢傳,
這是藏傳。諸位,在佛的領域來講,究竟平等,無所謂大乘,
也無所謂小乘,無所謂小乘、中乘、大乘,
也沒有所謂的漢傳、南傳、北傳、藏傳,究竟之處,都是叫你成佛。
只有下手處他不一樣。因為有著文化、時空的背景、
修行的經典依據不一樣,究竟之處統統叫你成佛。
站在第一義諦的角度,所以,分別——
你的分別心只是在跟你自己的無明對話而已。
批判別人,其實自己落入無知的知見,
所以八大宗派:南傳、北傳、藏傳,只要給一個尊重,
其實什麼事都沒有。他說的法,只要真正的如法如律如佛所說,
持咒也好,念佛也好,拜佛也好,誦經也好,
一個真正入道的佛弟子,他證得不生不滅,他懂得尊重。
尊重就是生命藝術的最高點。因此,在佛教裡面來講,
諍與道相違。諍論是跟佛所講的道是不能相應的。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02-25 00:45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慧下律法師:
佛法是沒有國界的,《金剛經》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就是講萬法畢竟空寂。生滅當下就是不生不滅,
生滅跟不生不滅都 是一個名詞,如果你沒有開悟,生滅是一個名詞,
不生不滅還是一個名詞。如果你大悟,生滅叫做妙用,
不生不滅方便說叫做理體。佛法沒有國界,佛法超越一切的種族,
和超越一切的政治立場。美國人修行,美國人成佛;
臺灣好好地修行,臺灣人成佛;祖國大陸的佛弟子好好修行,
祖國大陸的佛弟子成佛;乃至非洲黑人認真 修行,也會成佛。
它是無關於一切的種族,一切的政治立場,它是超越的。
所以,我們有今天的因緣,是難能可貴!

慧下律法師:
佛法談的是不生不滅、反觀自照的覺性,清淨無染的本心。
然而,眾生就是放不下,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觀照都是我們的覺性,
時時都是我們本性的顯現。只要於一切境界能不執著、
無所住、無念、不分別,以不生不滅的清淨心,
一念迴光返照,這就完成了佛道。

慧下律法師: 聖人看到畢竟空、究竟平等的心性。
『畢竟空的平等心性』這是聖人所見到的境界。
凡夫所見則是千差萬別的假相,所以會著相。

慧下律法師:
一個弘法者倘欲不壞因果而又能悟入不生不滅的真如本體,
則勢必要能體會附表上所框起來的幾個字——
「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
方為佛法之正知見、中庸之道、名副其實的正法。
在事相上來說:生滅,緣起無自性;就作用上來說:也是緣起無自性;
從本體界的角度而言:一切法無我。
所以,只有「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
才能貫通所有的禪、淨、律、密、大、小二乘的總思想,
才能抓住佛法的重心,才可以理事圓融,體相用具足。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02-26 19:0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106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