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修道] 競爭與息爭
21世紀人類社會無論個人或群體組織的活動,都進入一個前所未有過的逼迫性時代。
理論或概念上,可以總結它為競爭、鬥爭、戰爭的緊密關係。例如:奧林匹克世運競爭劇烈,有些選手因而服用禁藥以提高競賽實力。前一陣子,加拿大運動場還有「拉關係」以保住金牌的報導。
比起商業競爭的大吃小、強凌弱,官商關係,黑金合作、惡性倒閉,商場不同於運動場,這裡不只是競爭,而是鬥爭了。我們看前陣子剛進入WTO世貿組織成員的中國與台灣,花了十多年的談判,終於有了結果。
看來為國家生存利益的長期鬥爭,亞洲各國商機和危機,才算是剛開始呢!商業投資無所不在,其中高科技最熱門。
人們說商業投資了科技,科技助長了商業,人類社會可要熱鬧了。保守的中國文化記載「士、農、工、商」的排列,不知存在那門道理﹖
國運超強如美國,在波斯灣打敗了伊拉克,保住了石油供應,使柯林頓總統八年任期,消除了聯邦赤字,有了盈餘。 911事件後,小布希總統向恐怖份子宣戰,戰爭刺激了國防工業,帶動了相關的高科技和商機。
今天中東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互相血腥仇殺升高,還不是為了競爭生存的空間,而作出長期的鬥爭?聰明的以巴兩國的領袖和眾多的人民,為何選擇「戰爭以解決人類紛爭,這種最後也是最壞的手段」呢?有著高度智能的人類,世代延續到21世紀,仍然被競爭、鬥爭、戰爭這三部曲作弄得痛苦不堪。
見諍與戰爭,是人類有史以來一直存在的活動,若擴大範圍到國際體系而言,乃是起因於宗教、經濟、政治、軍事上等的對抗。
然而,因諍論與戰爭,卻促進了許多的發明與建設,許多的改良與創新,這也是一個事實。我們不可否認,過去因為爭執而戰爭。災禍與破壞和在炮火、機械下死亡的人數是多麼驚人!如今,在大量毀滅性的化武及核武器的威脅下,看看怎樣以各種和平的方式解決人類共存亡,不就是更現實的著眼點嗎?
佛陀說人類有二爭:見諍與愛諍。《中阿含》、《苦陰經》說:「隨其技術以自存活,或作田業,或奉事王,作如是業求圖錢財,若不得錢財者,使生憂苦愁戚懊惱。
若得錢財者,彼便愛惜守護密藏。妄失,彼便生憂苦愁戚懊惱。以欲為本故,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子、兄弟、姊妹親族展轉共諍。以欲為本故,王王共諍,居士居士共諍,民民共諍,國國共諍;彼因鬥諍共相憎故,以種種器仗轉相加害,或以拳扠、石擲,或以杖打、刀斫」。
這段經文對當時社會有著非常現實又深刻的觀察和描述,顯示在佛陀的年代,因為經濟、物質、家庭、國族之間所演發出來的鬥爭亦相當明顯。
釋迦牟尼佛創教宣揚自覺覺他的法性和平、無諍、息爭的修行活動。他所講的無諍並不是不反應或完全沒有行動,而是隨緣息爭。如琉璃王太子侵略迦毗羅衛國時,佛陀亦垂憐族人而不忍眾生自相殘殺,數次坐在路邊枯樹下,示其「無蔭」之蒼涼以勸阻琉璃王太子止息戰爭。
甘地是印度政治家及獨立運動的指導人,為印度獨立民族之父,被尊稱為「偉大的靈魂」和「聖雄」。一八九三年他旅居南非時,不滿當地的印度同胞所受苛酷之待遇。
遂大力加以抗議,為爭取基本人權及撤銷人種差別,展開二十餘年非暴力的鬥爭運動。他提倡種族平等,以非暴力手段達成令惡勢力撒退之目的。
最終能於其信條之下,大獲全勝,從英帝國手中收回被殖民主義占領之國家的主權。他所用的容忍、慈悲的「非暴力運動」,脫胎於古印度「沙門、梵志」精神,即為息爭與無諍做到了政治上的典範。
佛陀說:「世間智者說有,我亦說有;世間智者說無,我亦說無。世間與我爭,我不與世間爭」。從緣起性空的智慧來瞭解「爭與無爭」,爭是為了道德賢聖的寬容與和平,以最大的忍勁抗衡強權,以最柔軟的身段來「護生」;
「無爭」通達當前世間的真相,如實正見人世間一切生滅現象皆不可著取,決定「無一法執著而不苦」的聖訓,則彼此之間遠離諍爭不息的常情,做到「真情流露於平凡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