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966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peterwu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文章表情[東 歐][轉貼] 藍色多瑙河
藍色多瑙河

  可曾有過在史特勞斯「藍色多瑙河」的樂音中,一享山水之情的經驗多瑙河水千年流不斷,不僅蘊育了影響歐洲文化深遠的傳統,也承載了多少千古韻事,看盡王朝起落。即使橫遭自然屏障阻隔,也要固執地一穿而過。 多瑙河既是童話般幻想的泉源,但願也能將種族的隔閡與誤解,一如何水,付之東流.........

  多瑙河是歐洲第二大河,僅次於俄國境內的窩瓦河,流經10國,或為境內河,或為邊界河。 多瑙河身為國際水路的重要性,非世界上其他 河流所能及。

  多瑙河發源自德國黑森林,共長2860公里,其中2580公里可供航行 。多瑙河流經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南斯拉夫之塞爾維亞,流到羅馬尼亞時,成為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的邊界河。之後, 多瑙河急轉向東,流入摩達維亞(前蘇聯共和國)境內。出摩達維亞國 後,成為羅馬尼亞和烏克蘭的界河,最後注入黑海。多瑙河主流及大小 支流的總流域面積超過七十萬平方公里。

既是分界河,又是連接河

  這條美麗的河流是流域居民多采多姿的幻夢泉源。它連結兩大洲兩種不同文化,不僅是西方與東方的橋樑,更是不同地理景觀和民族的分界線。 1755年,在波登湖(今屬奧地利之部分)發現了珍貴的德文手稿:著名的《尼布龍根之歌》。據推測,作者在西元1200年左右曾住在多瑙河畔的帕紹市(Passau)。 尼布龍根人是英勇的日耳曼民族,具勃艮第血統。傳說中,尼布龍根人,離開故鄉「中萊茵河」,沿著多瑙河,向遙遠神祕的東方前進。故事描述驍勇善戰的齊格飛 (Siegfried)不顧警告,決心娶勃艮第國
王的妹妹克琳希(Kriemhild)為妻的王位未果,竟心生怨妒,設計殺害齊格飛,並將傳國之寶── 尼布龍根寶藏丟入萊茵河中。自此,克琳希公主帶領尼布龍根族人向東遷徙,來到多瑙河畔的克罕(Kehlheim), 搭船前往匈牙利,投靠匈奴國王埃徹(Etzel)。後來,克琳希嫁與匈奴王為妻,並以極殘忍手法向族人復仇。克琳希挑撥離間,引發匈奴人和尼布龍根人大戰,雙方英雄幾乎都在這場戰役中喪生。

  德國《尼布龍根之歌》雖是傳說,但也包含西元5、6世紀時期的部份史實。當時正值羅馬帝國敗亡之際,歐洲歷史面臨重大變革。法國內部,政教合一體制慢慢成型,日耳曼法蘭克(Franken)不斷向外擴充,變成雄霸中歐的大帝國。但是,東方的中亞游牧民族,也就是歷史上所稱的「匈奴人」,向歐洲移動,造成歐洲民族大遷徙。此際,多瑙河再度成為軍事防衛的邊界,同時也是商業活動的重要運輸線。

  根據證實,西元前7世紀起,希臘商人即航行於多瑙河下游,也就是喀爾巴阡山東緣「鐵門峽」至黑海之間。

  隨著羅馬帝國興起,多瑙河上游成為羅馬帝國的邊界河。從德國的克罕至羅馬尼亞的鐵門峽是羅馬帝國北界,也是當時歐洲重要水路商船雲集,航行其上。船隻載運黑海國家出產的香醇美酒逆流而上;順流而下時,運輸鹽和各式貨品。集結的軍艦則負責航行船隻的安全,避免對岸的海盜搶劫。

  歐洲民族遷徙時,除了尼布龍根人駕船順流而下至匈牙利,投靠傳說中的匈奴國王埃徹以外,其他民族甚少利用多瑙河航行。匈奴人原在中國蒙古地區活動,西元前1世紀時受到中原及外族的侵擾,被迫向西方移動,也就是往歐洲方向移動。西元 370 年,匈奴人來到多瑙河流域,也就是現今匈牙利,從此定居下來,結束了長久以來的民族大遷徙。埃徹王就是著名的匈奴國王阿提拉(Attila),號稱「騎兵征服者」,震攝羅馬人,羅馬人稱之為「上帝之鞭」。匈奴騎兵部隊曾遠征至法國和義大利。橫渡多瑙河後,繼續向西方擴張,但卻遭受挫敗。

  拜占庭帝國(西元610─1453年)北以黑海、多瑙河、喀爾巴阡山為界,而德國法蘭克王(西元714─814年)的疆域東達匈牙利境內的多瑙河,所以當時多瑙河船運活動極為興盛。鼎盛時期首推十字軍東征時期。直到土耳其塞爾柱人的推進才結束十字軍東征;而十字軍東征造成歐洲天主教勢力的繁榮。羅馬天主教勢力一方面想從埃及阿拉伯回教(伊斯蘭教)徒手中收回失地,即巴勒斯坦和敘利亞;另一方面也想趁機打擊拜占庭帝國,進而佔領。於是成千上萬的軍人、朝聖信徒、探險者、甚至孩童,都順多瑙河河水往東南歐前進。

  隨著拜占庭帝國的式微,以及巴爾幹半島上斯拉夫帝國的興起,多瑙河的重要性卻日益降低。15、16世紀,多瑙河再度成為土耳其鄂圖曼帝國以及奧地利霍布斯堡家族的政治分界。鄂圖曼帝國向北擴張意圖進軍中歐;哈布斯堡家族日後漸漸壯大,成為坐擁多瑙河的奧匈帝國,直到19/20世紀才滅亡。

  18世紀,奧地利女王瑪莉亞.泰瑞莎女王在維也納設立「航運局」,專門負責繁雜的整河治水事務。1830年,蒸汽船首航於多瑙河上,從奧地利的維也納直到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長久以來,天然障礙及政治因素,每每阻礙多瑙河上船隻航行的自由,多瑙河的國際化直到20世紀才告完成。1990年,也就是東歐共產政權瓦解之後,捷克斯洛伐克(今已分為2個獨立國家)、匈牙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家開放邊境,多瑙河航行才算完全暢通無阻。「多瑙運河」開通後,多瑙河上航行的船隻可以連接萊茵河,甚至直達北海。或許就在今年,前南斯拉夫內戰結束,東南歐放棄以暴力建立秩序,多瑙河就能完全暢通,船隻能毫無限制地自由航行其上了。

  在種族關係錯綜複雜的東南歐國家中,多瑙河扮演非常重要的政治分界角色。未來,多瑙河是極重要的國際水路,甚至是歐亞洲際水路,連接北海和黑海。更重要的是,多瑙河除了加速經濟交流外,若能帶動各民族間的交流互動與文化融合,歐洲數百年來的和諧夢,也能一償宿願。

從源頭到帕紹

  從羅馬時期開始,航行多瑙河上就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直至今日,仍未改變。歷史上地質結構多次改變,在此留下清楚的烙印。但是最受人矚目的應是分佈多瑙河上下游無以計數的教堂了。這些18世紀巴洛克式建築是強大宗教勢力控制歐洲的證明。唯一例外的是建於13/14世紀的哥德式大教堂。它代表了世俗力量,也就是從事商業活動的中產階級。多瑙河切穿施瓦本的侏儸山,首座哥德式烏爾姆大教堂即聳立在那兒,高161.6公尺,擁有世界最高的教堂尖頂,也是施瓦本人深深引以為榮的標誌。

  施瓦本人是〝阿雷曼人〞後裔,屬日耳曼族。西元三世紀時,自波羅的海遷移至德國西南。阿雷曼人在政治上意見相當分歧,施瓦本多瑙河沿岸獨立邦國的數目之多,居多瑙河流域之冠。領土所有權分屬符騰堡、巴登、瑞士、巴伐利亞等邦國,有些土地屬於教會管轄,有些屬非教會人士所有,有些甚至是共同領土。宗教改革後,再增添「新教」與「天主教」派別差異。這麼多政治勢力中,還有一個獨立自主的城市國──烏爾姆(Ulm)。短短 150公里長的多瑙河流域,有自由直轄市、諸侯、主教地產或德國教會附屬財產,甚至還有屬修院或農莊的私有財產。今天施瓦本地區行政上屬德國巴登—符
騰堡邦(Baden-Wurttemburg),但仍保有固執且勤儉刻苦的傳統特性。施瓦本人以能幹以及產品品質優異著稱,但是在貧瘠地形的不良條件下,施瓦本人還是得離開家園,向外遷移。

  自烏爾姆以後,多瑙河始可航行。18世紀時,部份施瓦本人在烏爾姆塔上「平船」,順流而下,來到匈牙利。這批施瓦本移民就是「巴那特施瓦本人 (Banat-Schwaben)
」,也就是德裔羅馬尼亞人。1716年,土耳其人被趕出這裡,結束了150年的統治。後來建立的匈牙利大帝國以維也納為中心,向外擴張。 多瑙河和泰斯河匯流的河岸低地接納來自歐洲各地的移民,他們在此建立新家園,定居耕種,創建行政體制。20世紀之前,綜觀整個多瑙河流域,這個地區的經濟及文化最為繁榮。今天羅馬尼亞境內巴納谷地仍有不少德裔農人,在共產政權統治期間,自力更生,維持原有的經濟活動。1988年,該地壯闊的農莊與德國明斯特風格的村莊被共產黨摧毀。不久之後,羅馬尼亞共產政權也垮台了。生活在「巴納」的德裔人,仍說德語,堪稱是德國中世紀最珍貴的活歷史
。在此,時間彷彿停止前進。

  烏爾姆以下,多瑙河流進巴伐利亞邦,首先緩慢地流過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沼澤區。到了夏天,還可在這兒做個令人神清氣爽的泥浴由於在克罕和符騰堡之間的多瑙河受到石灰岩塊擠壓,在〝符騰堡狹地〞處貫穿侏儸山的石灰岩層。我乘坐的「一葉扁舟」是當地正式的交通工具,其實不過是成捆順流而下的木材,等流到集散地後,便將之拆卸出售。悠閒地坐了一天的「船」,行至符騰堡,也該向船兒道再見了。這裡有一座巴伐利亞最古老的修院,建於西元617年。這座修院有炫麗奪目的巴洛克教堂,還有醉人的小啤酒窖。據說,自從13世紀以來,這兒釀的啤酒獨霸天下,最香醇美味。小酌此地名產黑啤酒 (Gerstensaft),帶著微燻醉意漫步在侏儸山岩的自然天地,四周盡是原始森林。腳下深處,正是多瑙河峽谷,水流在不及70公尺寬的河谷中波濤洶湧。往高處望去,映入眼簾的是聳立雲霄的日耳曼「光復紀念碑」,紀念戰勝拿破崙,也紀念歐洲從法國獨霸之下解放。

  多瑙河在克罕又流回古河谷,河谷變寬,繼續蜿蜒流向雷根斯堡 (Regensburg)。雷根斯堡是多瑙河最北點,多瑙河最後一次大轉彎之處,從此確定繼續向東南歐前進的旅程。這兒也是法蘭克山脈侏儸山的盡頭,連接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地質結構──古結晶岩構成的山丘和蓊鬱的巴伐利亞森林。西元1世紀時,羅馬人在這兒修築軍事城牆,建了這座防衛城市 Castra Regina,羅馬帝國在多瑙河沿岸修建的防禦工事,至今仍保留
。現在,多瑙河仍是德國相當重要的國防線。多瑙河上,有不少的機場,防禦戰機不分晝夜待命,隨時準備出動。

  雷根斯堡內有羅馬人遺留下來的巨大城門和內城基底。西元5世紀,羅馬人撤走後,不同的日耳曼家族進駐多瑙河及雷根斯堡。西元690年,巴伐利亞人在此建了聖艾瑪蘭修院,開啟德國中古世紀城市的光輝歷史。聖艾瑪蘭修院屬圖恩與泰克斯領主(Fursten Thurn und Taxis)所有。<圖片>這裡有多瑙河上最古老的石橋,炫麗奪目的城市宮殿代表700年前中產階級和商人傲人的財產和輝煌的歷史。無以數計的教堂和一座最典型法國哥德式的主教堂,彷彿從遠方向多瑙河族人宣示羅馬天主教會的威名。

  從雷根斯堡以下,多瑙河上可航行大型船隻,且水流速度加快,蜿蜒曲折地流經肥沃的「下巴伐利亞」墾殖區。這裡是巴伐利亞最肥沃的地區,也是巴伐利亞歷史的發源地。這兒的情形和施瓦本人山區不大相同,倒和奧地利的歷史發展有些類似,教會和領主握有絕對的權力。今天,巴伐利亞人的開放與寬容,得力於多瑙河流貫其間,與「旭日東方」有聯絡的管道。在基督教世界裡,東方代表神聖,是教堂祭壇之所在,地位重要。巴伐利亞人對土地非常依戀 ,故鄉意識濃厚,尊重傳統。著名的十月啤酒節就是一種傳統節慶。雖然帕紹以下的多瑙河不屬德國所有,但是巴伐利亞根本不在意,因為帕紹以下的多瑙 河流域已不肥沃。巴伐利亞人鍾愛的「藍天白雲」和明媚風光也到此
結束。

  源自瑞士高地山谷的綠色茵河
(Inn),奧地利的泰斯河,和源流自巴伐利亞森林結晶高地的清澈溪流,在帕紹注入多瑙河。主教城「帕紹」是德國境內多瑙河沿岸最終的宗教城,又稱「巴伐利亞的威尼斯」。這個建於中古世紀的「三水城」和雷根斯堡的美色不分軒輊,難分高下。帕紹的美麗由它充滿南國風情的巷弄和古色古香的房舍中散發出來,曾是強盛邦國的中心,深具影響力。羅馬時期,一支來自荷蘭的軍隊曾在這個受過洪水氾濫的軍事要塞駐紮,所以這個城市就依該隊而命名為〝Batavia〞,也就是
〝Passau〞的由來。西元8世紀時,帕紹是多瑙河流域基督教宣教的起點。當時,帕紹教區完全獨立自主,擁有領土4 萬2 千平方公里,比台灣還大!第一任匈牙利國王的名號史蒂芬(Stephan)就是依據帕紹「史蒂芬大教堂」來命名。維也納、愛斯徹鞏(Estzergom)的主教堂後來也為「史蒂芬主教堂」。帕紹是巴伐利亞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國的轉運站。16─19世紀時,帕紹事事以奧地利為依歸,直到西元1803年才回歸巴伐利亞王國。帕紹有一部世界最大的管風琴,是罕見的樂器極品。一萬六千根風管,從最低音到最高音變化多端。在音樂陪襯下,人們意將上帝的福音天籟傳向多瑙河的盡頭。

  多瑙河流在德國巴伐利亞衛斯霍芬(Vilshofen)和奧地利克連(Krem)之間,多次貫
穿波西米亞山脈岩塊。過了帕紹,盡是陰森昏暗的森林,花岡岩塊老是阻擋河水向前流去。施樂根(Schlogen)附近,水流形成 180 度逆轉的奇景。這一段多瑙河只能乘船,兩旁無人行步道。難怪西元10世紀時,德意志皇帝願意將東邊邊界區域「馬克(Mark)」,交給巴奔堡(Babenberg)公爵自治。東馬克區指的就是奧地利,多瑙河貫穿其中。此處多瑙河河谷變窄,水流變急。 10 世紀時,東邊匈奴環伺下,使這兒成為德意志帝國重要的防禦要寨,同時也是奧地利政治擴張的重要據點。

  多瑙河出了波西米亞山脈後,稍受阻礙。帕紹和克連之間的林茲市(Linz)是奧地利重要的鋼鐵工業中心,二千年前是羅馬邊界的軍事重鎮,也是阿爾卑斯山的商業道路和鹽線橫越多瑙河,進入波西米亞高地的所在。西元 8 世紀起,林茲成為商業重鎮;18世紀時,更是一座美侖美奐的巴洛克城,而且完全是奧地利城市發展的典型,深受帝國和教會的影響。

阿爾卑斯山前地的丘陵地形

  林茲以下的阿爾卑斯山前丘陵地面積越來越小,石灰岩質的阿爾卑斯山和波西米亞結晶岩之間的距離只有短短幾公尺。多瑙河左岸是和緩的丘陵地,右岸則是阿爾卑斯山北緣,高達三千公尺的高峰,彷彿一道圍牆,促成大江東流。結晶岩山脈的硬石阻擋在前,多瑙河流到易柏(Ybbs)附近的史都登高( Strudengau),河道變得更窄,此處號稱「漩渦之地」。過去,船行至此總是提心吊膽害怕出事。德國詩人常以這一段多瑙河作為吟詠題材,著名德國浪漫詩人艾興多夫( Joseph von Eichendorff)寫道:「
人煙罕至,鳥雀絕啼,只有山林與豐饒腹地 相伴。吞噬萬物,沒入不可測的深淵中,隨著千年河水滾滾東流。偶而漩渦張開吞噬的大嘴,彷彿死神深邃的眼睛。人們頓時覺得自己被遺棄在一股充滿敵意且又陌生的力量裡,岩石上的十字架顯露了它最神聖偉大的意義…。」奧地利的泰瑞莎女王就曾在此翻船,所以命令炸掉部分危險的岩石。

  多瑙河尚未完全流出峽谷,遠處即是矗立在岩石上的巴洛克修道院梅爾克(Melk)。此處是多瑙河葡萄谷地瓦豪(Wachau)入口,西元976年,國王雷歐波一 世(LeopoldⅠ.)在此建立巴奔堡王朝的國都(Babenberger Residenz)。西元十 世紀時,這兒是匈牙利最古老的西邊界。一百年後,奧地利首屈一指的本篤會修道院(Benediktiner-
Kloster)落成,1742年泰瑞莎女王率領35艘船隊,浩浩蕩前來參加這座巴洛克教堂的啟用典禮。這所教堂的富麗堂皇,令其他奧地利教堂黯然失色。其規模之大,裝飾之華麗,可媲美梵諦岡的聖彼得大教堂。 該修道院內圖書館的珍藏同樣價值
非凡,十萬本古籍中,包括二千本中古世紀手稿。梅爾克巴洛克教堂是奧地利的標誌,代表戰勝新教和土耳其人;象徵天主教會亙古永存的生活理念,更代表哈布斯堡王朝的權勢,以及奧地利多瑙河王朝的榮光。

  瓦豪位於梅爾克之下,屬峽谷地,堪稱最美麗的多瑙河段。矗立的山脈迎接來自多瑙河的溫暖草原氣候,故此處能種植原產於東南歐草原的釀酒葡萄。多瑙河流到此處,輕鬆愉快的暖空氣迎面拂來,一掃中歐谷地陰霾沈重的氣氛 。一畦畦葡萄田,綿延不絕直到匈牙利境內。葡萄美酒月光杯,伴隨哈布斯堡王朝驚心動魄的歷史,永遠令人緬懷。

  瓦豪沿岸的多瑙河景緻與先前大不相同。這兒的多瑙河終於有了較寬廣的河谷。歷史上奧地利常以此作為軍事集結地;匈牙利王國在此調集重兵,準備 進攻奧地利;波希米亞軍也在此準備對抗哈布斯堡王朝;各國聯合宗教部隊更在這兒集結重兵,將維也納從土耳其佔領下解救出來。如果不是維也

  納森林佔 了多瑙河邊的河岸地,多瑙河面將更寬廣。大片氾濫區域裡,無數池塘、水塘和河谷樹林勾畫出特殊景觀,也是許多野生動物(如麋鹿、野豬、山貓、鸛鳥、鸕鶅等等)的天堂。

  維也納盆地位於阿爾卑斯山和喀爾巴阡山間,寬廣的平原孕育了維也納的誕生。在阿爾卑斯山以及喀爾巴阡山形成的天然屏障下,維也納掌握多瑙河通往東方的咽喉。易守難攻的情形下,讓哈布斯堡王朝強大的勢力維持了半世紀,首都維也納自然成為歐洲的中心。直到11世紀末,奧地利統治者才有能力擊退匈牙利,把他們趕回東邊,收回維也納。自從確定以阿爾卑斯山和喀爾巴阡山等天然界線為邊界之後,1106年,奧地利〝首府〞從梅爾克遷至多瑙河畔的教區新堡(Klosterneuburg)。西元1155年,正式定都維也納。12世紀,由於多瑙河港(當時正位於今日舊城邊)交易熱絡,促成了一座美侖美奐的新城的誕生。當時,維也納除了巴奔堡政權外,還有由帕紹教區控制的教會勢力,而象徵當時教會權力的就是史蒂芬大教堂。

  接著是奧國歷史上的權力大轉移,13世紀時哈布斯堡家族(Habsburger)成為奧地利的統治者,取得維也納的統治權,並將維也納建設成金碧輝煌的帝國首府。哈布斯堡據說來自萊茵河上游區。哈布斯堡王朝遺留下來的宏偉建築, 在維也納舊城區及舊城四周依舊可見,它們是哈布斯堡王朝在不同時期中,權力擴張的歷史見證,也是教會權力和中產階級之間角力競賽的表徵。高聳入雲 ,直達天廳的聖史蒂芬大教堂位於舊城中心,建於13/14世紀,是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標誌。維也納的黃金歲月始於1683年,成功驅離土耳其人之後。這段期間是藝術發展的黃金時期,尤其音樂和建築方面更是蓬勃。18世紀,維也納是奧地利巴洛克風格的代表城市,成為爭相模仿的對象。除了維也納
皇宮、教 堂外,市郊二座宮殿貝菲立德宮(Belvedere)及申布侖宮(Schonbrunn)是巴洛克風格外,所有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地,亦籠罩在一片巴洛克風之下:從今日捷克境內的波希米亞起,經匈牙利,一直到羅馬尼亞均可見。

  19世紀,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匈牙利王國合併成奧匈帝國,統一政權、軍權與外交政策,因此維也納也有一番全新風貌。舊城牆被拆去,取而代之的是環行大道,沿大道兩旁則是一幢幢新的雄偉建築,如歌劇院、市政廳、國會等。舊城邊緣則保留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維也納皇宮」( Ho fsburg,或稱「霍夫堡宮」),宏偉壯麗中又不失和諧。第一次大戰後,哈布斯堡王朝終在 1918年衰微而滅亡。

  昔日稱霸的大帝國,如今安在?但是,哈布斯堡王朝在歷史上留下光輝燦 爛一頁,永不抹滅,當地人達觀親切且近乎東方的性格,更是保存了下來。當 時遺留下來的小酒館(當地人稱「Baisel」,正如著名的維也那咖啡屋一樣, 是許多維也納人的故鄉。上咖啡館,可不是匆匆喝杯咖啡就走。在咖啡館裡, 點杯香醇味美的咖啡,加不加鮮奶油,點不點蛋糕,都無妨。你可以靜靜享受 閱報樂趣,玩玩牌;或是三五好友相聚談心,說天道地;或是與鄰座開懷暢談 ,消磨整個早上或一個下午都可以。也只有在維也納的咖啡館裡,才能享受在 繁囂大都會中溫馨的一面,忘卻平日的煩惱,沈浸在音樂的喜悅中,享受生活 ;夢會莫札特、史特勞斯,靜靜地欣賞維也納圓舞曲和藍色多瑙河。藍色多瑙 河儼然已成為奧地利非正式的國歌了。

從維也納盆地到出海口,滾滾浪濤向東流

  多瑙河出了維也納舊城後改道,幾乎是消失於寬廣的田地中。海因堡以東,多瑙河受石灰岩塊限制,河谷再度變窄。迎接多瑙河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也就是阿爾卑斯山—喀爾巴阡山東邊的東歐。多瑙河兩岸遙遙相對的普雷 斯堡(Preβburg)和布拉迪斯拉發(Bratislava),有橋樑相通。1995年,斯洛 伐克脫離捷克獨立後,以布拉迪斯拉發為首都。

  共產政權尚未垮台前,斯洛伐克屬於捷克,是華沙公約組織一員由蘇聯軍隊占領。這也不過是幾年前的事罷了。當時橋上豎立著一座紅色生鏽的告示牌,上面寫著: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美國的飛彈威脅下,愛好和平的共   產弟兄們必須團結一致。多瑙河曾是東西陣營,自由世界和共產鐵幕的分界。越過多瑙河後,景緻全異,呈現二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過去的「友誼之橋」,現在真正成為民族交流的橋樑如今,普雷/布拉市的慘澹陰霾一掃而空,舊房舍 、宮殿、教堂開始重建,再現昔日多瑙河大帝國的榮光。普雷斯堡居民使用的 語言是斯洛伐克語及德語,過去敦厚的民風,也慢慢重回生活中。

  人類性格反應其居住環境。如果當地民居民大方,熱心助人,開放且具世界觀,可以肯定的是,附近一定有大河無拘無束地的自由流過。19世紀,多瑙河截彎取直留下的河套,變成大小沼澤,後來水漸乾涸,變成肥沃耕地。河曲 、古化石、截彎取直後的河套、河岸沙丘,是這片平坦大地上的天然奇景。多瑙河東岸堆積的沙丘地形,令人不禁聯想到沙漠沙丘,這是匈牙利境內吸引人 的天然特色。雖然現代技術進步,早已讓農牧景象改觀,但是匈牙利草原上依舊可見牧人畜養牛羊,平原上還有傳統畜牧井。若巧見牧人騎馬奔馳,趕羊喝 水,這才是匈牙利真實的一面。匈牙利人源自小亞細亞,
烏拉山與阿爾泰山之間,後遷徙至此定居下來。

  西元四世紀及六世紀時,說土耳其語的匈奴人和阿瓦爾人(Awaren),以及斯拉夫人遷移至此。當時他們以布達佩斯東邊的泰斯河谷地(Theiβ)為政治中心。其游牧騎士以此為中心,向外擴張,幾乎控制整個多瑙河流域。直到西元 896年,匈牙利各族出現,在族群首領阿沛德(Arpad)領導下,先定居在多瑙河和泰斯河的沙丘草原上,後擴大到整個喀爾巴阡山。駕馭快馬奔騰,顯然佔盡 優勢,歐洲大陸其他種族只能忍氣吞聲。匈牙利王國在短短時間內,順多瑙河而上,直搗德國國境,充分展現其優異軍事實力。騎兵部隊以強取豪奪為生, 所到之處,住民財產不保,這對德意志帝國造成相當大威
脅。為了抵抗匈牙利人的搶劫,於是漸漸形成有組織的防禦體系,強化中央權力,開始修建防禦性軍事重鎮和城堡。西元955年,在德國巴伐利亞邦奧格斯堡(Augsburg)附近,奧托一世(Ottt Ⅰ)力退匈牙利軍隊,打出決定性一役,永絕後患。

  匈牙利人遭受挫敗,從此定居潘諾尼亞盆地,同時受天主教洗禮,定都愛徹斯鞏(Esztergom),緊鄰德意志帝國東界。蓋則爵主(Geza, 972—997)將城堡建於多瑙河畔高聳的岩石上,就在多瑙河進入匈牙利中部山區之前。蓋則爵主之子受教皇加冕,成為匈牙利帝國首位皇帝。13世紀時,蒙古人入侵匈牙利 ,二度威脅這個天主教國家,促使匈牙利王國更向歐洲靠攏。1241年,匈牙利王國遷都至多瑙河布達山(Buda)上的歐布達(Obuda),也就是匈牙利中部山區 的東緣。從這裡更容易控制平坦的潘諾尼亞盆地平原。

  布達山下,多瑙河右岸,住民漸多,形成市鎮─「布達(Buda)」。西元 1873年時,合併多瑙河左岸的舊城「佩斯(Pest)」成為「布達佩斯」市。匈 牙利人向外征服的天性,終於在14世紀時成為雄霸一方的大帝國,西至地中海,東達黑海。但是,匈牙利人同樣面臨來自東方的威脅,就像當初他們威 脅西邊歐洲鄰國一樣。來自亞洲的游牧民族土耳其人不斷威脅匈牙利,歐洲基督教霸權曾三度受到威脅。源自中亞的土耳其游牧民族,發源於安那托利亞(Anatolien),就是現今的土耳其。14世紀起,沿著多瑙河向歐洲進軍。 匈牙利王國經過一番苦戰,終於擊退土耳其人,但也損失慘重。國王馬提亞一世(Mat-thias Corvinus 1458-1490)時期再創匈牙利帝國盛世,同 時擴建歐布達,布達和佩斯等城市的規模。

  15/16中古世紀時,四分五裂的歐洲無論在社會上、宗教上、或政治上,皆陷入一團混亂。主要原因是:以伊斯坦堡為首都的土耳其帝國國力大增,並向西進犯歐洲,佔領潘諾尼亞盆地以及匈牙利低地草原。今天,布達佩斯的布達城裡,著名的療養溫泉區內,還可見遺留的土耳其浴場。這是土耳其政權的文化見證。

  土耳其人佔領布達佩斯,燒殺擄掠後,以殘破的布達佩斯為起點在1529年及1683年間,二度向維也納進軍。無論是在維也納或是在布達佩斯的咖啡館皆為土耳其時代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據說,土耳其人佔領葉門時,將咖啡引進歐洲。畢竟喝咖啡的享受終讓他們想征服基督教西方世界的注意力 降低了。1686年,土耳其人被逐出匈牙利,沿多瑙河敗退。此時,歐洲處於政治中空期,哈布斯堡王朝乘虛而入,企圖一舉征服東南歐。

  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國和土耳其鄂圖曼帝國之間,以薩瓦谷地(Sawe)相隔 ,薩瓦河在貝爾格勒注入多瑙河。幾百年來,這裡一直是軍事、文化、種族 的分界線,並且至今仍然不斷引起戰爭與種族間的仇恨。無論是奧匈帝國、 土耳其鄂圖曼帝國、或是1929年建國的南斯拉夫,都無法促成巴爾幹半島上種族融合,消弭彼此之間的嫌隙。匈牙利邊界以南的多瑙河谷漸寬,流入巴什卡低地(Batschka)。德國和匈牙利移民篳路藍縷,將這兒從沼澤和原始森 林墾殖成豐饒米倉,但在1945年南斯拉夫的共產黨執政後,他們卻受到迫害 驅離。南斯拉夫解體後,在過去痛苦的6年裡,塞爾維亞人和回教互相迫害, 引爆慘絕人寰的戰爭。

  源自北塞爾維亞高地的薩瓦河在貝爾格勒注入多瑙河。多瑙河流域不再是平穩低地,流到塞爾維亞的多瑙河又進入兩岸萬重山的地形。18世紀,河 岸高聳岩石上建有堅固的防禦城堡貝爾格勒(Belgrad)。此處自羅馬時代起就是軍事咽喉,巴爾幹半島、多瑙河下游的軍事樞紐。地理位置上是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和西羅馬帝國的邊界,向來是劍拔弩張的緊張地帶。過去如此,現在也一樣。無論是羅馬天主教和拜占庭東正教、基督教和回教、 或是西方與東方勢力發生衝突時,多瑙河註定了是交戰必經的路線。

  歷史上,塞爾維亞人從未建立過強大帝國,只在西元1217年─1355年間 ,統治較大的區域。13世紀,塞爾維亞接受拜占庭文化及東正教,採用西里爾文字。1389年,土耳其佔領塞爾維亞和東方的大保加利亞,造成拜占庭帝國奄奄一息,終於在1458年滅亡,接著是鄂圖曼帝國的興起。2 0年血腥的土耳其戰爭後,土耳其人終於在1699年被趕出塞爾維亞。奧國哈布斯堡王朝將 塞爾維亞難民安置於此,當作天然防禦城牆,隔開土耳其和奧國。這條人牆 軍事帶一直持續到1871年為止。這兒時常爆發激烈衝突,1717年土耳其和奧地利間的激戰,屍橫遍野。最後奧地利在歐根王子 (E ugen)帶領下,終於獲得最後勝利。

  東西不同民族的衝突與戰爭往往激烈,多瑙河水也不甘示弱。在多瑙河最後一段流域,猛烈的水流貫穿巴斯亞許(Basiash)和阿爾巴尼亞童努森芬林(Turnu Severin)間山地,再流經「鐵門峽」進入另一個新的天地。船行經此,沿岸矗立土耳其帝國遺留的軍事堡壘和城堡。之後,多瑙河進入寬廣平原,稱之為「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多瑙河」。這是一片富饒的低地,早在西元前二千年就有人在這兒囤墾,接受希臘早期文明。漸漸
地,希臘移民和商 人遷移到此,但是受到羅馬人迫害,要求羅馬化。統治區域含蓋整個羅馬尼亞地區。雖然幾百年來,民族不斷融合,甚至曾在奧匈帝國之下統 一;但是,羅馬尼亞人始終保有本身的拉丁語系語言,羅馬尼亞語。

  受到多布羅加(Dobrud-scha)結晶質山脈阻擋,多瑙河只好向北流。接著 ,多瑙河分成三條支流,形成寬廣的河口三角洲,注入黑海。低平的出海口平原,經常氾濫。河口三角洲的小村落居民屬利朋瓦人(Lipowaner),說斯拉夫語。他們心滿意足地在自己的「藝術小木屋」中,靠捕魚為生。這兒也是動物的天堂,灰鷺鷥、鸕鶅、雛鹿、翠鳥等等,甚至罕見的鳥類也可見。

  多瑙河分流成三條支流,蘇利納支流(Sulina)、曲利支流(Chilia)、聖喬 治支流(Saint-Georg),這是漫長的多瑙河旅程中最後平靜的一段。在流經10 個國家,流過2000年歷史之後,這條負載無數浪漫傳說的河流,慢慢地流入無盡的大海。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新世紀資通 | Posted:2006-02-01 21:3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037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