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686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beyond1024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 孔明劉備,誰先找誰?
魚豢在《魏略》一書記載諸葛亮和劉備相識的經過,和「三顧茅廬」的史事正好相反,說是諸葛亮自己去求見劉備。當時曹操初定河北,指向荊州。諸葛亮認為劉表不懂軍事,於是求見駐屯樊城的劉備。當時客人很多,劉備看諸葛亮年輕,不怎麼理睬,客人走後,諸葛亮留下來,劉備仍懶得理他,逕自編著別人送他的牛尾。諸葛亮按捺不住,反譏劉備說:「將軍沒有別的遠大志向,編結髦牛尾巴就滿足了嗎?」劉備這才意識到此人不平凡,回說:「這是什麼話?我不過是用來解悶而已!」於是虛心求教。

  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談到,辨證偽事時,應該舉出反證,反駁錯誤的史事。而最好的證據,就是直接史料。所謂「偽事之反證,以能得『直接史料』為最上。」

  被梁啟超用來當做「偽事」範例的,就是魚豢所敘諸葛亮自薦這件事。

  是劉備三顧茅廬,或諸葛亮毛遂自薦?梁啟超認為必須採信「最有力之證據」。有力證據指的是<出師表>那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

  梁啟超說:「苟吾儕不能證明<出師表>之為偽作,又不能證明(諸葛)亮之好妄語,則可決言(劉)備先見(諸葛)亮,非(諸葛)亮先見(劉)備也。」

  也就是說,在兩種情況下,<出師表>做為證據的公信力蕩然無存:一,這篇文章是後人捏造的;(像<後出師表>所引起的爭議一樣。)二,諸葛亮有胡說八道、撒謊的人格缺陷。

  然而,這兩種假定並未成立。如何無視於「三顧臣於草廬之中」的證詞,而採《魏略》充滿戲劇性的記載?

  有些人,包括我從網路上搜到資料,有些自稱是什麼學者專家之類的,一口咬定三顧茅廬是假的,真相是《魏略》寫的,諸葛亮自己跑去見劉備。

  懷疑是應該的,推案是必要的,但證據要充分。必須充分說明,為什麼經認定的說法是錯的,而另一個不被採信的資料才是對的?不能為翻案翻案,為反對而反對。

  可惜我們看到若干文章,支持《魏略》的記載,立論基礎卻十分薄弱,有些理由甚至很好笑。

  最常見的說法是,《魏略》成書比《三國志》早,魚豢的態度又很認真,各個細節寫得很詳盡,不可能瞎編,所以《魏略》比《三國志》可信。

  是這樣嗎?梁啟超說得好:「同一史蹟而史料矛盾,當何所適從耶?論原則,自當以最先、最近者最可信。」

  陳壽和魚豢兩人,論「先」,魚豢和諸葛亮同屬同一時代,占了先機。但當時已是三國鼎立時期,魏、蜀並無來往,消息不通,魚豢無法前往蜀國做第一手採訪,無法到益州做田野調查,無法接觸到任何蜀國官方文書。訊息來自何處?不過是「異國傳聞」,道聽塗說,無從查證。「先」則先矣,「近」卻不近,遠非「近水樓台」、擔任過蜀國觀閣令史的陳壽所能相比。

  正因史料來源有限,《魏略》所載對我們了解魏國人事,頗有幫助,但牽扯到蜀國,漏洞就出現了。裴松之引用《魏略》一百六十餘條,一百四十餘條為《三國志.魏書》作注;五條用來注《吳書》,但這五條和魏國人事有關;和蜀國相關的十二條,扣掉和魏國有關的七條,其餘五條是蜀國家務事,雖然裴松之引用作注,但同時加上按語,不是表示「懷疑」、「存疑備錄」,就是以「妄說」、「敵國傳聞之言」等詞駁斥。有人以裴松之引用《魏略》之多,做為裴松之認可《魏略》記載的背書,這是荒謬不經的推論。

  於是,我們在《魏略》看到一則記載:劉備在小沛,生了劉禪。因曹操來伐,出逃。劉禪當時年紀還小,跟著別人到漢中,被賣掉了。有一個叫劉括的人,買下劉禪,問了他的身世,知道他不是普通百姓的兒子,便把劉禪撫養長大,讓劉禪娶妻生子。後來劉備得到益州,派簡姓人士(簡雍?)到漢中,劉禪還記得他的生父字玄德,便去求見簡先生。簡某確認劉禪身分後,轉告張魯。張魯把劉禪送還劉備。

  這則記載對不對?檢查史料,劉禪即位第二年,諸葛亮領益州牧,寫給主簿杜微的信說:「朝廷今年十八」。「朝廷」為皇帝劉禪的代稱。可見劉禪即位時十七歲。如依《魏略》劉備在小沛生子的說法,劉禪此時已經三十好幾了。

  依據梁啟超的史料真偽判別準則,劉備三訪諸葛亮的史實得到確認,是由當事人(諸葛亮)自己舉出反證(出師表)。另一種情形是「由關係人舉出反證」。《魏略》劉備在小沛生子這一則,即屬後者。

  因此,若說《魏略》成書較早,因而較為可信,這個理由過於薄弱,經不起分析。

  或者說,好吧!雖然《魏略》講的不保證一定正確,但陳壽採信的僅憑<出師表>一句話,這叫孤證,不像《魏略》的自薦說,同時見於《九州春秋》。

  這說法又不對了。《九州春秋》是晉朝人司馬彪所撰,離諸葛亮的時代更遠。《晉書》記載,此人「好色薄行,為睦所責(遭父親司馬睦譴責),不得為嗣。」司馬彪從此大受打擊,絕交息遊,博覽群書,奠定寫書的基礎。

  由此可知,司馬彪寫史,是大量參考前人著作而成,並未詳加採訪,在較早成書的《魏略》裡讀到諸葛亮自薦這一段而採信沿用,說到底,《魏略》和《九州春秋》的消息來源是同一條,一加一也還是等於一,就算《三國志》所載是孤證,《魏略》一樣是孤證,不能用吾道不孤來解套。

  對諸葛亮,陳壽並不陌生,所下的資料採集功夫,遠遠超過魚豢能力所及。陳壽是史學家譙周的弟子,在撰寫《三國志》之前,就編撰了《諸葛亮故事》和《諸葛亮集》。陳壽的父親是馬謖的參軍,雖然諸葛亮後來揮淚斬馬謖,但諸葛亮器重馬謖,眾人皆知,馬謖的同胞兄弟馬良和諸葛亮更是交情匪淺。陳壽從他父親那邊打聽到諸葛亮的點點滴滴,十分容易。陳壽具備鑑別史料的能力,撰寫《三國志》時,採用劉備三顧茅廬之說,否決魚豢在《魏略》所言,不是沒有道理的。

  諸葛亮上<出師表>時,雖然劉關張已死,知情的襄陽籍人士還有許多人仍健在,不容諸葛亮睜眼說瞎話。又有論者以為,諸葛亮一生積極進取,所以自己跑去找劉備,比較合理。此說忽略了諸葛亮謹慎的性格,也搞錯了當時天下大勢,諸葛亮真要積極進取,實在不會到年近三十才去求官,老早這邊跑跑,那邊繞繞了。

  諸葛亮登門求官或劉備三訪諸葛亮這件事,我們不能百分百認定陳壽一定對,但是要駁斥陳壽,支持魚豢,卻沒有足夠證據,也沒有足夠理由。在此之前,只能相信正史。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1-07 01:0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885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