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畫的流變和分佈 ...........
農曆過年的風俗,我國很早就有文字記載。“年”字遠在西元前16-11世紀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現,其字形很像一個人在收割或頂穀禾回去,所以《說文解字》稱“年”字“穀熟也,從禾”。當田裏的五穀收割完畢則意味著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開始了,因此俗稱春節為“過年”。在中國古代民俗中,將一些祝賀過年的東西都冠以“年”字,如見面互相慶賀的話叫“年話”、門上和牆上貼的畫叫“年畫”、吃的糕叫“年糕”、走親訪友的禮儀叫“拜年”等等。
年畫是中國古代一種寓意吉祥的形象。現今我們過年說的新年賀詞、祝福的“年話”,如“新年快樂”、“恭”“四季平安”、“大吉大利”、“年年有餘”等,為大家所常見。在漫長的歲月裏,隨著年節風俗的演變而衍生形成了中國民間特殊的象徵性裝飾藝術—年畫,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遠古時期的自然崇拜觀念和神靈信仰觀念。我國早期的年畫都與驅凶避邪、祈福迎祥這兩個母題有著密切關係,在祈禱豐收、祭祀祖宗、驅妖除怪等年節風俗習俗化的過程中,逐漸出現了與之相適應的年節裝飾藝術。
從廣義上說,凡民間藝人創作並經由作坊行業刻繪和經營的,以描寫和反映民間世俗生活為特徵的繪畫作品,均可歸為年畫類。年畫習俗反映了古人的心靈慰藉和精神信仰。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對自然的崇拜逐漸轉化為對社會性的人格神的崇拜與信仰,從最早的桃符、葦索、金雞、神虎,到神茶、鬱壘,再到後來的關羽、趙雲、尉遲恭、秦叔寶等武將和鍾馗、天師、東方朔等神仙,其間有著一條鮮明的發展軌跡。東漢末年的《風俗通義•祭典》中說:“於是縣官常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茭,畫虎於門,皆追效前事冀以衛凶也。”蔡邕《獨斷》中說:“神茶、鬱壘而身居其門,主閱領諸鬼,其惡害之鬼,執以葦索,食虎。故十二月歲竟,常以先臘之夜逐除之也。乃畫茶、壘並懸葦索於門戶,以禦凶也。”年畫變成“年話”是在宋代。當時,宋徽宗擴建“翰林圖畫院”,時逢傳統繪畫和雕版印刷術交融發展,木版彩色套印年畫走向成熟和普及。此時,春節家家戶戶貼門神已成為一種風尚,門神從鎮宅消災演變成了迎福納祥的美好願望。後來,逐漸形成了祈求人夀年豐、吉祥如意、招財進寶的習俗,年畫在此時完成了向祝福年話演進過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周密的《武林舊事》等典籍,都記載了宋代京城春節期間出售年畫之類吉祥裝飾品的景況,當時年畫的張貼已普及于城鎮居民之中,從中也可看出年畫已相當盛行。到了明代,小說、戲曲插圖的勃興對年畫的發展有很大促進,寓意吉慶祥瑞和表現民間風俗的內容得到重視,年畫的創作印製和購買張貼逐漸發展為歡樂喜慶、裝飾美化環境的節日風俗活動,一些年畫的典型題材,如“一團和氣”、"八仙慶壽”、“萬事如意”等已趨於定型。短版拱花技藝的發明,使年畫的印製更為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