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有提出研究:
原因是「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以及「责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的现象
社会上不道德甚至害人的事情层出不穷,时常在报纸、电视新闻中被报导,被媒体时常这样渲染下,看多了,我们其实会越来越见怪不怪、无动于衷、甚至没有感觉......
其中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已经被许多教科书列入教材,在1964年3月13日,在美国纽约市的皇后区,有一位女子(Kitty Genoves)刚下班回家, 当时是凌晨三点20分(可能是上夜班吧,那时应该还没有7-11)她在她
住所的公寓附近遭到一名歹徒以刀攻击,她大叫救命,有人打开电灯, 也有人打开窗户,并大叫『放开那女孩』,然后歹徒被吓跑。但没有任何人下来帮忙,或打电话报警,歹徒跑了又折返,又攻击又跑,直到歹徒第三次攻击,Kitty终于身亡。
整个过程前后历经三十五分钟,共有三十八名邻居目睹这惨剧的发生,但无人伸出援手,直至最后才有一名邻居打电话给警察,警察在两分钟内抵达,但Kitty已气绝身亡,歹徒也早已逃逸。
另外,亦有研究者发现,当有他人需要帮助时,如果受试者认为自己是唯一的旁观者,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人会立刻前去帮助对方。若受试者认为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其他人也知情,则前去救援的比率就降至百分之六十二。最令人惊讶的是当受试者认为还有另外四名受试者也听到时,会伸出援手的比率更降至百分之三十一。在此学者将这种在危及情境中旁观者人数愈多,个人可能获得救援的可能性愈低的情形 ,称之为「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他们认为之所以会有旁观者效应出现,主要是旁观者的出现时,会导致上述责任的分散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的效果。
Kitty事件发生后,曾引起广泛的讨论,是否城市居民无情?抑或现代人缺乏利他的动机,不关心陌生人的命运。但随即有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不应将行为发生的原因过度归因于人的性格,而忽略情境(环境)
所引起的因素。因人的行为(互动)决定于他的认知,遂提出「旁观者效应」理论,亦即决定一个人会不会把事件视为紧急状况,而介入救助他人的关键因素如下:
一、情况暧昧: 当情况暧昧不清,介入有时会引起尴尬,因此通常选择不介入。例如听到有人发出求救声,因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或许是开玩笑,或许是情人吵架,或许是喝醉酒,假如是前述状况,介入会很尴尬,因此常不理会。
二、多数的无知: 观看别人有否采取行动来决定自己是否要有所行动,但每个人都不知道别人正等着他做决定,这就是「多数的无知」,他们不知道其他人都跟他一样的不确定。例如听到有人求救,到底要不要前往查看或报
警处理,会去观察其他人的反应,若其他人没采取行动,则视为非紧急事件,不需加以理会,然殊不知别人亦正等着他决定是否采取救助行动,因此就丧失了救援黄金时间。
三、责任分散: 因为别人也看到、听到了,每个人都假设一定有一个人会去做,所以就变成没有任何人去做。例如听到有人求救,但认为听到的也不会只有我一人,责任就分散到其他人身上,每个人都可问「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不是别人?」因此也就没人介入救助了。
因此,往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任何哭声、呼救声,生活中有别人请求协助或有任何哭声、求救声,请不要怕被别人批评为小题大作、大惊小怪,或被别人称为「鸡婆」,或是怕被误会。因为很可能一条宝贵的生命就因为你的 「鸡婆」而能安全的存活下来,而你也可能避免一个美好家庭因此破碎的命运。 如果怕被误会是肇事者的话,可以打电话请求协助。 资料来自教科书及网路及自己整理: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today-o1.htm http://cbs.ntu.edu.tw/threadrea...alk&nums=4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