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常會要求發燒幼兒睡冰枕,或施以酒精擦澡,對此兒科醫學會表示,適度發燒可提升免疫力,睡冰枕、酒精擦澡等物理性退燒法,可能增加身體代謝負擔,造成心肺衰竭風險。
衛生署與兒科醫學會今日聯合召開「打破發燒迷思」記者會,破解坊間發燒會把腦子燒壞、睡冰枕、打點滴可退燒等迷思,強調適度發燒可增強身體抵力,若孩子活動力尚可,不必急著為孩子退燒。
台大醫院兒科醫師李秉穎表示,生病發燒是人體保護性的本能反應,目的在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很多研究顯示,退燒藥會壓抑身體免疫反應,增加動物敗血症死亡率。
坊間相傳的睡冰枕、退熱貼、酒精擦澡等方法,都屬物理性退燒法,無助發炎性疾病退燒,反可能增加身體代謝負擔。
發燒時腦子會認定38℃以上才是正常體溫,冰枕等物理性退燒法,違背腦部設定,病人容易發生寒冷不適,也會增加能量消耗,對體弱、有慢性宿疾孩童,這種「額外」負擔,還可能導致心肺衰竭,甚至死亡。
此外,很多家長認為發燒一定有害,燒太久可能把腦子燒壞,事實是41℃以下發燒,不會對腦神經造成直接損傷,口語相傳的實例,多是因孩子得了腦炎等疾病,發燒只是其一症狀,真正導致腦子壞掉了的是本身的疾病。
還有民眾認為應要讓發燒患者運動,流了一身汗,有助退燒,但這也是錯誤的,李秉穎說,運動後發汗,只會增加無謂心肺負擔,實驗中證實,發燒中老鼠,運動後併發心肌炎機率高於不運動老鼠。
在高燒不退需打點滴、退燒針的迷思上,李秉穎說,打點滴頂多補充水分,無助發炎性疾病退燒,而退燒針多是含阿斯匹靈的水楊酸,未成年孩子使用此針劑,可能導致雷氏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