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6076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

圖 1.



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
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
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
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
〔無上菩提〕是覺悟的自性,
要直接了當地去認識自己的本心,
見到自己的本性是不生不滅的。
這段話原則上是沒辦法解釋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佛經中講自性的地方你看不懂不要緊張,
但是你要看懂佛告訴我們的理論跟方法,
明白理論跟方法,你才能解行並進,才能契入這個境界。
這個部分只能勉強說,就是相似,
但是不要抓著我的話不放。〔識自本心〕,
識就是認識;本心,可以從真心、妄心的角度來看。
沒有學佛的人你跟他講真心、妄心,他完全聽不懂,
他說心就是心,分什麼真、妄!事實上「性」是體,
「心」就是它的作用,真心、妄心都有作用,
分別在於:妄心是煩惱的心,真心是清淨的心。
換句話說,妄心就是亂用,真心是善用。
我上課時常有人問我慧星什麼時候撞地球?
外星人什麼時候來地球?這就是自尋煩惱,
不該煩惱的時候亂煩惱,經常處在妄心的狀態。
所以〔識自本心〕是說,如果你真的認識你的心,
當下你就知道什麼叫真心;如果你不認識,就停留在妄心。
《金剛經》講:「如來說諸心(這是大家所說的心),
皆為非心
(事實上並沒有一顆心,只是緣起的作用而產生的),
是名為心(假名為心)。」
這段話就是形容真心和妄心的關係。
「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這兩句話就叫真心,
以真實的現象來說,並沒有一顆心,這就是真心的真相。
佛法講「一切由心生」,當單獨談一個「心」,
就是包括「性」和「心」。分開談,
就是談體和用:「性」是體,「心」就是它的作用。
六祖說:「若言著心,心原是妄,
知心如幻,故無所著也。」
事實上沒有一顆真實的心,那是作用。
什麼叫作用呢?舉例來說,假設這是個鏡子,
你只要把一瓶花拿來它面前,它就呈現出一瓶花,
叫緣生;如果拿開就沒有了,叫緣滅。
鏡子裏面本來無一物,照到外面的物相,
它就會呈現一個相,所以影像是有生有滅,
但是鏡子本身是不生不滅。作用是緣起而產生的,
假如沒有緣起就沒有作用,所以物來則應,物去不留。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來,這個鏡子就是本性,
就是你的自性。
但是我們錯把鏡中的影像當成鏡子本身。
煩惱就像鏡子當中的相,你一直被這些相所困擾,
因為一照到相,你就以為那是你的心,
這叫做不識本心。現在你不要把鏡中的影像當鏡子,
也不要把心中的投射當成你的心,
你要察覺到你的真心,還是要回歸到性,
如果你真的見到性,你的心就叫真心,
真心是不生不滅的。至於相是短暫的、不實的,
心念也是短暫的、虛幻的,都是有生有滅的,
所以照見「五蘊皆空」
是觀照到原來我身體的現象、外界的現象、
內在的心念都是生滅的、都是不實的、都是空性。
佛經裏面常常用虛空代表自性,
虛空裏面有太陽,日升日落,是生滅;也有雲,
雲變化不定,也是生滅;但虛空本身是不生不滅,
不論現象怎麼變,甚至用墨水往它身上潑,
也沒有辦法污染它,我們的自性亦復如是。
你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就是凡夫,
你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也只是停留在概念上,
潛意識裡根本沒有辦法活在「自性」中,
而是習慣性的活在「現象」上,
所以要「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由勤修戒定慧來息滅貪嗔痴。
【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
在一切時間中,都能念念自見自性,
了知萬法皆從心生,心無所住,隨處解脫,本無障礙。
如果能這樣,無論處在哪個時空,
你每個念頭都不會執著。
【一真一切真,】,〔一真〕是指悟到真空、見到絕對的真理了,
華嚴宗講「一真法界」,天台宗講「諸法實相」,
唯識宗講「勝義諦」說的都是「真如自性」,
如果你已經悟到你的空性,你是什麼境界,
你看這個世界一定是跟它一樣的,就像戴墨鏡時,
你看出去一切都是黑色的一樣,
所以說〔一真一切真〕。
但是這個空不是什麼都沒有,所以叫真空;
如果什麼都沒有,就叫頑空,斷滅空。
【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
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上一個「如」字是「如是的如」,
下一個「如」是「真如的如」,
〔如如〕是不動、寂靜、平等不二的意思。
如果明白了一切現象的本質都是空相,
那麼看一切境界自如真如,
看這個世界都是平等無二,
所以悟到空性的禪師會說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因為空,所以平等;因為平等,所以不二。
它是絕對的真理,不是分別對待的。
汝且去一兩日思惟,更作一偈,將來吾看;
汝偈若入得門,付汝衣法。神秀作禮而出,
又經數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
猶如夢中,行坐不樂。
老和尚慈悲,為神秀開示「無上菩提之自性」後,
要他「思惟一兩天、再作一偈看看」,
是要教他思惟自性、親證自性,
而不是去思惟怎樣作偈。
但神秀作禮退出之後神思不安,行坐不樂,
為作偈不成而煩惱。
我們看得出神秀他放不下,但放下談何容易,
我們學佛的人就是要學放下。
很多人被我問過問題之後就不敢來聽課了,
因為答不出來不好意思。
今天又不是來這裏拼誰比較優秀,
來上課就是來學習放下,損之又損才是學佛的目的,
修行會的先做,簡單的先修,不會的不要高談闊論,
不要流於口頭禪,不要口說般若,不識般若。
要怎麼學放下呢?學放下之前要先學習謙卑,
能放下之後才談得上見性。怎麼樣才能夠謙卑?
首先是「請問」,再來「傾聽」,接著是「去做」。
孔子的學問雖然很好,但是入大廟也是每事必問。
依我的觀察很少人有「請問」的習慣,
聊天時各聊各的,遇到長輩也不見得會請問,
只會在旁邊聽,因為連怎麼問都不知道,
這不是愚癡嗎?或者你認為沒有什麼好問的,
因為你傲慢,認為這個問題不重要,也不願意問,
我們心中不是愚癡就是傲慢,
這讓你不能夠通達一切。我從以前就很喜歡問,
出家之前我會去逛街,各行各業都會進去看看,
因為我都不懂,賣茶葉的、送瓦斯的、賣棺材的…,
我都會進去問問,我的世間法就是這麼問來的。
謙卑的人有一個特質,
就是把他自己的概念暫時放下,當你請問別人時,
同時要恭敬地「傾聽」。但有的人只是隨口問問,
當對方誠心地告訴你時,你卻不願意接受,
這是什麼心態?你心中必有一物在障礙你,
這一物很大,大得像喜馬拉雅山。
常常有人問我怎麼修行,我說了兩個小時,
他說:「師父,我業障深重,我做不到。」
我才業障深重呢!白說了兩小時。
所以你要謙卑的「請問」、「傾聽」,
接著是切實「去做」,不斷的突破既有的概念,
不斷的放下自己的主觀和執著,
你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才有可能見到自性。
作者 釋達觀 / 講述  無念齋 / 整理
http://zensoul.org/index.php/%E9%81%94%E8%A7%80%E4%BD%9C%E5%93%81/%E8%AA%B2%E7%A8%8B%E8%AC%9B%E8%A8%98/%E5%85%AD%E7%A5%96%E...5%96%E5%A3%87%E7%B6%93%E8%AC%9B%E8%A8%98%EF%BC%888%EF%BC%89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8-23 18:35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圖 1.



釋達觀:我上課時常有人問我慧星什麼時候撞地球?
外星人什麼時候來地球?這就是自尋煩惱,
不該煩惱的時候亂煩惱,經常處在妄心的狀態。
所以〔識自本心〕是說,如果你真的認識你的心,
當下你就知道什麼叫真心;如果你不認識,就停留在妄心。
《金剛經》講:「如來說諸心(這是大家所說的心),皆為非心
(事實上並沒有一顆心,只是緣起的作用而產生的),
是名為心(假名為心)。」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8-23 18:35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輪涅無別

劉立千

(一)妄在真中。說輪涅無別,或說輪涅一心,“輪”就是輪回,這裏指妄心;
“涅”就是涅槃。指真心,輪涅真妄非有二心,譬如做夢,夢境好比妄心,夢醒好比真心,
前後只此一心,故說輪涅無別。
一心之中何以會有兩種心?這是從元始以來,無明與真性俱生,使真性一心造成迷悟,遂成二心。
真心迷了成妄心,妄心悟了還原真心,實際只有一個真心的迷悟,若無迷悟也就沒有什麼輪涅之名了。
涅槃心是體,是不變的,是真實的:輪回心是妄心,只是真心所起的作用,是真心的一點幻影,
是變化的,是虛妄的。六祖說:“前念迷即凡夫(輪回),後念悟即佛(涅槃)”(《壇經》20,21)。
總之,佛和眾生雖有迷悟,但總是一心。

《直指覺性》說:“所謂輪回與涅槃,全憑覺明(悟)與無明(迷),就在刹那一念,二者都在一心”(《直指覺性》ll)。
覺明是眾生心的本性,即菩提妙心;無明是一心迷了成為妄心。“真心是體,是不變的,不生不滅,
名如來藏。妄心是心之用,所現如幻,隨緣變化,是有生滅,名阿賴耶”,“阿賴耶是不生滅與生滅和合,
非一非異”(《起信論》140)。故無論真妄都是此心,妄也是此一心,真也是此一心。“迷悟之體都是一個,
一切有情的相續心中,並無有二”,意思說只此真性一心。因為妄心所現是假有,真心才是真實不變的。
妄心無體,妄沒有自體,是依真為體的;妄是應舍的,
真是要求悟到的,雖在一心,但不能等量齊觀。所以要息妄見真,方為究竟。
(二).息妄見真。說輪涅一心,即指眾生心之本來即是佛性。達磨祖師未到中國以前,人們
對何處去求佛,尚不明確,也不重視,只偏重教理的研究,困於名相。禪宗一出,提倡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就是指明,別處無佛可求,佛就是你自己的本心。眾生心雖有妄想煩惱,
但本性是涅槃真性,這樣輪涅一心的真心,才算落到實處。輪涅一心並非同等對待,
其目的是為了在妄心中指出什麼是真性、它在何處,要你見此真性。
《大手印願文》說:“非離此心,尚別有佛,本來現成之佛心,就在求悟"(《大手印願文》86)。
眾生煩惱心重,還不敢相信自心是佛。所以要息去妄想,才能明見真性。
《華嚴經》說: “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不具如來智慧(佛性),
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無礙智則得現前”(《華嚴經》86)。
眾生的自卑,就是顛倒執著,就是迷情。
(三)全面見性,這是大圓滿提出的。真性是有體有用,體是本來清靜,本無一法,只有靈明妙覺,
這是心的空的一分,這空寂靈明之心是心體,大圓滿主張先悟心體空分,這是基本的,此為體;
但它的本性是光明,它又要去攝取萬法,含藏於心,又把萬法明現出來,
這攝取和明現的功能就是它光明的妙用,這是心的明分,這是有,此為用。故既要見到此心體的清靜妙覺空分,
又要見到它的朗照十方的心的妙用明分,這才是見到空明二分的真心之全貌,即心的空明二分的本來面貌。
有一類人只見到心的清靜一面,認為其他都是虛妄,一概排除,這是把心看成是靜止不動的死物。
應該全面看待它,即它是活的,是能起作用的,這能含能現的就是你的明分起的作用。
所以六祖才提出不要“守空看靜,百不思量”,只重空分,不重明分。應該知道萬法就含藏在你的自性之中,“
自性能含萬法”,“自性能顯現萬法”(光明),萬法就是有,不是你能排除得了的。所以它要現萬法就讓它去現吧。
“現”也是不實如幻影,旋起旋滅。你只要覺照真性,對外境不沾染,不取不舍,去來自由,心無阻滯,
你不受纏縛,心得自在,則成解脫了(《壇經》l8,19)。
大圓滿更指出能含攝和顯明萬物的是光明,是自心的本性。“諸佛三身五智德,眾生心中諸習氣,
境界情器所攝法,皆為菩提心之性”(《實相藏》28)。菩提心之本性光明含攝萬法,
故心中含有輪涅、染淨、真妄、善惡、美醜,什麼都有,現時也什麼都能現。
我們眾生見到現美好時則想取,現醜惡時則想離,這是心、意、識(妄心)用事,走無明之路,
皆是流入輪回之因。若知道是本性光明之妙用,本自平等,不起愛憎分別,只用真知照著它,
心不染著,不取不舍,則心無所滯,得到自在。難道你能把。心的妙用也要割斷嗎?此用一斷,則心不活動,
心成死物了,還有什麼用?(《寧提》l0,11)。
大圓滿認為佛教八乘以下只是息妄求真,只有第九乘阿底瑜伽才提直顯真性,
因為他們見到心的全面,認為心體是一(空),而用有能現萬法之現源,這是法性光明之妙用。
法性光明也是真心的本性,“出現在輪回和涅粱之間的一切事物,都是本覺心之妙用,
所現一切是覺性的幻化與遊戲”,這都是指一心的體用不可斷離取捨,
不論染淨美惡都是自性去攝取和顯現的,都是菩提心之用,不要去管它,體用全才是大圓滿。
所以說一切現成,要無修無治。你只要不去纏縛,本自解脫,一切萬法與你何妨?“輪涅萬有諸法,
本自無量,本來平等。”又說:“輪涅無二覺性本一界,安住寂靜離戲之法身,
即名無二無別普賢地”(《三自解脫論》200)。就眾生真性之體性來說,
“覺性自然本智(光明)中所現一切情器世間、真妄染淨,只是自起自現,皆如夢幻”(《法界藏》102)。
“不要去作分別,法性平等。輪涅萬有都是一心所現。一心之體用,不可強分為二,
自取迷妄”(《直指覺性》2,13)。只有放任不管,則無有纏縛,本自解脫。
欲求見性者,要見到真心的全面是有體有用,故體空而用要現,這樣的心才能活動。
一心包含萬有,一心能顯現萬有,萬有均在一心之中,體用不能分離,這就是輪涅一心之深意。
最後結語。上說輪涅無有分別,這是佛智境中所觀察到的真理,在我們凡夫境界中,輪涅判分為二界。
所以應先掌握空明清淨心,才不隨無明妄心而轉,故要重在見此真性。而要得見此心,也非易事。
又說見空明後,只時時內照、保任此一念清淨心,不分別、不執實、不修不治,可以任運無為。
在我等眾生來說,無始的無明和煩惱妄想都極為深重,縱有極大信心和決心,
也很難排除煩惱習氣和種種業障的干擾,甚至為無明所轉,則無有了期。所以若無一些對治助道的方法,
則很難成就。我們在理論上明白了分別真(涅槃)妄(輪回)的道理,但悟後之修還要走很長的一段路。
故在扣陪心之中,仍要常觀人生難得、壽命無常、業果可畏、輪回苦惱,打下思想基礎,不然修時怠惰,
不能堅持下去。同時,大乘人要發大菩提心,自己悟了,還要使一切眾生皆能開悟,自利還不要忘記利他,
圓滿二利才是佛法大乘之道。求見性之人,還應積資懺罪,消除業障,勤修止觀,培積福德智慧二種資糧,
這樣才能毫無障礙地進行修持,並能速遇大善知識,得到其正確指引,
如此方能有個徹悟之期。所以扣陪心者,要重視修習前行,這是非常要緊之事。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16-08-23 18:47重新編輯 ]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8-23 18:40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105635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