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868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唯识学在佛法中的定位 (破妄显真,大小乘的桥梁)
——净界法师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
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
佛法概要是整个修学的次第,
那么唯识学主要是针对我们凡夫的内心的一种活动状态,
做一个比较深入的探讨。我们在讲唯识之前,
我们先把唯识学在整个佛法当中的一个定位,
它的一个重要性,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蕅益大师把佛法的修学的目的以四个字来做一个总结,
就是我们修学佛法只有四个字叫做破妄显真。
不管你修什么法门,
你的目的只有一个,破除虚妄开显真实!
什么是虚妄呢?简单的讲就是我们的生死轮回。
为什么生死轮回是虚妄呢?因为它无所得,
我们每一次的生命,不管你多么的努力,
不管你有多大的成就,你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
那就是无所得。就好像你做梦,
即便你在梦中你是一个转轮圣王,
但是你这第一个梦结束以后到另外一个梦的时候,
你不可能把第一个梦的东西带到第二个梦去,不可能!
你所有的梦境只能在一个梦里受用,
所以我们生生世世在里面轮回,
其实我们也曾经努力做过很多事情,
但是为什么我们到现在还是无所得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轮回是虚妄的,它的本质是虚妄的,
你就不可能创造一个永恒的东西出来,
所有的东西都是生灭的。所以假设我们不摆脱轮回,
我们就永远是一个乞丐,永远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
所以消除轮回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破除虚妄,这第一个。
第二个从积极的角度呢,开显真实,
我们应该要成就诸佛的波罗蜜,种种的功德庄严,
让我们来生能够生生世世的受用种种的依报正报的庄严,
所以整个佛法的修学分成两块:破除虚妄,开显真实!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之下呢,佛陀的教法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是小乘佛法。小乘佛法它的思想是业感缘起,
它认为所有的轮回是由业力创造出来的,
所以你看小乘佛法的目的,
他所有的持戒修定修无常无我的观慧啊,
都是在断有漏的业力,就断这个轮回。
但是业感缘起它有缺点,因为它从业力来解释人生,
它会陷入一种对立,因为善业它就不是罪业,
因为有漏业它就不是无漏业,
所以业感缘起所创造的人生观是一个对立的。
所以当小乘的佛法把轮回消失了以后呢,
它也不可能创造真实了,他进入了偏空涅槃,
所以小乘佛法它只能够破除虚妄,不能够开显真实,
这个是它不足的地方,所以佛陀讲完小乘以后接着讲大乘。
那么大乘佛法它不用业力来解释人生,它从内心,从心,
一切唯心造!因为心态它不是对立的,
因为它也可以起善念,也可以起恶念,
所以它是一个平衡中道的思想,相对于业感缘起,
这个内心的缘起比较圆满。但是从内心的缘起当中,
大乘佛法又分成两块:
一个是圆顿的法门;一个是次第的法门。
如果你看了经典是很高端的,比方说《楞严经》,
比方说《华严经》,比方说《法华经》,
这个经典它的一个生命的立足点都是从清净心出发,
真如缘起,你要能够直下承当你一念心性本来清净,
你才有资格去修《法华经》,修《华严经》,
去从空出假,去修六波罗蜜,去庄严你一念心性的。
所以圆顿法门它的好处呢,
就是它在成就那种真实的功德这一块是非常直接了当,
但是它破除虚妄相对不足,
如果你去读《法华经》《华严经》,
佛陀很少提到断轮回这一块,他认为说你应该准备好了,
因为你到了法华会上,他假设你已经安住真如了,
所以圆顿止观它的优点是很快让一个人能够成就,
随顺诸佛的功德庄严,但它的缺点呢,
对断除轮回这一块,破妄这一块相对薄弱,
所以大乘的圆顿法门它偏重在开显真实,
只有唯识学它是跨越了破除虚妄,
它也兼带了开显真实,因为为什么?
因为它的一切唯心造,它那个心从阿赖耶识出发,
染净的和合体,它没有像圆顿止观这么理想化,
以清净心做基础,它是很务实的从凡夫的心做出发,
以阿赖耶识。那么阿赖耶识呢它就是说你一个人,
你可能变成一个好人,你也可能变成一个坏人,
所以它很务实的从凡夫的心来开显你的菩提道,
所以唯识学它的一个阿赖耶识的缘起,
它能够往下兼带了小乘的业感缘起,它能够破除虚妄,
往上它也可以通达大乘的圆顿止观,
正念真如,开显真实,
所以唯识学它可以说是整个
大小乘教法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
你把唯识学学好了,所有的佛法你就容易融会贯通,
它往下通达业感缘起,往上通达真如缘起,
那么作为它呢就是一个阿赖耶缘起,
所以唯识学在大乘这一块,
它扮演一个重要的桥梁的角色,
所以我们的确有需要花一点时间来跟大家谈一谈,
我们如何从一个凡夫的心,而转变成一种圣人的心。
好,那么这是我们开这个唯识学课程的主要目的。

按这里检视影片,登入论坛可以直接观看?list=PLC_YxsixE_ChIIqqgNzxy5RSd1flygowe

http://www.masterchingche.or...er_main.php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zh-...act=view&id=84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16-09-14 00:19重新编辑 ]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9-14 00:10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当相即道,见处即真.
但用亡情,何劳坏相?讲得真是好!
只要你肯放下那一分执着,
又何需要去除掉外面的假相呢? 六祖的意思讲的,
其实不离这个,如来藏性,本自具足。
六祖云:六尘不恶,还同正觉。但能离一切妄计之相,
即一切诸法,无非全体法界。
如唯识云:若离遍计执,当体即是圆成实。
如果你对缘起法迷了,遍计就是到处执着,无一法不执着。
如果了悟当体即空,当体就是圆成实,就不离本处了。
这句话意思: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当相即道,见处即真,
不离本处,即得菩提,就是这个道理。
(慧律法师楞严经第五套[破妄显真(十番显见)])


妄识无体 真心有体
楞严经(第五十七讲)真心般若智慧
慧律法师佛学讲座-楞严经(57)
第五十七讲: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研究(36)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楞严经义贯》294页,第九节、
真心有体。这个真心有体特别的重要,
前面讲:妄识无处;妄识非心;妄识无体,
前面就是讲:无处、无体、非心;
现在讲:真心有体,它这个含义是什么?
它的重点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如
自性是存在的。有体就是:它确实存在的,
只是它没有形相,般若智慧是存在的,它是有体性的,的的确确是存在的。
所以,真心有体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如来藏性是的确存在的,
般若智慧是有体性,的确存在的,
只是因为它没有形相;但是,用的时候清清楚楚,
但是,要找的话找不出来,不在相,不离相。
不是相,也不可以远离相,即相离相,这个就是真心有体。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9-14 00:11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9-14 00:13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图 1.

图 2.

图 3.



“迷悟之体都是一个,
一切有情的相续心中,并无有二”,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3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9-14 00:14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净界法师: 所有的理观一定要事修配合的

【所谓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

皆令究竟无余涅槃,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 法性广大,

遍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 】

我们在修安住力跟调伏力的过程,应该不会很顺利,

因为无始劫的业力会反弹,烦恼也会反弹,

所以这个时候菩萨怎么办呢?

要发愿。 尽于未来, 时间无尽;在空间上呢,

化度一切众生,使令众生消灭一切的痛苦,

得到究竟无余的涅槃,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

法性本来就是不时空无尽的。

因为法性的广大,能够普遍加被一切众生,

内心是平等不二​​的,没有我相、人相的对立,

那么能够成就究竟的大般涅槃的常乐我净。

我们这次的课程偏重在安住力跟调伏力,

偏重在《正见篇》。

我们下堂课的《发心篇》就是如何坚持,

这个力量如何一次一次地通过逆境的考验,

能够相续下去,那就是菩萨要有愿力了。

菩萨不是靠色身修行,靠愿力!

色身是有限的,靠你的心力在修行。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发愿,

才使令我们能够从现在到临命终,能够一路走来、

始终不退,

这个到了下一次我们再来跟大家讨论愿力的问题。

不过这个地方要值得注意,

《楞严经》它的修行是有理观跟事修的。

理观就是空假中三观:

空观,安住;假观,调伏;中观,平衡。

第二个是持楞严咒心,它的事修就是持咒、破障。

如果诸位要知道怎么持咒,可以跟净土梵音,

我有把相关的资料给净土梵音,你们可以跟他请。

我们在末法时代 ,在修行过程当中,

我们过去生有很多的冤亲债主,

他并不是很高兴你修行,因为你要解脱生死,

所以他会用各种方式来障碍你,

所以我们要善加保护自己。

我们一个修行人不要去伤害别人,

但是你要懂得怎么保护你自己——就是持咒。

这个方法,我们今天就不在这边教授,

因为这个持咒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说。

如果我讲得不完美,可能会断章取义。

它是有一套的讲解,要怎么样持咒、

为什么要这样持咒、这个过程要注意什么事项,

我都有交代清清楚楚,

如果你有意思要持楞严咒心的话,

可以跟净土梵音来请。 那你要是习惯持大悲咒,也很好。

总而言之,所有的理观一定要事修配合的。

你心念的增上,但是也有一些相关的保护,这才圆满。

所以,理观跟事修要配合。

好,我们今天就跟大家讨论到这个地方。

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4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9-14 00:15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真如」的本质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阿赖耶识,所要表显的是一种杂染的心识,告诉我们:
我们这一念心,你动一个念头、开口就错--动念即乖!
当我们把它会归到「现前一念心性」时,那是可以融通的。
大乘佛法的思想,基本上我们分成两个宗派:
「性宗」与「相宗」。净界法师*
一、性宗:
代表的经论是《楞严经》、《起信论》。
「性宗」的思想是讲「一切法因缘生」,
是「真如受熏」的因缘。
「真如」的本质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它是广大无边真如的一个明了性。
这个明了性是清净本然,离一切相的。
但是,它不是像「顽空」,如木石一样,它能够「受熏」,
当我们身口意的造作,是一种善法的时候,
「真如」它就变现一种庄严可乐的果报;
当我们身口意的造作,是一个恶法的时候,
「真如」就会变现一种卑贱痛苦的果报;换句话说,
这种清净本然的真如,它受着我们染、净诸法的熏习,
变现十法界的差别。
「真如受熏」的重点在强调「差即无差」。表面上,
我们看到十法界的依正,呈现种种不同的差别:
佛菩萨所成的功德庄严、三恶道苦恼卑贱的果报。
但是我们不要忘掉,每一个有情众生,他的内心深处,
这种「真如」的本性,是无差别的;
这种『如』的境界,是无差别的。
「真如受熏」所强调的就是我们心性,
这种无差别的「清净本性」。
二、大乘的另一个宗派是「相宗」:
就是《解深密经》、《成唯识论》。
「相宗」的缘起论,他认为有情众生的根本是「阿赖耶」,
「阿赖耶」就是「藏」,它有含藏我们无始业力的作用。
「阿赖耶识」本身是不造业的,那它做什么呢?
它就是「受熏」,你前七识尽管造业,不管造善、造恶,
它都把你的业力保存下来,
等到一切因缘成熟的时候,就变现三恶道的果报,
或者是变现人天的果报--「阿赖耶识受熏」。
「阿赖耶识」它本身不是清净本然,
「阿赖耶识」本身就是杂染性,因为「阿赖耶识」
一天到晚跟第七识的「我爱、我见、我慢、我痴」相应,
阿赖耶识本身是杂染性。
所以说《唯识》的宗派,它所强调的是:「无差成差」,
强调每一个有情身心世界的差别,
因为「你的阿赖耶识」跟「我的阿赖耶识」不一样,
你「今天的阿赖耶识」跟「昨天的阿赖耶识」也不一样。
为什么呢?因为「阿赖耶识」本身会「受熏」,
你今天又多拜了一部『八十八佛』,
多诵了一部『楞严咒』,多听了一段经文的开示,
你福德智慧的资粮,「今天的阿赖耶识」强过
「昨天的阿赖耶识」,「今天阿赖耶识」善的力量更强,
所以「阿赖耶识」所要表显的是一种「差别相」。
这样,我们怎么去会通呢?
所以说「性、相」二宗,我们不能从「名相上」会通,
名相上是不能会通的,
「阿赖耶识」不可能跟「真如」画等号的,不可能!
因为这两个生命最初的起点就不一样,
这两个教义的起点不一样,
一个是从「真如」出发,一个是从「阿赖耶识」出发,
怎么会通呢?
但是,当我们把这些名相,全部拨开的时候,
心静下来,「把心带回家!」,把一切的观念,
会归到现前一念心性:欸,这件事情是可以「会通」的。
我们这「一念心性」,就像智者大师说的「性具」,
我们一念心性当中,有杂染性,也有清净性。
如果,我们平常能够静下来观察一念心性,
会发觉:我们这一念性所表显出来的,有清净的功能,也有杂染的功能。
一、「性宗」:
所要表显的,是我们本性「清净」这一部分,
譬如:净土宗、密宗所修的本尊相应法,
我跟「阿弥陀佛」本尊相应、跟「文殊菩萨」本尊相应;
你凭什么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呢?
凭的就是「性宗」所强调的「差即无差」: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当我们都会归到原点的时候,
阿弥陀佛的心,是「如」;我的心,也是「如」,
一如无二如,当然感应道交。
阿弥陀佛虽万德庄严,是我心中的佛;
我虽业障深重,是阿弥陀佛心内的众生,
既然心心不二,自然感应道交。
所以说:「性宗」的教法,在安立的时候,基本上,
它是肯定我们的『佛性』,
它引导我们对「现前一念心性」
这种「清净本性」的承担与肯定。
二、「相宗」:
阿赖耶识,所要表显的是一种杂染的心识,告诉我们:
我们这一念心,你动一个念头、开口就错--动念即乖!
你动一个念头,你就应该打香板,
你绝对不能相信你的念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阿赖耶识受熏」它认为:你每一个念头,
都是从「阿赖耶藏识」大海所流露出来的,
你所有的念头,都应该用「深般若」去观照它、
去净化它;所有的念头,你都不要去相信它!
对于我们的念头,它所采取的态度是否定式。
「中观、唯识」在修行上,
没有「上师相应法」这样的传承,因为这个教法,
没有解释感应道交的事情,它偏重于「从假入空」,
用「空观」的「深般若」来洗涤我们这种念念相续的情执。
「唯识」的宗派,它所安立的教法,
就是以一种否定的方式,来调伏我们心中的情执。
但事实上,我们一念心性当中,天台宗智者大师,
他大智慧的境界,就把「性、相」二宗统一起来:
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具足染、净的心识,
有杂染性、有清净性,我们对于杂染性,应该是调伏;
对于清净性,应该承当。所以「性、相」这二个教派,
当我们把它会归到「现前一念心性」时,那是可以融通的。
当然这两个教派,在施设方便上,各有各的偏重点,
但是当我们会归到「观心」观察这一念心性的时候,
两者都不离开我们现前一念心性。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5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9-14 00:16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图 1.

图 2.

图 3.



在缠出缠 佛学,
又作在缠真如出缠真如。
即如来藏自性清净心隐藏在烦恼缠缚之中,称为在缠;
而超出缠缚,显现法身,则称出缠。
胜鬘经法身章
【在缠出缠】
又作在缠真如出缠真如。
即如来藏自性清净心隐藏在烦恼缠缚之中,称为在缠;
而超出缠缚,显现法身,则称出缠。
亦即心迷(烦恼)之众生,为迷苦之境界所束缚,
犹如系于生死之牢狱,故称为在缠;
反之,离开烦恼之束缚而至觉悟之境界,则称为出缠。
又如来藏为烦恼所隐覆,称为在缠真如、有垢真如;
而拂除烦恼所显现之法身,则称出缠真如、无垢真如。
[胜鬘经法身章、胜鬘宝窟卷下、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三、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末]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6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9-14 00:17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83423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