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433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indwithme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级别: 副版主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版区: 超频 & 开箱
推文 x239 鲜花 x21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测试][笔记型电脑] HP ZBook Studio G3 15.6吋行动工作站入手解析
目前笔记型电脑在高阶市场几乎都是以电竞设计为主
Gaming在这几年内成长非常快速,也成为中高阶新主力
而相对于Workstation定位的笔电,以往只有几家厂商会推出
印象中就是全球前几大的HP与DELL,在Workstation市场已有多年的耕耘
而MSI近两年也开始推出工作站级的笔电,为这领域带来更多的机种选择



windwithme已经分享过MSI WS72 17.3吋Workstation笔电
此回要测试的主角为HP ZBook Studio G3,15.6吋的Workstation笔电
首先看到外观类似Ultrabook的设计,走得是较为轻薄路线,也就是无光碟机的版本
宽深高分别为375 x 255 x 18mm,A面上盖为金属材质搭配伯爵黑设计


内部B面与C面一览
比较可惜的是A与C面外壳材质较容易沾染指纹,在高亮度的环境下更为明显
官方规格的重量约为2公斤,不过因为推出很多版本,内部硬体不同也会有所变动
测试中此款约2.1公斤算是略为偏高,不过以这种高规格来说也算是相当地轻巧


B面为15.6吋萤幕,HP ZBook G3这系列有14~17.3吋共三种
搭配内建硬体的不同,在网路上可看到共有十几款不同的版本
萤幕也细分为四种,文中为FHD UWVA IPS / 防眩光 / LED背光
也就是雾面没有触控功能,1920X1080解析度搭配为IPS面板
前置镜头为720P HD网路摄影机,左右为双麦克风设计


C面色泽与A面相似,都属于HP所标示的伯爵黑,个人是觉得比较偏深铁灰色
双手置放处为搭配雾面处理的表面材质,使用起来触感还算不错


C面在键盘外围边缘有一条银色金属边,现在常见的钻石切割无缝设计提升质感
左下有四个状态灯号,分别为Wi-Fi、电源、双色电池充电、硬碟存取


右上方分别有Wi-Fi与喇叭的开关快捷键,此外喇叭的孔位在键盘的左右两侧
音效技术在B面左上方有标示Bang & Olufsen,也就是与丹麦音响品牌合作


机身右方IO
左起 立体声麦克风输入或耳机输出组合插孔 \ USB 3.0 \ HDMI 1.4
2 X Thunderbolt 3(USB Type-C) \ 电源接孔


机身左方IO
防盗锁孔 \ RJ-45网路孔 \ USB 3.0 \ USB 3.0(具备充电功能) \ SD UHS-II插槽


萤幕翻开最高约140度左右,角度并不算太大,但一般使用环境下还算堪用
键盘敲打的回馈感在水准之上,手感偏软一点的雾面按键,使用时会发出白色背光


D面设计与大多数笔电完全不同,几乎有1/3区域都为散热孔位
外观很特别设计感十足又能提升质感,当然散热能力是否更出色也要透过底下的测试


Bang & Olufsen Audio音效软体介面
看起来是一个简约的软体介面,该有的功能也有,并没有丰富的调校功能


音效强化部分有三种已设定好的环境可以选择
音乐、语音与电影这三种,以下会分享音质的表现水准


以下为喇叭的聆听感,这部份属于主观的部分,以NoteBook内建喇叭为基准来比较
喇叭调整到音量最大时还算可以,室内使用音量还算堪用但不会太大声就是了
高频 - 没有出现太过尖锐的音调,细节相当丰富,整体表现属于高水准
中频 - 整体细节清晰度还算不错,人声饱实感有些欠缺也是可惜的地方
低频 - 低频表现偏薄弱,虽然重低音太过混浊,不过听起来有些干扁的感觉
HP ZBook Studio G3 15在音质表现还算可以,可惜不会让人有太惊艳的感受
以这个价位来看应该要有更好的音质水准,结果与许多大众笔电的音质落差不会太大
除了中低频的厚实度外,音场也是HP ZBook Studio G3 15该加强的地方

再来是有关效能的测试,因为标榜行动工作站的用途,除了第六代Core i7之外
也有提供Server级CPU的版本,采用Intel Xeon E3-1505M v5
同样是Intel最新Skylake架构,基础时脉为2.8GHz,四核心支援HT技术
14nm最新制程,TurboBoost自动超频最高可达3.7GHz,Intel CM236晶片组
SmartCache高达8MB,内建GPU为Intel HD Graphics P530
当然也支援ECC DDR4,此版本内部有4GBX2 ECC DDR4 2133


硬体效能测试
CINEBENCH R15
CPU => 625 cb
CPU(Single Core) => 143 cb


Nuclearus Multi Core => 26702
Fritz Chess Benchmark => 25.59/12283


FRYRENDER
Running Time => 5m 09s
x264 FHD Benchmark => 23.5


PCMARK8 - 3844


在Intel Xeon E3-1505M v5的CPU效能并不比i7-6700HQ低
因为Xeon E3-1505M v5时脉为2.8~3.7Ghz,SmartCache高达8MB
而i7-6700HQ为2.6~3.5Ghz,对于SmartCache也仅有6MB
看起来Xeon E3-1505M v5的对手是更高阶的i7-6820HQ或是6920HQ
此外有关整体效能的测试也得到很高的分数,在笔电领域中已属相当高阶的机种

C槽搭载NVMe规格的SAMSUNG MZVPV256 256GB M.2 SSD
D槽为WDC WD5000M22K,主要为存放档案或资料使用
以下为C槽NVMe 256GB M.2 SSD测试
AS SSD Benchmark - 2232
Seq Read - 1871.09 MB/s Write - 831.15 MB/s
4K - 64Thrd Read - 1006.29 MB/s Write - 202.13 MB/s


ATTO DISK Benchmark超过32k以上测试时就达到最高读取2187Mb/s,写入1050MB/s
CrystalDiskMark
Seq Read - 1995 MB/s Write - 1262 MB/s


近两年在高阶笔电常有双硬碟的配置,高速SSD当C槽开机使用
大容量的HDD则当D槽或其他分割配置,如此一来便能兼顾速度与容量
而采用NVMe规格的M.2 SSD可以发挥比以往SATA3 SSD更高几倍的效能
还有M.2 SSD体积更小的优势,未来应该会有更多的中高阶笔电会采用

DRAM效能测试
DDR4 2133 CL15 15-15-36 2T
AIDA64 Memory Read - 29852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24521 MB/s


第六代Skylake架构因导入DDR4而让时脉与效能有明显提升
行动工作站采用Intel Xeon CPU便能搭载ECC DRAM
虽然成本提高不少,但是稳定度表现仍是ECC DRAM的最大特色
尤其是对绘图或是工作的环境,系统不能因为一次当机来造成商务上的损失

在GPU方面搭载nVIDIA Quadro M1000M专业绘图级显示卡
内建4GB GDDR5,虽然不是高阶的绘图卡,但是以薄型笔电来看已属相当不错
以下是一些专为3D绘图设计的测试软体做参考
SPECviewperf12
这部分效能测试M1000M表现不错,拿来与高一阶的M2000M相比之下其实落差并不大


TessMark => 16289 points
Dell Alienware 15搭载GTX 970M约为8834 points
MSI WS72搭载M2000M约为24289 points
M1000M还是比游戏卡高上许多,不过与M2000M对比的效能落差也有明显差距


Shader ToyMark 3.0
nVidia Quadro绘图卡标榜有双精度的浮点运算架构
与GeForce单精度比较起来有更好的精密机构运算能力,适合更专业更精密的计算设计


nVIDIA与AMD把自家GPU分类成DirectX与OpenGL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
虽然以上绘图测试软体的页数并不会太高,依测试项目不同会在10几~50页的区间
同时间使用算是高阶游戏卡的GTX 970M来做比较效能,应该更容易分析出其优势
记得以前绘图卡对比同级晶片的游戏卡,在绘图软体中游戏卡只有个位数的Fps,这方面差距相当地大

虽然nVIDIA Quadro M1000M属于绘图级显示卡
不过还是会让人好奇在DirectX的效能表现,难得测试到就一起分享有关3D效能
3DMark11 => P4470


3DMARK => 3389


M2000M虽然不是擅长于DirectX 3D效能,不过实际测试起来还是有不错的表现
对照于一般常见的游戏卡等级,大约落在接近GTX 960M的水准
选择此款高阶绘图笔电虽然以绘图或工作为主,但偶尔想玩些中上等级3D游戏还是可以胜任

室内温度约29度,进行CPU散热能力测试
CPU为预设值2.8~3.7GHz,GPU为Quadro M1000M,电源模式为高效能
系统待机时 - 44~46度


AIDA64 System Stability Test - 75~88


搭载4C8T架构的Xeon同Core i7等级CPU,待机时CPU温度压在50度以下表现不错
全速烧机的状态中CPU最高约88~92度,和不少厚机身搭配更大型散热模组的笔电相媲美
搭载Ultrabook薄型机身来看,ZBook Studio G3在散热能力已达到高水准
还有散热器发出的噪音也还算是偏静音,不过有时全速运转时会有些许的高频声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电池续航力表现,Windwos 10电源选项设定为平衡
ZBook Studio G3播放DVD影片经过90分钟后约有77%
经过150分钟后电力约剩64%左右,最高电力约达到6.5小时
电池规格4Cell 64WHr搭配如此高阶的硬体配备来说
续航力表现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算是很出色的电力表现

总结HP ZBook Studio G3优缺点
具有特色与优势的部份
1.外观设计很类似Ultrabook水准,金属质感、机身厚度与重量皆很出色
2.搭载Intel Xeon CPU与ECC DDR4提升稳定度更符合工作站需求
3.FHD解析度雾面LG IPS面板,色泽表现与还原度都有高水准
4.256GB NVMe M.2 SSD搭配HDD兼顾效能与容量
5.特殊的散热设计,让薄型笔电内部的高阶硬体也能有很好的散热能力
6.电池续航力在一般使用下可以超过6小时,适合行动外出时使用
7.原厂3年保固比起一般消费或电竞机种的两年保固还要长

能够再加强与改进的部份
1.外壳容易沾黏指纹,尤其在光线充足下更为明显
2.喇叭音质仅有一般台币三四万元的笔电水准
3.视讯前镜头画质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4.行动工作站又有绘图配备,还是建议要加入可自行调整色彩的应用软体



效能比 ★★★★★★★★☆☆ 88/100
用料比 ★★★★★★★★☆☆ 85/100
规格比 ★★★★★★★★☆☆ 88/100
外观比 ★★★★★★★★★☆ 92/100
性价比 ★★★★★★★☆☆☆ 75/100

HP在Zbook系列中推出许多不同的版本供使者用选择,尺吋有14~17吋三种
其实跟个人上一款MSI WS72分享文章中的内部硬体搭配有些类似
都是采用Intel Xeon CPU与ECC DDR4,只差在绘图卡等级的不同
当然WS72为17.3吋,而ZBook Studio G3为15.6吋,两者在内部机构空间有所不同
所以尺寸较小的笔电机种,因空间限制能放入的硬体会造成等级、效能有所差异

ZBook Studio G3定位在行动工作站,其该有的表现是相当称职的
像是搭载Server级CPU与DDR4提升稳定度与M1000M 3D绘图级GPU
不过身为一台高阶市场的笔电,台币接近九万元的机种,还是有该加强的地方
像是4K解析度萤幕,视讯的画质或是喇叭的音效,个人认为都有提升的空间
毕竟除了工作用途之外,笔电有时还会拿来做些娱乐的行为
如果可以兼顾行动工作站之余,又能提升影音享受,相信会有更高的附加价值
HP身为全球笔电销售量龙头的常客,也对于行动工作站耕耘多年
在笔电的品质、相容性与稳定度会有一定的经验值,也希望未来Zbook可以更为精进
以上是windwithme对于ZBook Studio G3的心得分享,提供给3D绘图有需要的网友做为参考:)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10-07 13:32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662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