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stor雖在NAS領域中雖是後進者,但是近年來也不停的在進化,讓整體的NAS功能更強大也更人性化,讓我們來看看有何新的進化吧。
一、溫故而知新使用Asustor的NAS並不是第一次了,基本的功能目前也都保有,包括一些好用的NAS APP與行動裝置上的APP,先來温習一下一些基本功能。
1、介紹了基本的ADM,還有影片、音樂、相片的應用,再輔以各類雲端儲存的備份,可說是非常強大。當然基本的NAS開箱與使用HDMI輸出至大電視一定是有的。http://t17.techbang.com/topics/46748-match-a...0-feature-evolution2、利用了三個任務來解說單一應用,實用性高且易操作MISSION Ⅰ:追劇大師
http://t17.techbang.com/topics/46748-match-a...0-feature-evolution●NAS 本機播放新玩法 ASUSTOR Portal:NAS也能上大螢幕。
●經過優化的Chromium:可以欣賞高畫質網站影片,只要能使用瀏覽器播放即可。
●支援URL-Pack功能:可以利用APP Central中的APP增加或者自行增加,影音網站的捷徑。
●使用了手機遙控專屬APP,AiRemote
MISSION Ⅱ:隔空取片
http://t17.techbang.com/topics/46748-match-a...0-feature-evolution●利用KODI程式:把NAS變成多媒體播放器。
●使用Cloud Connect:隨時隨地可以登入NAS使用其功能。
●透過 Ez-Router自動設定路由器:簡單設定後讓NAS對外功能不受限。
●使用AiCast手機APP:遠端遙控(近端當然也可以)KODI播放程式。
● AS3202T不只可播放2K影片,還可播放4K的影像格式。
MISSION Ⅲ:無限雲端
http://t17.techbang.com/topics/46748-match-a...0-feature-evolution●使用者存取控制:管理NAS使用人與登錄權限設定。
●利用AiData手機APP:把NAS變成私有雲端,並可管理、播放、讀取檔案。
3、最後總結了下載與多媒體娛樂的功能,見識到Asustor的功能強大。
http://t17.techbang.com/topics/46748-match-a...0-feature-evolution二、新機型登場Asustor AS6302T:搭配最新的Apollo Lake CPU
照慣例,先來開箱一下,再來介紹差異
![](https://cdn2-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67/show/10863d745bf6ac38ce0a5cbdee402785.jpg?1496303631)
▲AS6302T是走中階路線,與消費型的外觀較為不同,顯現出較有科技感。
![](https://cdn1-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68/show/133ae90256838f0a2b7e30f9467e0155.jpg?1496303633)
▲正面近距來一張,有一個快速備份的USB 3.0按鈕。
![](https://cdn2-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72/show/fc18168408180e58c81458631682f0eb.jpg?1496303797)
▲從背面的接口來看,顯現出與消費型的不同,但又兼顧了影音效果。重要的是這是少數在NAS上具有HDMI 2.0介面,具還具光纖音效輸出。另外,也跟上流,具有TYPE C介面。
![](https://cdn2-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69/show/beefeaf92ff4ea5f040603d5bbb59b03.jpg?1496303638)
▲個人認為稍可惜的是,之前的免工具安裝在此款中階機上並沒有,採用傳統鎖螺絲的方式。
![](https://cdn1-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70/show/4c86787d0442b4a4377fec5e066f9686.jpg?1496303640)
▲硬碟盒是採用彈性扣鈕式,輕輕一按即可彈出,側面也可看見彈簧。
![](https://cdn0-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71/show/3e991c7c446a0c03c210eaa0528df813.jpg?1496303643)
▲前端有一個固定用的塑膠突出,拿出時要小心點,不要折斷了。
![](https://cdn2-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73/show/2ab6f5d1690fa40a22329e5be8b6671c.jpg?1496304718)
▲拆開上蓋後,怎麼一片黑呢?
![](https://cdn1-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74/show/4005649b6834561cca9fa0d38bbd1181.jpg?1496304720)
▲原來這次主板的配置採二面式的。
![](https://cdn2-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411/show/2916ee72baf363b8a6dbaa0c26c89a7f.jpg?1496310767)
▲而DRAM則是在外面的二側,有特別裁出切口,更換時也更方便了。
![](https://cdn0-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410/show/3c185e128cf9a26631526b165d474d95.jpg?1496310741)
▲這次DRAM仍是採用DDR3L,不過頻率略微增加至1866。廠牌是DSL(商越科技),可能大家較少見,主要因它是工業用的DRAM廠,所以一般消費者較少看到,但一般來說,工業用的產品,通常品質都是較好的。
![](https://cdn1-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77/show/92131101524f6b2943cb8e18f716c490.jpg?1496304726)
▲側邊的硬碟擴接板。
![](https://cdn1-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78/show/12650faad6c59a7848bddc05efde41da.jpg?1496304728)
▲硬碟仍採SATA 3.0介面。
![](https://cdn0-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79/show/f8357c212558c26f2c82be057c57f9eb.jpg?1496305151)
▲配件與一般NAS無異,主要就是電源供應器(仍是台達電產品)、網路線、硬碟螺絲與簡易說明書。
![](https://cdn0-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80/show/cf1537fe067cc3081678460a5675c45a.jpg?1496305153)
▲裝上硬碟,準備使用啦。疑,怎麼使用二個不同品牌的硬碟,而且WD的還不是NAS碟,是要玩混搭嗎?先賣個關子,後續分曉。
開箱完後,再來介紹Asustor AS6302T有那些特點。
1、Asustor AS6302T搭載Apollo Lake處理器雖然大家主要聽過Intel 第7代「Kaby Lake」系列處理器,但Apollo Lake也算是同代產品,主要針對中低階PC。Apollo Lake 採用14奈米製程,為了取代 Braswell ,架構上採用了全新的Goldmont,GPU 部分則是 Intel 第 9 代顯示晶片,即HD500系列與 Skylake 相同。
▲透過比較表即可了解Apollo Lake的規格,而這次 AS6302T,採用了J3355。官方數據,CPU與GPU皆能提升30%效率。
2、支援HDMI2.0,DRAM跑雙通道這部份上述提過了,所以 AS6302T可輸出4K/60P的規格。而搭載的DRAM即使二條不同容量(最高可達8G),也可跑雙通道,讓效率提升。
3、可支援遠端喚醒WOW (Wake on WAN)
除了WOL在區網內喚醒外,還可遠端喚醒。增加管理的彈性。
三、新平台登場ADM 3.0除了有新機品外,也有新的平台登場,雖然目前還是BETA測試版,應該不久後就會有正式版出來,來看一下有何不同吧。
![](https://cdn2-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82/show/c1642e7f4ed40ff9fdcace2978ed6a58.jpg?1496306417)
▲管理Asustor AS6302T還是在PC上使用ACC軟體。
![](https://cdn0-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83/show/cb964fbce2cc17db126c9cec59c85eca.jpg?1496306417)
▲即使是中階機型,精靈安裝的方式仍是一體適用。
![](https://cdn1-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84/show/85c72669765d7c59fd5340cd4cbf3f24.jpg?1496306418)
▲初始化的時間,看硬碟與RAID的大小,一般來說不會很久。
![](https://cdn0-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85/show/0747f1651d4167d8cae8a8bea21f992f.jpg?1496306418)
▲雖然顯示目前是最新版軟體,主要是3.0目前仍是BETA版,所以須先至官網下載,再手動安裝。
![](https://cdn0-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86/show/adb4747eba00db5b4b4f1baaeb284003.jpg?1496306418)
▲ADM 3.0的登入畫面,應該非常不同吧。這版算是大改版,就NAS界不成文規定,通常大改版的人機介面與圖案都會有較大變化,看來ADM 3.0也是如此。
▲首先新的功能就是可選擇預載商用或家用的APP,當然也可略過,選擇自已想要的。
![](https://cdn0-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88/show/84a37b7a19aa5ca1e9cd0415cd22387d.jpg?1496307226)
▲有看到登入畫面的變化了,它是可更改的,進人設定即可。
▲有看到下方的桌面排版數字了吧,APP的按鈕是可以更改排列的,這點很實用,可排在一頁或要排很寬都可以。
![](https://cdn0-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90/show/30ab04693d45e0df716aab11e97ccc2e.jpg?1496307227)
▲這就是排最緊的,可把所有APP都放在一頁。
![](https://cdn0-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92/show/8830f7ce300a8c8f5f26761b219327c4.jpg?1496307228)
▲也可像手機一樣,把相關的APP放在同一區,更方便尋找。
![](https://cdn1-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91/show/712f1b7ddc1bef4589c2a4de139426df.jpg?1496307227)
▲除了新的資源監控APP外,右上角也新增了小工具,讓你隨時監控NAS的狀況。
![](https://cdn0-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94/show/f78c85d810f40b82cef6d1df5ceff0e1.jpg?1496307881)
▲也把常需要管理的外接裝置獨立出一個APP來,讓你更方便管理,各種外接都有,USB還會辨識是2.0或3.0介面,十分實用。
![](https://cdn2-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93/show/fd9d98b3df9b37b0fb8a77e93121be31.jpg?1496307228)
▲個人認為很簡單查出設定上有何遺漏的,在DR. ASUSTOR即可一目了然。
簡單來說,這次ADM 3.0在外觀設計與版面上,多了非常多的小變化,網友可自行嚐試,還加上了許多獨立的小工具、APP,讓管理更方便。
四、新的應用(使用)如同前述,使用Asustor NAS也一陣子,還有許多應用仍未使用,而有些正是新的ADM才有的功能,來試試看吧。
1、穿牆功能簡單來說,就是可突破公司或國家的防火牆,讓你可連回自已的NAS。
![](https://cdn2-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95/show/2202e441d447a9a810288a87515870f7.jpg?1496308313)
▲首先要設定好Cloud ID,這個之前版本也是一樣的設定。
▲一樣無須太多操作,精靈會儘量協助,一鍵完成。
![](https://cdn0-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97/show/8e032d5285f3bbfa01dc49430f8e27f9.jpg?1496308314)
▲當看到網路穿透啓用中,就表示你可以盡情在外使用手機或PC來連回自已的NAS了。這邊看到,若用PC則須下載一個AEC軟體。
![](https://cdn0-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98/show/949e8f24c84223aafb91d3ddbce8c4cf.jpg?1496308636)
▲只要記住上面你所申請的ID帳號即可輕易登入AEC。
![](https://cdn2-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399/show/f1d9d5fdfb84db789e42b7a1f9988044.jpg?1496308637)
▲不熟悉也沒關係,會有一些簡單教學。
![](https://cdn2-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400/show/d9a1c6b71fa4d6e56c5a60355e078b52.jpg?1496308637)
▲操作介面十分易懂,而網路吹醒也可在此進行。點選開啓後,就會進入ADM的介面了。若是使用手機,直接用APP採用Cloud ID即可順利穿牆成功。
▲當然穿牆時,二邊的網路都很重要,所以只要有一方不順,傳輸效能多少會受到影響。
2、MyArchive硬碟還記得上面我們用了二個不同品牌的硬碟,其一還不是NAS專用碟,其實並不是想要混搭,而是要使用MyArchive硬碟。簡單來說,很多資料其使用性並不高,一直放在NAS中,有點浪費空間,雖可擴充BAY數或加大硬碟容量,但畢竟比較不環保,所以MyArchive硬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式,且它還有其他功能。
▲要建立MyArchive硬碟,很簡單,在儲存空間設定精靈下即可。
▲直接選取WD2T的紫標硬碟。
▲這邊有三種格式可選,若要加密只能選EXT4格式,而這邊選則NTFS格式,目的下面分曉。
▲設定完後,也可更改成自已需要的名稱,包括可能是放影片或照片的專用碟等,或是依日期區分。
![](https://cdn0-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405/show/caa631e0b44342f3dbb1f68d730671ed.jpg?1496309481)
▲在NAS中一樣可監控MyArchive硬碟的健康情況。
![](https://cdn0-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406/show/09ca2271ef15d392cfa39bc8ff36e32d.jpg?1496309746)
![](https://cdn2-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408/show/374664678e7ec753b4486d1739f29aee.jpg?1496310391)
▲為何要用NTFS呢?看到上圖就了解了吧。因為大家常用的windows,對NTFS支援性好,也就是說,這個MyArchive硬碟可以拿來當PC用的外接硬碟。不過這時又懷念起其他系列的免工具安裝的好處了,畢竟現在用螺絲鎖起來,要拿來移動、安裝在PC上就較不方便了。
建議官方可推出相容的碟碟座或多給幾個HDD TRAY,這樣可使MyArchive硬碟發揮更大功能。
![](https://cdn1-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8407/show/ec6d79c2bf905acf6284aab2745a53e1.jpg?1496309748)
▲可以看到PC上可認出MyArchive硬碟,亦可進行存取。
看到這,大家對MyArchive硬碟會有更多的想法了吧,沒錯,它可方便擴充NAS容量,可放入想要分享至雲端的檔案,也可帶走當抽取式硬碟,實用性非常高。而且重點是,你不見得要買NAS專用碟,可依檔案的類型、重要性來選擇硬碟。更好用的是MyArchive可在ADM缷載後,直接熱插拔換硬碟,讓你無限擴充。
3、Hi-Res音樂播放這次多了一個高音質音樂播放器,可上APP中心下載Hi-Res Player,就可以透過外接喇叭來播放高音質音樂,如DSD,當然也可接電視,不過一般來說電視的喇叭並不會太好,所以還是透過光纖來外接喇叭會是較好的選擇。
![](https://cdn2-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9040/show/d7122d0ae0b0664a6a7695f035f462bc.jpg?1496997648)
▲這就是Hi-Res Player的介面,原則上跟一般播放器類似,但它可以自動上網幫你找播放音樂的相關資料。
![](https://cdn0-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9041/show/ccf25ed93d4ed3cbb90b03d244e29a6a.jpg?1496997648)
▲當然可透過電視來輸出,不過建議還是用喇叭透過光纖線,會有更好的效果。
![](https://cdn0-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9042/show/3372c84fcd965adcabb13f0e6cdb487d.jpg?1496997651)
▲可以看到正在播放高音質的DSD音樂。
4、LooksGood新排版與KODI大螢幕播放使用ASUSTOR Portal即可透過HDMI輸出至大螢幕,而這次的AS6302T如上述提到可以輸出4K/60P的畫質,再看KODI前,先來分享一下LooksGood新版電影排版。
![](https://cdn1-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9044/show/50312690746ba6c50bdb00d7af51c28d.jpg?1496998455)
▲之前使用過都知道LooksGood會自動上網找電影資料庫,把該電影的海報用電視牆的方式列出,之前常會把所有的相關檔案列出來,造成畫面非常混亂,而這次可以透過已知影片這個選項,就可輕易辨識出最可能的檔案,讓你選播更方便了。
![](https://cdn0-t17-techbang.pixfs.net/system/attached_images/2017/06/219045/show/dd02b424972fe54ac748275b61898c2f.jpg?1496998638)
▲這是第17版的KODI,原則上跟前前版本操作上並無太大不同,最主要就是AS6302T可以支援H.265的4K影片播放。AS6302T 能夠順暢地播放 H.264 或 H.265/HEVC 的 4K 解析度影片,在H.265/HEVC 8bit 編碼影片的播放上也非常流暢。 那10bit呢?別煩惱,最新版的KODI已有支援,應該不用太多時間,就可更新了。
五、個人使用感想1、ADM 3.0的人機介面變得更人性化,使用上更容易,視覺上也更豐富。
2、很多人認為NAS使用上很困難,但ASUSTOR的各項功能使用上,包括備份、下載、影音娛樂,皆無須過多的繁複設定,就可以輕易使用。
3、ADM 3.0的穿牆功能,設定簡單,使用無腦,讓你輕鬆擷取自已NAS的資料,無須理會是用何種方式連上的,簡單說,就是怎樣都連得上。
4、AS6302T 採用目前最新的Apolo lake,在影音上支援了 H.265/HEVC 的 4K 解析度影片,讓你可輕易的享受高畫質影片。
5、MyArchive硬碟可在ADM缷載後,直接熱插拔換硬碟,也支援PC與MAC的格式,讓資料變得更容易攜帶與分享。
TIPS:目前ADM 3.0仍在BETA,若有使用APP突然發生問題時,建議可移除後再重新安裝一次,多數都可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