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imgur.com/PXlFZLkh.jpg)
前言
继先前Micron Crucial 推出了 DDR5-5600裸条 kit包装的产品之后
这回美光再次推出了PRO系列的产品线,供做玩家市场选购组机的优质选择
Crucial为美光消费产品品牌,跟Micron这两个品牌是系出同源
前者就是你我市面上常见的记忆体与SSD包装产品,台湾皆由捷元代理(大多数产品)
后者Micron品牌则是专供全球各大企业的工作站伺服器各式储存产品
以及OEM给各大品牌机的品牌做为记忆体与SSD的各式解决方案
![](https://i.imgur.com/N5wrfukh.jpg)
在这次Crucial PRO记忆体产品线的部分
有分做DDR4与DDR5两种不同的记忆体产品选项供玩家与专业工作者选购
![](https://i.imgur.com/TcIyK8lh.jpg)
Crucial PRO DDR4的版本有 16GBx2(32GB kit) 与 32GBx2(64GB kit)
主要也是因为DDR4已经算是比较成熟的产品
加上是以大容量记忆体升级为主的需求而生 所以这部分最高推出的是32GBx2版本
采用的是绿色PCB板、搭配亮面质感散热片组合而成
![](https://i.imgur.com/Ui9baooh.jpg)
以及这次测试的主体 Crucial PRO DDR5
而速度部分目前也只有5600一种,目前也仅推出16GB x 2的32GB kit包装的产品
未来应该会推出6400速度与非二进制容量的产品线 (就先前所看到的消息、应该也快要推出了)
其采用的是黑褐色电路板、搭配表面为雾面高质感散热片组合而成,兼具美观与实用
![](https://i.imgur.com/yVk8PMhh.jpg)
除了记忆体之外,当然还有更高速的Crucial PRO SSD系列
首款支援PCIe Gen5的T700 PRO (产品有分无散热片与有散热片两种)
但是因为主机板跟其他手上硬体等级不够,目前暂时没机会玩到这款SSD产品(哭哭)
也期望未来能有降低门槛的产品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PCIe Gen5高速读写的魅力
![](https://i.imgur.com/xLCRKsYh.jpg)
产品开箱
外包装正面长这样 其装附着记忆体本体的泡壳
是以两片式厚纸板包里住的 稍后会解说包装拆卸方式
![](https://i.imgur.com/sMmZHGdh.jpg)
右上方注明着是最新推出的PRO SERIES系列产品
中间标示了容量为32GB,属于2支单条16GB Memory kit的包装
![](https://i.imgur.com/tQbuNw8h.jpg)
下方说明了产品支援目前最新的 Intel 12代(与13代)的XMP 3.0
以及 AMD AM5 Ryzen 7000系列开始导入的EXPO 这两大平台的记忆体设定档
![](https://i.imgur.com/jqxf5Ogh.jpg)
左上方标示代表此为 Crucial by Micron 买记忆体认明这个品牌标示就不会错~
左中则为你拿到这套记忆体的规格,DDR4与DDR5版本外观完全不同
标示也完全不同、让你不会看错买错
![](https://i.imgur.com/bLZ4VJch.jpg)
左下方为原厂终身有限保固标示
这套记忆体台湾市场是采以有限终保的方式进行保固 (后面会说明)
![](https://i.imgur.com/MnQOYD3h.jpg)
包装背面有多国语言的产品简易特色介绍
也有常见的英文 日文 简体中文 以及最重要的繁体中文
代表说美光近十几年来相当重视台湾市场 赞
![](https://i.imgur.com/elU0lith.jpg)
左边为代理商标示贴纸 在台湾你能在卖场买到的大部分美光消费级产品皆为捷元代理
(当然市场上还是会有少数美光产品是经由其他代理商所引进的,这里先不提及)
右边为规格标示 32GB Kit (2x16GB) DDR5-5600 UDIMM 1.1V CL46
另外终身保固政策部分视各个国家的政策不同而有差异
像是德国部分,仅提供出厂日期起10年的有限保固服务...
![](https://i.imgur.com/ImQFzAeh.jpg)
接下来就是激动人心的拆包环节 采用的是如下图般的简单不暴力的包装拆解方式
首先以美工刀往两片纸板中间慢慢切开
![](https://i.imgur.com/rFXZzG4h.jpg)
将两片厚纸板往上下慢慢撑开 就能看到其内附记忆体的泡壳包装了
![](https://i.imgur.com/gPa0SkBh.jpg)
然后将前方那片纸板撑开来 再把泡壳包装往上推 就大功告成了
![](https://i.imgur.com/4Wa3rlWh.jpg)
拆出来就是这样
![](https://i.imgur.com/QzdWfc6h.jpg)
拿开泡壳后两条记忆体是长这样 有序号贴纸的那一面为正面
![](https://i.imgur.com/0ZXd8Wzh.jpg)
背面长这样 两边都有DDR5 Pro的标示字样,其实也不难做区分
![](https://i.imgur.com/lZn8M85h.jpg)
模组正面贴纸 型号CP16G56C46U5.C8B2
而我们上一次所测试的裸条组为CT16G开头,以此作为产品区分
由墨西哥生产组装,23年28周生产、算还很新
![](https://i.imgur.com/jm3r7X9h.jpg)
顶部也有Crucial DDR5 Pro字样
![](https://i.imgur.com/FD9Dr3vh.jpg)
打光再来一张
![](https://i.imgur.com/5XxZjqnh.jpg)
模组散热片内部采用单面8颗粒设计+PMIC供电区块(上层有元件那面)
下层为散热胶+散热垫跟散热片做结合、相当缜密的组装工法
![](https://i.imgur.com/JeaujLnh.jpg)
再来到这一面来看 有元件的那面是有颗粒的 下面那面则无
采用导热垫与导热贴跟散热片做贴合 基于产品的完整性
而且这套也要出机给朋友的工作站做换机 就不打算把模组散热片拆出来看了
因为看其他人有拆过的结果里面是黏性较强的导热双面胶,怕拆坏就GG了
(记得有散热片版本的T700是用点胶方式达成,但是黏性应该差不多才对)
![](https://i.imgur.com/aA9Ij6Zh.jpg)
不过参考过其他人拆出来的结果,记忆体颗粒应该还是先前这颗D8DDZ,不过批号应该会有所不同
因此除了散热片马甲外、其他里面都跟之前测试过的普条DDR5-5600 16GB单条应该是一模一样...
所以其整体表现应该差异不会太大,唯独这次测试平台不同、所以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https://i.imgur.com/ZTV114dh.jpg)
跟先前仅有泡壳的包装不同(左为DDR5-4800 8GBx2 kit)
DDR5 PRO包装多了两层厚纸板,也能确认你不会在卖场付钱后拿到早已经拆封过的新品
![](https://i.imgur.com/Qf8ORKnh.jpg)
跟普条相比,加了散热片之后、总体高度也不会差异太多
![](https://i.imgur.com/lI8XLngh.jpg)
实机装机起来看看
![](https://i.imgur.com/pcr5ts5h.jpg)
加了散热片后记忆体本身高度也只高一点点而已
对于PA120这种双塔散热来说 风扇下方空间会不会跟记忆体卡到也是个关键
而Crucial PRO DDR5能完美支援这种双塔散热下方空间不会互相冲突 赞
但因为DDR5本身运作有其热量产生 主要是模组PMIC电压转换这块
建议机壳上方能加装排风扇加强散热较佳 尤其如果你又有超频运作的话
![](https://i.imgur.com/4eRb3tnh.jpg)
系统稳定性烧机测试一景,基本上都是通过的、稳定性算是很不错
![](https://i.imgur.com/ashYWJih.jpg)
上机实战环节
跟先前裸条使用AM5 7600X+B650平台测试不同
这次则是改用intel AlderLake 12代 i5-12400 + Pro WS W680 ACE工作站平台进行
测完之后这套也同时要拿去给朋友的工作站换新机
![](https://i.imgur.com/wVVjXdrh.jpg)
测试设备一览
CPU:Intel Core i5-12400 6C12T
MB:ASUS Pro WS W680 ACE(无IPMI)
RAM:当然就是Crucial PRO DDR5-5600 32GB kit啦
VGA:ASUS Geforce RTX2060 DUAL O6G EVO
SSD:KLEVV CRAS C710 1TB x 2 RAID1 (2022年版本,主控Realtek)
Cooler:ThermalRight PA120 2 x Fan
Power:Seasonic Focus GX-1000
第一次开机刚初始化或Clear CMOS之后重开
记忆体速度预设会被设定成较低的DDR5-4000
![](https://i.imgur.com/Dp4TX9xh.jpg)
BIOS画面设定一览 W680为工作站等级主机板
其具备BMC IPMI功能(需购买含扩充卡版本) 所以跟一般常见的华硕UEFI BIOS不太一样
![](https://i.imgur.com/1kEuQaBh.jpg)
我们先从右方的 工具→SPD 的这个画面,即可以一览这组记忆体SPD的全貌
![](https://i.imgur.com/Kd7fQkLh.jpg)
其JEDEC标准原生频率就是5600 CL46-45-45-90
XMP3.0也分成了5600与5200两组,适合喜欢使用XMP超频的玩家做调整使用
![](https://i.imgur.com/E4rHErOh.jpg)
继上次的5600裸条之后 这组记忆体也导入了目前AMD在Ryzen最新的EXPO记忆体参数
也是有5600与5200两种可以供玩家选择使用
![](https://i.imgur.com/0YoecGqh.jpg)
所以BIOS设定完储存重开机后 系统就会自动生效变成原生DDR5-5600频率运作
这就是真正的随插即用!!(标题回收~) 对于不懂怎么调整的懒人党或寻求稳定的消费者来说
自动调整可谓是最好的选择,不是吗
![](https://i.imgur.com/5Dsjywuh.jpg)
AIDA64记忆体测试 DDR5-5600 CL46-45-45-89 CR2
首先是未开启华硕APE 3.0加强模式,总体来说系统会以较为稳定的设定值为主
适合长期需稳定运作的工作站伺服器的用途使用
![](https://i.imgur.com/LRAcnwdh.jpg)
读取 70501 MB/s 写入72940 MB/s 复制73143 MB/s 延迟85.4 ns
![](https://i.imgur.com/ITlozTCh.jpg)
再来则是有开启华硕APE 3.0加强模式底下的DDR5-5600
![](https://i.imgur.com/hwRJgmth.jpg)
读取 77761 MB/s 写入76525 MB/s 复制72963 MB/s 延迟78.9 ns
![](https://i.imgur.com/hJ8cLXQh.jpg)
再来是以记忆体当作磁碟模拟方式测试 空间为5GB
档案大小为4GB,读12491MB 写11126MB 这个速度跟PRO系列T700真的有拼了
只是差别在于一个是PCIe Gen5 SSD,另一个只是RAM空间分切出来的RAMDisk
![](https://i.imgur.com/2XpOyWBh.jpg)
接下来是超频测试,基本上工作站交机后是不怎么超频运作稳定使用的
所以测试也仅供作参考、先把频率超上DDR5-6000试试
![](https://i.imgur.com/6Zpuu5rh.jpg)
并将记忆体电压上到1.2v
![](https://i.imgur.com/xRK1vFJh.jpg)
读取 81640MB/s 写入80402MB/s 复制77556 MB/s 延迟73.7 ns
参数CL48-48-48-95 CR2
![](https://i.imgur.com/uWzWun9h.jpg)
RAMDISK读写来到14034 MB / 12287 MB
![](https://i.imgur.com/iv7AU10h.jpg)
再来是DDR5-6200 电压来到了1.25v
![](https://i.imgur.com/V0bwrQ4h.jpg)
读取82891MB/s 写入79881 MB/s 复制78424 MB/s 延迟77.2 ns
参数 CL50-50-50-98 CR2
![](https://i.imgur.com/IjnELvqh.jpg)
但是RAMDisk就比较衰退了,不过也懒得找原因了...
![](https://i.imgur.com/nXJJDWMh.jpg)
最后来到了DDR5-6400,1.25v
![](https://i.imgur.com/zTovwHih.jpg)
读取84760MB/s 写入80870 MB/s 复制79594 MB/s 延迟75.9 ns
然后参数来到了 CL 52-51-51-101
![](https://i.imgur.com/dx0m1W2h.jpg)
跟6200差没多少 可能因为测试时间太短、也即将交机给朋友当汰旧后的新工作站运作
所以也没机会再继续把参数紧缩继续测试了
反正想说既然玩不起T700 玩RAMDisk满足一下自己也行
![](https://i.imgur.com/krVL08eh.jpg)
结语
![](https://i.imgur.com/6k9zARih.jpg)
在上述测试做完以后没多久,而接下来上图这套工作站的机子
九月初也已经马上移交出去交给对方正式上机运作当中 就等他使用回来的心得给我了
在前面这些上机实测的过程中、也感受与体验到美光记忆体产品的相容性与稳定性
也是相当具有水准的,跟上一次玩到的那个DDR5-5600 16GBx2 裸条组一样
而这次所推出的 美光Crucial Pro系列 全新产品
不论是游戏或是工作使用都能带来新款平台的高效能与顺畅度
虽然很可惜我们这一次没机会玩到更高速的 PCIe Gen5 T700 SSD
但是还是会对未来美光的各式高速储存产品充满期待,希望未来还有机会再入手玩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