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626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Goca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腦專輯】適當訓練可強化大腦功能(2)
整個神經科學社群也都驚醒了。加拿大列斯布里治大學領導神經可塑性研究的科爾布(Bryan Kolb)回憶道:「莫山尼奇是第一位從事這種研究的學者,證明這些神經功能區會改變,我驚訝極了。那時大家認為大腦是根據基因藍圖建造的,沒有人想到會在大腦上偵查到規模那麼大的變化。」

不過,佔領「無主土地」的都是緊臨的鄰居,來自幾公釐之外。到了1991年,科學家發現了幾公分外來的佔領軍。這個發現的基礎,是許多年前由陶布(Edward Taub)所奠定的,現在他在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任教。當年,陶布切斷了幾隻猴子的手臂神經,再觀察牠們的大腦。可是他被迫放棄了那個研究,因為主張動物權的人士控告他虐待動物,就是著名的「銀泉猴案」。有一陣子,他的研究完全停擺。

許多年後,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威克富瑞斯特大學醫學院的彭斯(Tim P. Pons)與陶布等人,研究當年從陶布實驗室裡搶救出來的猴子,發現了令人驚訝的結果。那些猴子的手臂都殘廢了,可是牠們大腦皮質上原來處理手臂訊息的區域,現在接收的是面孔捎來的訊息。范德比爾特大學的艾布納(Ford Ebner)解釋道:「那些猴子大腦皮質功能重劃的規模,過去學者都認為是不可能的。那是另一座里程碑。」很明顯,成年大腦是個有活力又有效率的地主,絕不容許空間閒置。

大腦皮質的功能重劃

過去20年,以猴子做的研究與從人類得到的證據,已經可以互相印證。現在,大腦皮質具有可塑性已是公認的成年大腦特徵。科學家研究喪失一肢的人,發現原先負責斷肢的皮質區域,後來處理來自殘肢或顏面的訊息。演奏弦樂器的音樂家,支配按弦手的皮質區比支配拉弓手的來得大,而且最常用的手指佔用了最大的區域。習慣閱讀點字的人,手指接觸點字時激發的是視覺皮質。

這些證據都能互相印證,而莫山尼奇、陶布和其他學者正在思考如何利用這些發現,以協助各種腦傷與失能病人。莫山尼奇說:「我們知道,大腦終生都有可塑性,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那個結論引導我們問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們能不能驅動一個年紀較大的腦子,朝著有療效的方向變化?」

大腦能憑著自身的可塑性恢復功能嗎?到目前為止,最堅強的證據來自陶布與同事自1980年代起研究的中風病人。在更早的實驗裡,陶布發現,手臂的神經給切斷的猴子,要是以電擊強迫的話,還是能夠移動那隻手臂。現在,因為中風而喪失運動功能的病人,也能學會再度利用手臂的方式。陶布與德國耶拿大學的密爾特納(Wolgang Miltner)、康斯坦茲大學的埃爾伯特(Thomas Elbert)合作,在實驗中限制中風病人的正常手臂,讓病人密集訓練癱瘓的手臂,一天幾個小時,一連兩個星期。結果,他們成功迫使病人再度使用看來像是癱瘓了的手臂。這叫做「限制–誘導」(constraint-induced, CI)運動療法(如右圖,治療師把中風病人的正常手臂束縛住,強迫他重新學習運用中風的手臂)。陶布說:「根據同行公認的看法,中風一年之後再進行治療,不可能恢復功能。」可是有些病人已經能夠再度有效使用手臂了,甚至包括那些20幾年前就中風的人。

來自 http://sa.ylib.com/read/readsho...303&DocNo=471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8-19 14:0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18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