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引用赤子之心於2006-11-2 00:40發表的 :
空與不空是 相對
餓與不餓是 相對
.......
相對的補充.
《維摩經》的不二思想。在該經中有二十七位菩薩
提出二十七種不同的觀點來說明對於「不二」的看法,都是
用兩個相對的觀念和事物來說明既非一亦非二的道理
。世間的一切學問,不論是由哲學、宗教和科學等任何立場
來看世間的現象和觀念,都不出相對的或二分法的觀點。即
使是講一元論也是二分法,因為講二是對立的,講一也是等
於二
,因為單獨的一不能成立也不可能出現,只有從多才能見到
一,或者從一切的現象而看全部的本體。如果要講一,一定
是二或是多,所以不管站在那個立場,總有它的矛盾不通之
處,因《維摩經》提出不二的觀點。不二不等於一,也不等
於二,那是真不二。也可以說,二是一的兩面,一是二的全
體﹔有一一定是與二同在,有二一定不離一。此即《壇經》
所說定慧不二動靜不二善惡不二
眾生與佛不二世間與出世間不二等等。因此
,《壇經》最後的咐囑品說﹕「動用三十六對」所
謂動用,是從清淨的自性而取智慧的功用。六祖理出三十六
對相對的觀念和事相,要大家能夠出離兩邊而通達地運用,
實際上也就是不二法門的衍伸。
http://ccbs.ntu.edu.tw/FULL...1/03_07.htm六祖壇經的思想
對法外境,無情五對: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與陽對,水與火對。此是五對也。
法相語言十二對:語與法對,有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與無漏對,
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小對。此是十二對也。
自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癡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
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與瞋對,捨與慳對,
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此是十九對也。」
不昧因果問題:因果非無 罪業體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