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於 梵 唱 大 悲 咒
關於《梵唱大悲咒》,最常被提及的問題就是:「它與一般通行的《大悲咒》,為什麼不一樣呢?」簡言之,《梵唱大悲咒》是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心咒之總持,是近年來由西藏引進的密咒;而一般通行的《大悲咒》則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心陀羅尼」,在中土早已流傳千年以上。傳承系列不同,內容當然不一樣,但其帶給人們的法喜與感動則是無二無別的。
觀世音菩薩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著稱, 廣義來說,將其系統中之任一咒語稱為〈大悲咒〉並不為過, 如此則所謂六觀音, 乃至三十三觀音、千手千眼觀音、如意輪觀音、十一面觀音、不空脆索觀音甚至準提佛母等等, 為了度化不同眾生而分化自聖觀音的諸位觀音菩薩的咒語, 皆可稱為〈大悲咒〉。
據經文所載,十一面觀世音在無量劫以前,從「百蓮華眼頂無障礙功德光明王如來」受持此咒,即證無生法忍。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誠清淨如法持誦,必可與觀世音菩薩的慈悲願力感應,且獲得十種殊勝的利益:
一、身常無病
二、諸佛攝受
三、財寶衣食受用無盡
四、能伏怨敵而無所畏
五、能令眾生皆生慈心
六、蠱毒鬼魅不能中傷
七、一切刀杖所不能害
八、水不能溺
九、火不能燒
十、不受一切橫死
若能依教相應、如說修行,即能除滅重罪,所求如願,並積聚無量功德,由此可見本咒之大威神力。
《梵唱大悲咒》雖是晚近才從西藏引進台灣,但早在千年以前,十一面觀世音的神咒已經傳入中國。在大藏經中,此咒有北周耶舍崛多譯《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唐玄奘譯《十一面神咒心經》,及唐不空譯《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三種不同的譯本。
「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約在西元561至577年間首先由耶舍崛多譯出,並開始流傳。當時,修行此咒且獲得法益的人非常多,其發展約在西元656年間,並由玄奘大師譯出《十一面神咒心經》達到頂峰之後,此咒在中土就漸漸沒落了。相傳梁武帝時期,寶誌和尚(公元418至514年)即是十一面觀世音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