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4298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修行][分享] 斷惡修善即修行
聖嚴法師:斷惡修善即修行

心的善與不善又可分為兩個層次:
一、日常生活中:根據印度世親菩薩在《大乘百法明門論》中指出善法有十一個: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不善法則包括:根本煩惱六個:貪、瞋、癡、慢、無明、不正見;隨煩惱二十個: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

二、修禪定中:《大乘百法明門論》的二十個隨煩惱中,有八個是與修定相違背,那就是: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由於有了以上這幾個原因,所以修定不成功。其實,在剛開始修定時,每個人都會出現這八種現象,必須一樣一樣去克服它。

許多參加禪七的人,前幾天都是在這種狀況下度過,漸漸地心比較輕鬆安定之後,掉舉或昏沉的情形才會減少。因為在輕鬆安定之後,對自己會產生信心,比較不會懈怠、放逸,並且有了正確的觀念,知道打坐⋯⋯是為了求得身心的安定和煩惱的解除。當一個人的心能夠安定之後,就會比較清楚自己心念的活動,許多心念微細的狀況出現,就知道這是好的還是不好的;不好的去除,好的繼續成長,這就是四正勤。

以善止惡即是修行

一般人多半不清楚什麼是善與不善,什麼是好的心與不好的心。有一次有位先生告訴我,他什麼宗教都不信,他只知道宗教是教人做好事、存好心。

我問他說:「沒有錯,那你有沒有宗教信仰呢?」
他說:「像我這樣的人,還要什麼宗教信仰?我既不做壞事,也不存壞心,只有像你們這樣的人,因為常常做壞事、存壞心,才會有罪惡感,所以要信宗教。」

然後我又問他:「你真的是一個好人嗎?真的是一位好心的人嗎?我才不相信像你這樣的人會是個好心的人!」

他馬上火冒三丈:「你怎麼能證明我不是好心的人?你說,我做了什麼壞事?」

我說:「你現在就不是個好心的人,因為你的心在生氣,對不對?」

結果他更生氣:「我本來沒有生氣,是你讓我生氣的!」

許多人認為生氣不是壞事、不是壞心,是別人讓他生氣,而不是他自己要生氣的。其實,人們經常都是在煩惱痛苦之中掙扎,卻還不知道自己的心有問題。貪心求不得就變成瞋,如果得到了又希望貪得更多一些;與人相比,比不過人就會妒忌,比人稍強一些就會驕傲;自己得不到而他人得到時,就認為這個世界不公平,於是產生忿怒。這種種狀況,經常在我們的身上發生,這究竟是好心呢?還是壞心?

從佛法的修行立場來看,這都是煩惱、痛苦的心。佛法希望人們能從痛苦轉成快樂的,從煩惱轉成有智慧的,從瞋恨怨恨轉成慈悲的,從貪取轉成布施的。以善來對治不善,以善來糾正不善,這就是修行,如此,才能夠使我們的心真正的清淨,真正的安定。

四正勤的內容

如前所說,如果沒有禪定的基礎,是不容易發現自己的心是善或不善,是清淨或不清淨。修了禪定之後,心較為寧靜、安定,比較清楚自己的心,隨時隨地可以糾正。因此,修行佛法,禪定是一個基本的工夫。
      《大智度論》卷十九云:「破邪法,正道中行故,名正勤。」又云:「四念處觀時,若有懈怠心、五蓋等諸煩惱覆心;離五種信等善根時,不善法若已生為斷故,未生不令生故;勤精進,信等善根未生為生故,已生為增長故,勤精進。」
四念處在前面已介紹過,是修禪定的一種方法,也是能夠產生智慧的一種修行方法。《大智度論》便指出,在修四念處時,沒有四正勤,就會有懈怠心;有了懈怠心,種種的障礙就會出現。這些障礙會產生五蓋,而離五種善根;也就是說,五蓋是不善,五種善根就是善,由於五種不善的現象,會使得另外五種善的現象不能產生。

五蓋

所謂五蓋就是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種,能蓋覆行者清淨心,令善不得開發。下面分別介紹這五種蓋:

一、貪欲:多數的人貪錢、貪名、貪吃、貪男女的愛,貪的東西很多。凡是跟自己的身體、生活有關時,不論是有形的或無形的,大家都很喜歡去追求。

在修禪定時貪的又是什麼呢?那就不是一般人所貪的那些東西了。貪的是自己想像中的禪:「打坐可以讓我得到什麼?聽說禪會開悟,怎麼還沒開悟呢?什麼時候開悟啊?」還有:「禪可以得神通,我什麼時候能夠得神通?神通究竟會怎麼樣?」或是:「嗯!禪能使人將身體忘掉,身心會統一,身心統一究竟是什麼?我怎麼還沒得到呢?」……諸如此類,都是在打坐時貪著的東西,而不斷在等待、期待、追求。

另外一種情況是在打坐時,身體感覺軟軟的、輕輕的,心裡也好像很安定,這時候的感覺真好、真舒服,一坐就坐一、二個小時,甚至坐了一天,坐在那裡很快樂。但是,這不能入定,也不能得智慧,為什麼呢?因為在貪,因為不能捨。

二、瞋恚:當所貪求的目的達不成,或是很喜歡、很執著的那種舒適狀況突然消失;也就是想追求的沒有追求到,已經得到的又失去了,這時候就會產生另外一種念頭和心理狀況,那就是瞋怨、悔恨、討厭。

三、睡眠:瞋恨心一產生,心頭就會浮動,使得身體發熱、頭腦發脹,坐在蒲團上如同坐在火山上,非常痛苦;想站起來又覺得應該繼續打坐,於是坐在那裡跟自己戰爭、掙扎、痛苦,煩惱不已。掙扎了一段時間後,由於體力消耗太多,於是感到累了、疲倦了,接著就會打瞌睡。

四、掉悔:睡眠之後,體力恢復後,繼續打坐,貪、瞋又再度交互出現。因此,疲倦時想睡,恢復體力後又跟自己掙扎,心緒念頭不斷地上下上下,這就是掉悔。

五、疑:在掉悔狀況下,開始產生懷疑,懷疑師父教的方法有問題,懷疑自己身體的狀況、體質不適合打坐,可能就會放棄禪修。

以上所講的五蓋,就是把善根蓋住,把能夠開智慧、除煩惱的善門關起來,把慈悲與智慧的門掩蓋住了。
諸位在修行時,如果遇到這五種心的蓋,就知道這些狀況的發生其實都是正常的,只要持續精進,這五種蓋子是蓋不住你的。也就是當五蓋出現時,要不斷、不斷地回到四念處的方法上,五蓋自然就會離開,這就是四正勤所說的「已生之惡令斷除,未生之惡令不生」。

五種善根

沒有五蓋,修四念處就會產生五種善根:
一、信根:確信三寶四諦。
二、精進根:又名勤根,勇猛修行善法。
三、念根:憶念正法。
四、定根:心止一境,令不散失。
五、慧根:思惟真理。
此五法為能生其他一切善法之本,故名五根。
      修行四念處,是由定而產生智慧;但是僅僅入定,不一定就有智慧,也不能得解脫。因此,必須經過信、精進、念、定、慧這五個過程,精進地修行,始能達到煩惱脫落,智慧出現的目的。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3-03-19 18:02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835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