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者,智之別名。《大乘義章二》曰:粗思名覺,細思名觀。」
這《大乘義章》上的解釋。粗的念頭叫覺,細念叫觀。
其實思,你看中國的文字,思是心上有了一格一格的,
那個田就是一格一格的,那什麼意思?分別,分別叫做思。
想,想心裡頭有相,你心著相了,心著相就是執著、就是想。
想是末那識,第七識,思是第六識。⋯⋯
思有粗細,想也有粗細,粗就叫覺,這個覺是感覺,
細有的時候還沒有感覺到,所以用個觀字。其實它沒有離開識,
所以它不是智慧,不是智慧,我們現在叫它什麼?叫它知識。
所以思想都是屬於知識這一邊,識就是心意識,屬於知識。
如果是無思而明,無想而瞭,那就是般若智慧。
離開思想,給諸位說,離開思想就是捨識成智。
不用第六識,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不用第七識,
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第六識變成什麼?變成清淨心,
第七識變成平等心,阿賴耶變成大圓鏡,轉八識成四智。
可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全都是用的三心二意。
三心是阿賴耶、末那、意識,這叫三心;二意就是意識跟意根,
末那叫意根,意根、意識叫二意。我們無量劫以來都用這個,
用這個玩意就不能出六道輪迴。六道是用它用錯了,
走向負面的;四聖法界的人用它用對了,他走向正面的,
所以四聖法界叫淨土,六道叫穢土。六道是釋迦牟尼佛的穢土,
凡聖同居土,四聖法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餘土,
那個用得正,那完全是如來的弟子,就是釋迦佛的弟子,
他們真的依教奉行,就是沒有把這個妄心轉過來,就差這一點。
一轉過來,四聖法界就沒有了,所謂聲聞、緣覺、菩薩、佛,
全沒有了,那就回到一真去了,就是諸佛如來的實報土,
實是真實,就是它沒有變化。真的是無量壽,
這個無量壽壽命是三大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裡面,
沒有生老病死,樹木花草沒有變異,山河大地沒有成住壞空,
它跟十法界完全不同,十法界是剎那剎那不住在變化。
按這裡檢視影片,登入論壇可以直接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