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
x0
|
[分享] 观
观(梵文:विपश्यना,vipaśyanā,巴利语:Vipassanā), 又译为内观,音译为毗钵舍那、毗婆舍那、毗婆奢那, 佛教术语,意为以智慧来观察, 是修行禅那的两种方法之一,也是三无漏学之中的慧学。 毗婆舍那⋯⋯ 又作毗钵舍那。华译为观,即观察或观见事理的意思。 涅槃云:毗婆舍那,名为正见,亦名了见。名为能见, 名曰遍见,名次第见,名别相见,是名为慧。 起信论元晓疏下曰: 「奢摩他,此云止。毗钵舍那,此云观。」 慧琳音义十八曰:「毗钵舍那,唐云观。」 涅槃经疏十二曰:「毗婆舍那,此翻为观,亦云见。」 慧苑音义上曰: 「毗钵舍那,此云种种观察,谓正慧决择也。」 毗钵舍那总的差别有四种: 一、简择诸法,二、最极简择, 三、普遍寻思,四、周审观察。 一、简择诸法,即缘诸法尽所有性的观行: 尽所有性,即蕴处界的事边际相。 二、最极简择,即缘诸法如所有性的观行: 如所有性,即四圣谛、十六行相、真如、一切行无常、 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空、无愿、无相。 三、普遍寻思,即由有分别作意,随 寻思行慧思量推察所闻所受持的法相。 四、周审观察,即委细推求,就是以随伺察行慧, 审细观察所闻所受持的法相。如是四种观行, 为欲对粗相结故,依净行所缘境界而修; 为欲制伏诸颠倒故,依善巧所缘境界而修; 令无倒心善安住故,依净惑所缘境而修。 如<瑜伽师地论>第三十卷说: 「于诸法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 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种毗钵舍那。 云何名为能正思择?谓于净行所缘境界, 或于善巧所缘境界,或于缘所缘境界,能正思尽所有性。 云何名为最极思择?谓即于彼所缘境界,最极思如所有性。 云何名为周遍寻思?谓即于彼所缘境界, 由慧俱行有分别作意,取彼相状周遍寻思。 云何名为周遍伺察?谓即于彼所缘境界,审谛推求周遍伺察。」 净行所缘有五种:一、不净所缘境,对治多贪行。 二、慈悲所缘境,对冶多瞋行。 三、缘起性所缘境,对冶多痴行。 四、界差别所缘境,对治骄慢行。 五、入出息念所缘境,对治寻思行。 由观这五种所缘,可以对冶贪等粗重相结。 善巧所缘亦有五种:一、蕴善巧,二、界善巧, 三、处善巧,四、缘起善巧,五、处非处善巧。 令于诸法远离无因生,不平等因生,是缘起善巧观。 于诸法了知因果相称摄受生,是处非处善巧观。 由这五种善巧观,能对冶诸颠倒妄执。净惑所缘, 即依世间道观下地粗性,上地静性, 能制伏烦恼不起现行;观真如及四圣谛,能永净烦恼; 是名净惑所缘。 又奢摩他毗钵舍那建立四种道: •一类行者,已得奢摩他,未得毗钵舍那: 这就是已得世间定的行者,由于未得简择诸法的慧, 乃依奢摩他进修圣教所有性和如所说简择诸法尽 所有性的毗钵舍那道。 •一类行者,已得毗钵舍那,未得奢摩他: 这是已得圣教闻思二慧,或修慧中的胜解作意, 乃至方便究竟作意位。 而未证得三摩地。这类行者, 即依闻思慧而进修奢摩他道。 •一类行者,未得奢摩他,亦未得毗钵舍那: 这一类行者,必须由听闻正法,如理作意, 宴坐往心,专心制伏昏沉掉举,双修二道。 •一类行者,已得奢摩他和毗钵舍邢: 这一类行者,则能止观二道和合平等双转。
内观是一个非常单纯、合乎逻辑的修行方法, 藉由无选择性的「观察」,直接体验身心之中的实相, 其中,没有信仰或想像的成份。 完整内观修行必需包含三个部份: 五戒(sila),戒除杀、盗、邪淫、妄语和烟酒毒品, 以便使「心」到基本的平静,进行第二部份, 定训练心的专注:使心可以稳定持续地专注在某个对象 (所缘或业处),经过适当的训练, 获得某个程度的专注力之后,就可以进行慧的开发: 以高度敏锐的心力,不带价值判断地(无分别), 客观地观察身心,去穿透事物的表相, 获得真正的智慧(修慧), 这个建构在实际体验的智慧, 其威力远超过信仰和理智层面的理解, 能够改变身心失衡的行为模式, 化解掉潜藏在内心的压力、不安、 恐惧等等根深蒂固的情结。 换个话说,内观就是透过实际的体验, 去了知「身」和「心」具有「无常」、「苦」 (不满足)和「无我」(无自主性)的真相。 要彻底明了无常、苦、无我的道理, 不是经由信仰上的接受、或是理智上的了解, 只有从实际的层面去观察看看, 在这个「身」和「心」之中,有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 透过持续的修习,内观禅修者将发现, 所谓的「我」只不过五蕴不断变迁流动的现象, 身和心本质上是由而无数的微粒子(kalapa)所组成, 这些微粒子无时无刻不在生灭变化, 只是纯然是波动(wavelet), 其中找不到坚固不变的实体, 有了这种体验之后,「自我」的错觉才能消解。 因为观察的对象(身、心)和现象(无常)是一直存在的, 理论上,内观的修习何时何地皆可进行, 但对初学者来说,必须由富有禅修经验的老师来指导, 以及一个最低干扰、适合练习内观的场地(阿兰若), 这即是禅修中心的作用。
奢摩他(巴利语:Samatha, 梵文:शमथ,śamatha,shamatha, 藏文:ཞི་གནས་,威利:zhi gnas,shyiné), 又译为奢摩它、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 佛教术语,意译为禅定、定禅、止禅、寂止禅、止, 是以专注的力量,安定身心,以求进入三昧的修行方法。 奢摩他是修行禅那的两种方法之一,与内观禅合称为止观。 奢摩他的意思是止、寂静、能灭等。止息一切杂念、 止息诸根恶不善法,所以能够熄灭一切散乱烦恼, 达到身与心的轻安。奢摩它能达到身与心的轻安。 它的功能则是将心与心所聚集在一起, 止息杂念,以进入定境,发起智慧。 它跟三摩地的差别在于, 三摩地是广义的泛指一切达到心念不动的境界, 而奢摩他专指能够进入禅那的一种修行方法。 奢摩他与毗婆舍那是达到解脱的两种修行法门, 汉传佛教中,称呼他们二者为止、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