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4739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心随万物转,转处实能幽, 随缘识得性,无喜亦无忧。

图 1.



元音老人
古代禅宗大德有一首诗,说得很好:
「心随万物转,转处实能幽,随缘识得性,无喜亦无忧。」
「心随万物转」,意思是说,
我们的心随着万物生起种种的妙用,这就是应缘接物。
事情来了怎么解决,工作来了怎么完成,
我们心里都明白,丝毫也不糊涂。
但是,大家要注意,不要把这句话误解了,
这里不是指心有所住。
「转处实能幽」,幽者,幽静不动也。
转虽转了,虽然起念应付种种的事情,
但内心却是不动的——心里并没放着这个事情,
就像不是自己在应付,而是别人在应付一样。
孔老夫子讲:「废心劳形。」意思是,虽然形体在劳动,
但心并没着在上面。这句话非常重要,
真要做到,非精勤观照不可。如果没有观照,
这个心就会随着物境转,心就被物境所吸引而牵制住了。
我们修行就是要不为物境所转,相反,还要转物。
我们有了某个东西,就利用它,而不要为它所用。
譬如,有杯子就用来喝水,有热水瓶即用来保暖,
但不为它的得失所转,不因它而生喜、爱、忧、恼之情。
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也不要费尽心力去追逐搏取,
更或为了取得这些东西而损害他人或是犯法,
那就是为物所用了。
《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心不是不生,念不是不起,要起妙用怎么能不生心呢?
而是要生「无所住」心,这个心不要停留在什么事物上。
正起念时也不见有念可起,起念之后,如鸟过长空,
毫无痕迹。尽管在做事,尽管应缘接物,内心一无所住,
毫无患得患失之心。做事成功了,不沾沾自喜,
本应如斯尽责地做,有什么骄傲夸耀的;
失败了,也不忧恼,因为自己并没有马马虎虎、
敷衍塞责、应付了事,而是竭尽自己的力量去做了,
以后只要改正错误即是。
做事不可能都很顺利地圆满成就,总会有失败的时候,
失败了也不要烦恼忧愁。应该仔细、耐心地分析,
找出失败的原因,接受教训,改正错误,
争取下一次成功。「失败乃成功之母」嘛。
心里总是坦坦荡荡、清净无染,
这就是「转处实能幽」的精义。
「随缘识得性」,这句话很重要。
我们做一切事情都要随缘,随缘则起妙用,
反之则会起种种烦恼。比如,一个很有才干的人,
一时得不到适当的工作,不能发挥其才能,
此时也毋须怨天尤人,只要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就是了。
日久,他的才能自会被大家赏识,而迁任更适当的工作,
发挥其才能。假如因不满本职工作而烦恼,
则乌云遮住了光明,真性就显现不出来了。
又譬如,工作职位升高,就高兴欢喜;
职位下降,就忧伤烦恼,这都是凡夫俗子的见地与心态。
我们学佛的佛子就不应该有这样的见解,
一切都要随缘,因为升、降都是为大众服务,
不可为个人的利益考虑。而且,一切事物都是假相,
都不可得。只有性是真实不虚的。
我们只有随缘起用,无所执着,才得真实受用。
前面已反覆讲述,性不在别处,即在当下作用处。
它没有隐蔽,没有遮藏,也没有隔断。
只因你追逐外境,而迷失了真性。
平时妄念纷飞,固不识它,即当无念的千钧一发之机,
也往往被滑过去了。在你随缘做事起作用之时,
如能回光一瞥,「这起妙用的是谁?」
当下猛着精彩,一把抓住,则参学事毕了。
因为性无间隔、断续,而事有间隔,念有断续。
学人苟能于前念已断、后念未起时,回过头来看一看,
这个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的,
不是当人的佛性又是什么?!
一旦认识了本性,不再着相,随缘起用,则大事毕矣。
这就是「随缘识得性」。刚才解释第二句时,
我们说了心无所住。大家当明白,只有念起不住,
不停留,心念不随前念、物境跑,才谈得上无念功夫。
倘若你果真能够念起而不住,就可大放光明了。
但是,学者往往是念起就住,就停留,
就在物境上盘旋不停,住在上面了。
这是修行的一个大障碍。怎么办呢?
那就须时时刻刻观照,在事境中锻炼,随缘起种种妙用,
将住境、着相的恶习渐渐除光,
才能使本性安住本位不动,而究竟成佛。
第四句是「无喜亦无忧」。就是说,如果因缘很顺,
事情做得很圆满,我们也不喜;
如果因缘不合,事情没做好,我们也不忧。
因为一切事情都是假相,本来无有得失。
而且所做之事都是随缘起用、恒顺众生、利益群伦的,
非为私利。复次,我们作事已竭尽全力,没有丝毫马虎,
成不居功,败也于心无愧,坦坦荡荡,大机大用,
不喜不忧,不取不舍。观照功夫做到这种地步,
观照就不要了,从而更上一层楼,进入无功之用,
到达无为之地了。这时真性时时刻刻现前。
《六祖坛经》云:「见性之人,言下须见。
若如此者,抡刀上阵,亦得见之。」抡刀上阵之时,
性命在呼吸之间,也无丝毫慌乱,
但明见真性在起作用;纵或为国捐躯,杀身成仁,
亦无所谓,因真性是不生不灭的。
小乘圣人则不理解这一点,他们认为:哎呀!
这不又进入生死轮回了吗?他们不晓得,要成佛,
须到六道中度众生。你不入生死,
六道里的众生怎么度啊?而且,入六道实无六道可入,
身相有生灭,而性无生灭。所以,我们无须妄念纷纷,
烦恼重重,只要胸怀坦荡,随缘任运,逍遥自在就是了。
我们若能照这四句诗做去,就得大受用、得大自在了。
我们还要强调说明一下:从观照而证到自己本来面目后,
还要常常保护它,即宗下所谓「牧牛」的功夫,
把其野性去掉,直至调养得温驯,毫无走作了,
就不再看住它,而放任其自由了。保任功夫是两个阶段,
保是保守,任是放任。保守功夫圆熟之后,才能放任。
功夫不圆熟,还是要保,还不能放。我们要弄清楚,
保和任是两回事。
二十二祖摩拏罗尊者
心随万境转 转处实能幽 随流认得性 无喜亦无忧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7-05-25 18:2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098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