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
图 2.
本论开宗明义,指出本无、 实相 、法性、性空、
缘起诸概念,所阐释义理无有不同,实则一义。
然后从缘起开始,由性空、法性向实相、本无逆向解释:
一切诸法,因缘所生,缘起而有,缘散则灭,
因而相有而性空,这一空性即为法性,如此法性,
也称实相,实相本质归无,故名本无。
相有性空,是诸法实相,而非真有真无。
若强调有,则落常见;若认为无,即堕断见。
不存有无之概念而观法,才可以不着四相。
应该“观有而无所取相”,要明白“法相为无相之相”,
所谓得道,该是懂得这层道理。悟到空性,可谓见道。
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圣人见道无别,
但其初始发心、远大理想则有差别。
开悟见性,继而灭掉贪嗔痴三毒,则可永灭生死,
进入涅槃。 而菩萨行者可入涅槃而不入,
实为帮助未悟众生离苦得乐;身在红尘而一尘不染,
则是善巧(沤和)智慧(般若)的具体体现。
-宗本义-
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何则。
一切诸法。缘会而生。缘会而生。
则未生无有。缘离则灭。
如其真有。有则无灭。以此而推。故知虽今现有。
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性空故。
故曰法性。法性如是。故曰实相。实相自无。
非推之使无。故名本无。言不有不无者。
不如有见常见之有。邪见断见之无耳。
若以有为有。则以无为无。夫不存无以观法者。
可谓识法实相矣。虽观有而无所取相。
然则法相为无相之相。圣人之心。为住无所住矣。
三乘等观性空而得道也。性空者。谓诸法实相也。
见法实相。故云正观。若其异者。便为邪观。
设二乘不见此理。则颠倒也。是以三乘观法无异。
但心有大小为差耳。沤和般若者。大慧之称也。
诸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形证。沤和功也。适化众生。
谓之沤和。不染尘累。般若力也。然则般若之门观空。
沤和之门涉有。涉有未始迷虚。故常处有而不染。
不厌有而观空。故观空而不证。是谓一念之力。
权慧具矣。一念之力。权慧具矣。好思。历然可解。
泥洹尽谛者。直结尽而已。则生死永灭。故谓尽耳。
无复别有一尽处耳。
海云继梦:什么叫心真如门? 就是本元论。这个词我们重新提出来,原来我是叫“本体论”,后来发现这“本体论”日本人翻译的用词用错了,
而且西方世界也没有这个东西,
所以我们就不叫本体论了,
这个词已经被用烂了,所以我们叫本元论。
这个(本元论)西方世界没有,为什么会没有呢?
因为他们的思想是一元论,不是多元论。
他的一元论(的用词)是正确的,
可是他(的思想)具有排他性,
所以它不是一元论,它是假设的独裁论——假设一元论,
其实它是独裁论。 所谓独裁就是排他,
别人的都不能信,别人信的都不对。
那我们的一元论不是这样,所以我们也不叫一元论,
我们叫本元论。 这个本元,就是大家都可以陈述,
用词可能都不一样,那我们都能接纳,
只要你讲的那样东西是对的就好。
(修行的)「那个」你讲不出来,那你就不是本元论。
你要留意啊,「那个」,你就不要问“哪个”。
我跟你讲「这个」,你问“哪个,这个在哪里?
”跟你讲「这个」,你会执着在那里,跟你讲「那个」,
你又找不到。 所以本元的那个东西是什么,
那个东西就是那个,又是这个。 因为给你讲这个,
你就执着在这里啊;跟你讲那个,哪个?
就在这两者之间,你要能切入;不能切入,
你就不能说你在修这个门,不可能。
这个心真如门是讲本元论。 http://youtu.be/WtVXph5_VkM
释僧肇(384年—414年),
俗姓张,京兆(长安)人。
为鸠摩罗什门下着名弟子,
罗什的佛教译经大都由僧肇润文,
使得罗什的译经为中国人喜爱读诵的得力干将,
着名的汉传佛教理论思想家,
将般若中观思想中国化,为三论宗的先驱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