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
佛学大辞典【如实知自心】
(术语)如来之智见。
如实知自己之见也。
大日经一曰:
「秘密主,云何菩提?
谓如实知自心。」
同疏一曰:
「如实知自心,
即是开示如来功德宝所也。
如人虽闻宝藏,发意懃求,
若不知其所在,
无由进趣。(中略)
此法从何处得耶?
即是行者自心耳。
若能如实观察,了了证知,
是名成菩提。
其实不由他悟,不从他得。
问曰:若即心是道者,
何故众生轮回生死,
不得成佛?
答曰:以不如实知故。」
维基百科/真如
(巴利文与梵文:tathatā)它拉他
或实如(梵文:bhūta-tathatā),
又译为如实、如如、本无、如,佛教术语,
一般被解释为法(梵语:dharma)的本性,
即法的真实本质,也就是法的真实自性。
Tathatā,在梵文与巴利文中,
源自副词tathā,
意为这样地、如此地、如是地,
在加上抽象名词语尾tā之后,形成Tathatā,
一个哲学用语,用来表示「如是如是地呈现」、
「如是呈现的状况」,
是让事物(法,梵语:dharma)
如同它存在一般的存在、
成为它成为的那个性质,
也就是事物的真实本质。释迦牟尼住世时,
经常自称「如来(Tathāgata)」,
也是来自这个字根。汉译佛经时,
为了要正确地表示宇宙真实名相的真情实意,
只能用「如」或「如如」来形容,
意即「就是那样子」的意思。
bhūta-tathatā,
可见于现存的《金刚经》梵文本中,
译为「真实真如」或「实性真如」,
义即《解深密经》七真如中的「实相真如」,
如来是无虚妄颠倒的诸法实性的异名。
梵文bhūta(巴利语:Bhūtamidanti),
源自于动词bhū(梵语:भू)的过去分词,
意为已形成、已存在、已成为,
可以被引申为
存在、本质、此在、存有(英语:Being)、
真实、众生、元素、万物、神明等。
汉译为实、真实。在表示实性的「如」前,
加入表示无虚妄颠倒的修饰词
「真」,合为「真如」,
表达了「这如是呈现的性质」,
是比起事物表象存在,还要真实的内在存在。
佛教的理念认为,众生的根器不同,
而现实中佛教名相又深奥难通,
因而,在翻译家思维、运用佛教语言、
表达佛教名相、令众生接受佛教理念的过程中,
难免对概念名称有所增减,难能恰到其位。
在东晋之前的早期汉传佛教佛经译籍将
「真如」译为「本无」,
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受道家老子思想
的用词影响,以格义方式汉译而成。
当时甚至曾出现「本无宗」。
鸠摩罗什译师翻为「如」,
求那跋陀罗译为「如如」,
为直译。菩提流支与玄奘译为「真如」,
为直译与意译混合。在玄奘之后,多译为真如。
佛教的理念认为,众生的根器不同,
而现实中佛教名相又深奥难通,
因而,在翻译家思维、运用佛教语言、
表达佛教名相、令众生接受佛教理念的过程中,
难免对概念名称有所增减,难能恰到其位。
在东晋之前的早期汉传佛教佛经译籍将
「真如」译为「本无」,
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受道家老子思想
的用词影响,以格义方式汉译而成。
当时甚至曾出现「本无宗」。
鸠摩罗什译师翻为「如」,
求那跋陀罗译为「如如」,
为直译。菩提流支与玄奘译为「真如」,
为直译与意译混合。在玄奘之后,多译为真如。
在分别说部宗义、龙树《大智度论》
和唯识学派五位百法等中,
「如」即「真如」属无为法。
阿含经本源
释迦牟尼佛教导多闻圣弟子
正知善见缘起缘生法,
透过真实正观,色法等五蕴,
为无常、苦、非我、非我所,而真实智生,
最终解脱。真实正观诸法真实的法性,
因难以用语言表示,又以「如」、
「如实」、「法如」、「法尔」等来形容它。
部派佛教理论
部派佛教时期,对于实如观察的结果,
起了种种学说。
在说一切有部所诵持的《杂阿含经》中,
因缘法是「此有故彼有」而缘生法是
「此法常住、法住法界、随顺缘起」;
而此经的《相应部》和《法蕴论》
版本则为缘起是「依此有彼有、法住法界」
而缘生法是「无常、有为、所造作」法。
《大毗婆沙论》将依据此段论述而认为
「缘起是无为」者批判为分别论者。
《十八部论》和《部执异论》
记载化地部的本宗同义有:
「无为法有九种:一、思择灭,二、非思择灭,
三、虚空,四、无我,五、善如,六、恶如,
七、无记如。八、道如。九、缘生如。」
南传《论事》注释者觉音记载,
北道派主张诸法的如性(tathatā),即自性,属无为法。
学者据此认为在佛教部派中,
北道派是最早提出真如
(bhūta-tathatā)学说的学派。
大乘佛教理论
「真如」的最早理论详述见于《解深密经》,
有七真如:流转真如,相真如,了别真如,
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
玄奘所翻译的「了别真如」
也有译为「心真如」。
在《瑜伽师地论》中「真如」是转依的所缘,
而转依成满,是名如来法身之相。
《宝性论》称如来藏为有垢真如'
佛的法身为无垢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