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oy33123
|
分享:
x0
|
[健康] 抗憂鬱不能只靠吃藥
⊙蔡尚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憂鬱症」列入二十一世紀主要積極進行防治的重點疾病。然而,由於近來媒體以及醫療報導的重視,「憂鬱症」似乎有被過分擴大渲染之勢。憂鬱症是否越來越多?其實不一定如此。基本上,由於目前越來越多人會注重自己的情緒,因此面對負面的生活事件產生憂鬱情緒是正常的心理反應並非是一種病態,如果持續的憂鬱情緒超過半個月,且明顯影響日常功能或出現強烈自殺念頭,才有可能達「憂鬱症」的程度。
近三十年來由於精神醫學界對於神經傳導物質的了解,對於「情緒」的生理性因素也逐漸了解與腦部的化學物質變化有關,因此國際間的大藥廠幾乎以開發抗憂鬱劑為主要訴求的產品,並投下大量的金錢用於研究、行銷廣告以及與醫療單位的公關。在此強調藥物治療之趨勢下,精神科好像變成「精神內科」,似乎逐漸讓人覺得憂鬱症和心臟病沒兩樣,是一種生理疾病,而忽略環境因素以及個人特質與憂鬱症的關聯性。因此就醫者通常以服用昂貴的新一代抗憂鬱劑為主,患者也對於抗憂鬱劑給予高度期待,希望迅速的改善病情視抗憂鬱劑為「快樂丸」、「忘憂藥」。
然而深入探討憂鬱症的成因,除生理上腦部的所謂「血清素(serotonin)」下降以外,也與環境壓力、長期失眠、食物營養失調、運動量低、個人的特質以及社會支持系統息息相關。因此要「抗憂鬱」如果只是完全依賴藥物,而不針對其他心理與社會程面加以改善,其治療效果將非常有限。
舉例而言,目前被診斷為憂鬱症者通常合併有睡眠障礙或肇因長期睡眠品質不佳,然而有些抗憂鬱劑會提振情緒反而引起入睡困難或坐立不安,因此治療上通常先改善夜間睡眠品質,隨之改善白天憂鬱情緒,而非一昧服用抗憂鬱劑。而在治療睡眠上,真正的精神醫療是必須包含行為治療與作息調整,先評估個案有哪些不良的睡眠習慣,依個別需要設定適當的睡醒週期,然後再建議病患如何藉由白天適度的活動,建立良好的24小時生理時鐘節律。再針對病患的需要投以適量且短期使用的藥物,一旦睡眠改善則逐漸減輕藥物,讓病患不用長期依賴藥物睡眠。由此可見即使要抗憂鬱的效果良好,藥物以外其他很多方面的調節也非常重要。
到底「憂鬱症會不會好?」,必須針對與產生憂鬱症的主要因素而定,通常如果與環境或心理壓力有密切關係者,必須檢視自己的壓力或憂鬱來源是否已經消失或減輕,如果不探究原因,只是一再增加劑量反而容易造成藥物副作用,通常與壓力有關者只要自覺憂鬱症狀改善一半以上,且憂鬱情緒不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即可視為 「緩解」。然而,對於躁鬱症的鬱症或其他主因生理因素引起的憂鬱症(如更年期憂鬱症),通常經由藥物治療可以獲得較完全的治癒。
總之,當代精神醫療針對憂鬱症,不只是靠吃藥,非藥物精神醫療用於抗憂鬱尚有團體心理治療、認知心理治療或自我放鬆訓練,必要時也可以進行婚姻治療。生物性治療則包含改變與憂鬱有關的生理環境,可透過提高攝取酪蛋白、高密度脂肪、曬陽光、增加運動量、睡眠剝奪治療、甚至電療等方式來進行。目前罹患憂鬱症患者,除了吃藥可要求醫師提供其他方式的治療建議;身為精神醫療人員者也不要僅使用抗憂鬱劑來改善病患病情。
憂鬱症患者必須體認如果「快樂」是一個目的地,你必須想想除了吃藥,是否自己有努力去做甚麼事或改變甚麼,讓自己踏上「通往快樂」途徑慢慢走去。精神醫療人員也必須了解,不應該成為開藥的機器,透過醫生的話語給病人希望,是藥物所無法取代的療效。
﹝資料來源:春暉醫星球﹞
轉貼於 Yahoo!奇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