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794 个阅读者
观星资讯》 观星气象 | 全天星图及月相 | 即时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钟 | 亲子观星会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Goca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华生发现双螺旋之后
推荐这本书-个人看了蛮不错的....

"华生发现双螺旋之后"

华生,是20世纪生命科学的重要人物,他对科学近乎偏执的信仰与直言无讳的个性,可在本书窥其一二。  

撰文/周成功(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博士,阳明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
书名:华生爱上DNA
作者:华生(James D. Watson)
译者:朱佩文、陈绍宽
出版时间:2001年12月
出版公司:新新闻(台北)

如果你想就此多了解DNA是什么;或是DNA和「复制人」有什么关系,那你就要大失所望了!因为书里纵然有谈到DNA,但我几乎可以保证,你不会看懂他究竟在说什么!那么「华生」呢?如果你知道他就是那位25岁和克里克(F. Crick)一起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奠定现代分子生物学基础,34岁得到诺贝尔奖,40岁出版了那本好看极了的《双螺旋》(名列20世纪100本最有影响力的书)的「华生」,进而想重温《双螺旋》后的惊艳,那你恐怕也会失望!

本书除了一些企图成为自传的文字外,还夹杂了许多讲稿,从给高中生的演讲、《冷泉港研究年报》的前言、国会的证词,到不知出处的评论等等。总体而言,我们还是可以把书的内容区分为自传和科技政策的评论两大类。且让我们看看华生在本书中,究竟说了些什么。

华生一开始也许的确想好好写本自传,不过在解开双螺旋的谜底后,他的研究生涯似乎不再有什么高潮。因此这里缺少了《双螺旋》书中那种,科学家在合作与竞争背后,像推理小说般地曲折,吸引人想一口气读完的故事。难道说「双螺旋结构所启动分子生物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斯藤如是说),就真的那么枯燥无趣吗?也许动人的故事都给《创世纪第八天》这本书说完了!从前些日子克里克到最近布伦纳(S. Brenner)的自传中,这些在第一线为分子生物学开疆辟壤的大将,对当时发现生命体是如何解读遗传讯息的过程,无不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难怪有人认为克里克自传最大的缺点,就是他太聪明,以至于所有重大发现的过程,对他来说都是平淡无奇,好像这些答案自己就会跑出来一样!

有了这样的了解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华生」的自述。譬如对发现mRNA的这段历史,华生显然没有提供更详尽的第一手资料,就把自己列名发现者的首位,不免有失「诚实的吉姆」之美誉。根据《创世纪第八天》作者的说法:布伦纳和雅各布(F. Jacob,1965年诺贝尔奖得主)在加州理工学院完成证明mRNA存在的实验后,没把写好的论文赶着发表,就先寄给哈佛大学的华生(学术界远古时代的优良传统)。三个月后,二篇论文同时送到英国《自然》并列发表。

本书后面的3/4是各类讲稿的集结。其中最精采的是他对许多科技议题的评论。从1960年代末华生离开哈佛到纽约冷泉港实验室任主持人,30年来他从未掩饰个人对科技界各种争议的好恶,从重组DNA的管制、癌症研究,到人类基因组计画,无不坦白而直接了当地表达个人的看法。譬如华生认为,对任何研究的管制都是多余的,因为没有人比亲手做实验的更清楚,那些实验有潜在的风险,又该如何预防!让政客来决定,哪些实验该做或不该做是愚蠢的!1970年代中期,美国麻州剑桥市议会决议禁止哈佛大学教授进行重组DNA实验,就是最好的例证。科学家不该带着「政治正确」的预设立场,或是道德光环,随着对科学一知半解的人起舞!现在回头来看重组DNA的争议,华生的论点显然是对的!但是这种看法,是否同样适用于现代生物科技引起的其他争议上,像是基因转植作物、干细胞胚胎研究,甚至复制人?这还有待商榷,但是华生直率的看法至少提供了我们讨论这类问题一个很好的起点!

科学与政治在现代社会中,往往是纠缠在一起难以切割。1970年代初,美国总统尼克森向癌症宣战就是最好的例子,没有人确切知道癌症究竟是怎么引起的,不知道敌人在哪里,宣战的对象又会是谁?无论如何,总统说了话,下面自然得要有动作,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会不会有效,以后再说吧!好在美国地大物博,每个赶上这班「癌症研究」列车的人,多少都分到些好处,百家争鸣之下,总会有些意外的惊喜。华生一方面对癌症研究的方向,提出不少严厉的批评;但他领导的冷泉港实验室,也即时转型成了癌症研究的重镇。RNA的剪裁与酵母菌细胞周期的调控,可算是冷泉港对癌症研究交出的成绩单。前者还给冷泉港带来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成果称得上是丰硕,但全在预期之外,这也算现代科学研究中一个必然的吊诡吧!

「人类基因组定序计画」,最先是在1986年冷泉港的研讨会上开始讨论的,华生当然也就顺理成章地当了美国基因组研究中心的首任主任。从他认为日本这么有钱的国家,如果不多贡献一点经费,将来人类基因组定序的资讯就不让日本的科学家分享,到说凡特(C. Venter)定序的策略绝对行不通,华生独断的领导风格在这里显然要碰壁。最后他反对美国政府对一些人类DNA的片断序列申请专利,而辞去人类基因组计画负责人,这理由倒是光明正大的。

毫无疑问,华生是20世纪生命科学的巨人,他对科学近乎偏执的信仰与直言无讳的个性,使他会说出「如果我们(基因改造)能做出一个更好的人,为什么不?」你在读这本书时应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本书翻译的水平不一,时好时坏。另一个重大缺失就是许多文章的出处不清楚。因为这是本文集,各篇文章风格体例都不一致,了解华生是在什么场合说出这样的话,对于读者的阅读是有帮助的。【本文转载自2002年6月号】

来自 http://www.sciam.com.tw/book/bo...ocNo=71&CL=12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教育部 | Posted:2005-08-22 08:32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610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