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成人] 肉毒桿菌可能緩和中風之後的肌肉
過去用來除皺紋肉毒桿菌,可能也可緩和在中風之後僵硬的肌肉。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在中風後重複注射肉毒桿菌可能可改善肌肉張力,並且減少手和手臂的痛苦,讓中風病人能較容易自己穿衣服及進行日常活動。
研究人員表示,達30%的中風病人遭受肌肉失去能力,一種稱為肌肉痙攣(muscle spasticity)情形所苦;當肌肉痙攣症狀影響手臂和手的時候,會使中風病人在自行穿衣、梳洗或是吃東西以及進行其他正常工作時有困難。
研究人員Allison Brashear醫學博士在一篇新聞稿中表示,如果它沒有被有效地處理,在中風之後的痙攣症狀可能會造成失去能力或是傷殘的併發症狀,像是攣縮失去能力,一種讓肌肉和肌腱永久地成為縮短的一種情況;Brashear是威克森林大學浸信醫學中心神經學女主任以及教授。
Brashear表示,以有效的早期治療作干預,在避免使許多中風病人痛苦的深度障礙,以及減少醫療看護者和醫療系統整體上的情緒和財務費用方面,是絕對重要的。
以肉毒桿菌減緩肌肉痙攣症狀
先前的研究已經顯示,肉毒桿菌注射可減少中風後短期的肌肉痙攣症狀與疼痛,但是研究人員表示,這是探討這種治療方式長期效果的第一項研究。
在這項發表於費城舉行之美國物理醫療和復原協會年會中的研究,研究人員治療了279個手臂與手有肌肉痙攣症狀的中風病人,在一年期間用達五劑的肉毒桿菌注射治療;在他們的手腕、拇指、手指和手肘注射肉毒桿菌來阻塞引起過度肌肉收縮的過於活躍的神經衝動。
結果顯示,在治療後六個星期,受到影響的區域肌肉張力改善了,而且改善在研究期間一直維持。
在研究開始時研究人員也衡量四個區域的功能障礙(衛生保健、自行穿衣、四肢作姿勢,和痛苦程度)在一個四評分點的衡量尺度上,從「無障礙」到「嚴重障礙」,並且要求參加者辨別哪個區域對他們而言是最重要的。
這項研究顯示,至少50%的中風病人在他們的目標重要區域上改善了一個評分點。
Brashear表示,這項治療造成持續和有意義的功能改善,使中風病人以及和照顧他們的人的日常生活有了不同。
7%的參加者表示接受肉毒桿菌治療產生了副作用,包括頭痛、手臂疼痛或一種類似流感的疾病。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結果意味著肉毒桿菌可能提供中風後肌肉痙攣症狀減緩,而且產生較少的副作用,相較於目前使用的口服藥物,這種藥物會產生副作用,像是鎮靜作用、心智混亂、頭昏眼花和肌肉虛弱。
這項研究由藥學公司Allergan公司所贊助,這家公司研發肉毒桿菌(botulinum 毒素類型A, BoNTA)。
出處: WebMD Medical News
作者: Jennifer Warner
審閱: Louise Chang
資料來源:國際厚生健康園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