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讯】个人评等: ★★★★【心得分享】「总统府」座落在台北市重庆南路一段122号,正大门面对凯达格兰大道,原为日本统治台湾时期所兴建的最高权力机关─「总督府」。当年日本兴建总督府时,系以公开竞图的方式,但限定参加资格只能为日本帝国领土内的建筑家,共有七家参加竞逐,最终由长野宇平治的作品脱颖而出,但或许是因为主事者对他的设计不太满意,因此又请了原获选第四名的森山松之助大幅修改,并于1912年开工,工匠均由日本请来,费时七年完成。整栋建筑物的主体平面呈「凸」字形,为五层楼建筑物,正面宽约一百四十公尺、侧面宽约八十五公尺,立面充满文艺复兴时期特色之建筑语汇,包括柱列、山墙、圆拱窗、牛眼窗、托架、罗马柱、腹柱等。中央塔高约六十公尺,达十一层楼高,关系比例呈现接近金字塔形,中央高塔及主体均为钢筋混凝土构造,外墙贴红色面砖及用灰泥搭配的精致简洁雕饰,充分塑造出典雅庄严的气势,在整体造型上可说是日治时期受英格兰砖造建筑影响最深的建筑,而日人所选择的地方是在台北盆地的核心,且总督府面对东方,有刻意面向太阳、象征旭日东升的意涵。
日据时期「总督府」这座全台最高建筑物一直是日本统治台湾的明显地标,也因此在二战期间,成为美军轰炸的主要目标之一。虽然日本军方曾将总督府百般伪装及防范,还是在1945年战争末期遭到美军轰炸命中而严重受损,一直到台湾光复后,才于民国三十七年底修复完成。总统府虽经整修,建筑外貌仍保持文艺复兴巴洛克式的庄严和霸气,立面的中央尖塔、角塔、卫塔等大片红砖砌筑基座,与柱式主出入口搭配成了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总统府」这座从日本殖民时期所建造的地标性建筑物,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在台湾这块土地生根,而成为政治权力的图腾,虽然在光复后历经国府时期,它仍然是威权的象征,民众跟本无法越雷池一步,一直到政治解严以后,台湾正式进入民主时代,百姓一跃而成为总统的「头家」,总统府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褪下神秘的面纱。现在的总统府在每天上班时间上午时段皆开放参观,每年也选定四天假日全面扩大办理让民众进入参访。在今天百姓民主意识已经深化的台湾,民选的总统是全民的公仆,「总统府」不过是总统办公的地方, 除了是国定古迹之外,它和一般的公务机关一样,不再戒备森严、深不可测。
「总统府」位在台北市的核心地段,面对宽大的凯达格兰大道,随着政治解严、空间开放,这里已不再是威权的象征。
中央塔楼高约六十公尺,造型对称、结构严谨,塑造出典雅庄严的气势,乃是「总统府」整体意象的核心。
「敞厅」是总统府内最华丽宽阔的空间,经过入口的玄关,走进挑高的敞厅内,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艳与豁然开朗的感觉。
古典希腊式柱顶上方耸立如肋骨式的雕饰方柱,一直延伸至采光屋顶,阳光从正方形的天窗泻下,空间气派明敞,令人眼睛一亮。
「敞厅」古典希腊式附壁双柱间以拱门组成,显示比例和对称在建筑上的优点,雍容华贵、高贵典雅。
踏入总统府,正表示藉由缩短空间距离感,让民众更加亲近总统府,并分享总统府的内在美,进而消除过去对总统府的权威感。
「台湾绿厅」是总统接见宾客的地方,以古迹保存、文化内涵、艺术品味及现代感为主轴规划设计,是台湾形象具体而微的缩影。
「台湾晴厅」是总统接待外宾的地方,采用深遂的蓝色系,墙上是颜水龙先生的画作「玉山日出」。
「大礼堂」可同时容纳四百多人,各项中枢重要庆典集会均在此举行,也是音乐会、茶会、国宴、记者会等重要活动举办的地点。
庭苑中心各有一棵台湾稀有的保育植物「台湾油杉」,藉以彰显松柏长青之意涵。
「总统府」外墙红砖及用灰泥搭配的精致简洁雕饰,充分塑造出典雅庄严的气势,是日治时期受英格兰砖造建筑影响最深的建筑。
完整图片40张在这里:
《 总统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