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472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 上頁  1   2   3  下頁 >>(共 3 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文殊師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節引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當云何行,能速得阿耨苦提?」佛言:「一行三昧。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文殊師利言:「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二。若是一行三昧,諸經法門,皆悉了知。」



【按】此經明示:欲速得無上佛果,應修一行三昧,不取相貌,專稱佛名,足證不勞觀想或參究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0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25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節引



若王者、大臣、居士、宰官、人等,懺悔罪法:一者、當正心不謗三寶,不障出家人,不為梵行人作惡留難,應當繫念修六念法。二者、孝養父母,恭敬師長。三者、正法治國,不邪枉人。四者、於六齋日,敕諸境內力所及處,令行不殺。五者、當深信因果,信一實道,知佛不滅。若有修習如此懺悔法,諸佛護助,不久當成阿耨菩提。



【按】此與觀經三福,大同小異,足證王臣修淨業者,當依此經修習懺悔,方成淨因。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1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25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禪宗秘密經節引



爾後淨法菩薩、重白佛言:「如來昔說法時,教諸眾生,惟淨其心,若人心淨,則佛土淨。又說一切眾生,念阿隬陀佛名號,決生淨土。若心淨則佛土淨者,則淨心立地成佛,何必念佛求生淨土?若淨土必須念佛,何以如來又說,一切心淨,則佛土淨?惟願說此二種法門,無使學禪那人,與念佛眾生,致起疑惑,互相詆謗,礙修行路。」佛言:「善男子,如來昔說法時,曾言如是兩種方便。然彼眾生,不解如來所說念佛之義,又不達如來所說心淨則佛土淨之旨。但執著文字,謂言:念佛係我口念。不知念由心念,念念不雜,念念是佛。佛在汝心,汝心作佛,即自己色身,成就慧身。生淨土者,亦當如是。今眾生顛倒,口雖念佛,心不契佛,我與佛殊,淨土遠矣。至於唯心淨土,原教諸眾生,修習禪定,一心不亂,利欲塵勞,煩惱妄想,一切棄捐,靈臺方寸,空空洞洞,渾渾默默,湛寂無物,是名心淨。心清淨故,則我本來真佛道場,不染不穢。如今眾生修習禪定,人我妄想,憧擾於心,貢己卑人,好諛趨利,倚大勢豪,結好貴人,其坐禪始念,不覺不知,流入俗網,從前苦行,皆作富貴根原,心則不淨,如何得佛土?故如來昔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善男子,若彼習禪定者,真能入佛知見,唯心淨土,佛知此人,決定成佛。彼念佛人,唯心念佛,決生淨土。二俱不然,菩提路遠,彼自失功德,勿謗如來。」



【按】依此經證明,禪淨均屬唯心,亦均入門方便,而念佛名號,尤方便中之最勝方便,較為契機。願一門深入,不必雙修,尤不可互相詆謗。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2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25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坐禪三昧法門經節引



菩薩坐禪,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



【按】依此經坐禪惟念佛,足證禪淨不二,所不同者,禪重明心見性,淨重信願往生耳。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3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26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天親菩薩無量壽經論節引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一禮拜門、身業禮拜阿彌陀如來,為生彼國意故。二讚歎門、口業讚歎,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三作願門、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四觀察鬥、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彼觀察有三:一、觀察彼國土莊嚴功德,二、觀察阿彌陀佛莊嚴功德,三、觀察彼諸菩薩莊嚴功德。五迴向門、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迴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按】菩薩宗量壽經作願生偈論。凡見聞者、悉願往生,故又名往生論。與阿彌陀佛經、無量壽經、觀經,為淨宗三經一論。曇鷥大師註云:「彼無礙光如來名號,是智慧相,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然有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不滿所願者,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謂不知如是實相身,有三種不相應:一、信心不淳,若存亡故。二、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信心不相續,餘念間故。此三句展轉相成,以信心不淳,故無決定,無決定,故念不相續。亦可念不相續,故不得決定信,不得決定信,故心不淳,與此相違,名與實修行相應。迴向有二:一、往相,以己功德,迴施一切眾生,願共往阿彌陀如來安樂佛土。二、還相,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迴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眾生,共向佛道。若往若還,皆為拔眾生、渡生死海,故言迴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註久失傳,清末楊仁山居士得自日本,始刻行於世,印光大師附印十要之後,足證早晚課,須禮佛讚佛,發願迴向,惟觀察門、係觀想念佛,持名者不必兼修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4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27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馬鳴菩薩大乘起信論節引



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



【按】此以念佛為勝方便,隨願得生,引經為證,修多羅,此云契經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5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27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龍樹菩薩十住毘婆沙論節引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按】此論證明其他法門均難行道,惟信願持名為易行道。智者大師云:「難行者,在五濁惡世,於無佛時,求阿鞞跋致,甚難可得。如跛人步行,一日不過數里,極大辛苦,謂自力也。易行道者,謂信佛語,教念佛三昧,願生淨土,乘阿彌陀佛願力攝持,決定往生,如人水路行藉船力,須臾即至千里,謂他力也。」阿惟越致、即阿鞞跋致、譯曰不退轉。足證捨難就易,往生極樂,即得不退轉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6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28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覺明妙行菩薩西方確指節引



念佛不能一心,但息想定慮,徐徐念去,要使聲合乎心,隨乎聲,念久,自得諸念澄清,心境絕照,證入念佛三昧。然平日必須多念,從千至萬,心無間斷,則根器最易成熟。若強之使一,終不一也。偈曰:「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心行處滅,是諸佛常住真心,心行處有,是眾生生死業心,其間不容絲髮。若能綿密加工,使此心無些空隙,方得幾分相應。莫略做半年十月,便謂我能苦心修道,不知此正障道處,切宜慎之!又工夫雖加,若未到銅山鐵壁,推不倒,移不動,猶未打成一片,切莫見些影響,便即歇手,是為半途而廢,必至棄其前功,毫無所益,此又學道人大病,不可不知。要知佛法大海,轉入轉深,斷非小小知見之所能盡,應盡形修習,造極為則,切莫作容易想。



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勢力之所成,非由他致。今汝等念佛,晝夜不能如一,亂想猶復間真,皆是用心不得力處。



心本無念,念逐想生,此想虛妄,流轉生死。當知此一句阿彌陀佛,不從想生,不從念有,不往內外,無有相貌,即是盡諸妄想,諸佛如來清淨微妙真實之身,非一非二,不可分別。如是念者,煩惱塵勞,無斷無縛,止是一心。必得一心,方得名為執持名號,方得名為一心不亂。淨業功成,直趨上品。濁世凡夫,心智淺劣,未能深達至理,當發大願,願生極樂,然後至誠懇惻,稱於阿彌陀佛,必使聲緣於心,心緣於聲,聲心相依,如貓捕鼠,久久不失,則入正憶念三昧。



修淨業人,行住坐臥,起居飲食,俱宜西向,則機感易成,根境易熟。室中只供一佛、一經,一爐、一桌,一床、一椅,不得多放一餘物,庭中亦掃除潔淨,使經行無礙,要使此心一絲不掛,萬慮俱忘,空洞洞地,不知有身,不知有世,並不知我今日所作是修行之事。如是則與道日親,與世日隔,可以趨向淨業。蓋汝生時撇得乾淨,拋得乾淨,念頭上不存一些子根節,大限到來,洒洒落落,不作兒女顧戀身家子孫之態,豈不是丈夫舉動,所以要汝一意修行,別無沾滯,正為此一大關目也。至於修淨之法,不出專勤二字,專則不別為一事,勤則不虛棄一時。汝今晨起,即誦彌陀經一卷,持阿彌陀佛一千聲,向佛前回向,一心歸命文,以此文言簡而意備也,此為上時之課。若初起或身心未寧,日止四時,稍寧漸增至六時,又漸增至十二時,合經十二卷,佛名一萬二千聲,更於回向時禮佛百拜,亦可分作四時,此為每日常課。餘工不必計數,或默或聲,但攝心諦念而已。持名之法,必須字字句句,聲心相依,不雜分毫世念,久久成熟,決定得生極樂,坐寶蓮花,登不退地。若餘年未盡,猶得以其所證,為四眾向導,報佛深恩。



經要勻勻淨淨,不緩不急、不疾不徐,佛要聲聲心心,不沚不掉,不浮不沉,念去。回向不是但誦舊文一過,須從自己心中發出真正大菩提願,至誠懇切,普願一切眾生,同生極樂,而我心無所著,如虛空等,是名回向。靜坐時,當反觀深究,佛即我心,是心是佛,不假外求,如心而住,無能無所,如是諦觀,更無二念,是名修行三昧。慎勿忘形死心,又落外魔知見。如是坐一時,便起經行,又更持誦,有個次序,若忙忙促促,一氣趕去,謂可完卻一日課誦,便有苟了局之念,非真修行矣。大抵學道人,不遵知識明誨,決定勞而無益,未久必敗,慎之慎之!又諸經中,所談淨土依正莊嚴,須講誦明白,倘坐中,或經行,或禮誦時,淨土現前,便可覺了,不為異境所惑。



凡世間一切人我相,名利相,嗔喜相,不但在身上所行出來,始為牽連塵網,但心上略帶些子,即屬障道因緣,須要明白!當令身禮阿彌陀,口誦阿彌陀,不涉分毫別念,便得洗滌乾淨,打破塵網,生極樂國。



若慮身纏世網,念頭不得乾淨,但發個遠離求度之願,將牢牢歸向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之心,換卻奔走名利之心,便即勞而覺路矣。



大凡修淨土人,最忌是夾雜,即是又諷經,又持咒,又做會,又好說些沒要緊的禪,又要談些吉兇禍福,見神見鬼的話,卻是夾雜也。既夾雜,則心不專一,心不專一,則見佛性往生難矣,卻不空費了一生的事。你如今一概莫做,只緊緊持一句阿彌陀佛,期生極樂,日久功成,方不錯卻。



有疾尚未即死,當息諸牽累,安心端坐,念身無常,今世無常,所有妄緣,一切放下。徐徐念一句阿彌陀佛,自然六塵不生,一心清淨,不唯愈汝今生之疾,即生死病根,亦從此拔出矣。



【按】菩薩明示:修淨之法,不出專勤二字,則不別為一事,勤則不虛棄一時,久久成熟,決定得生極樂。足證能將歸向極樂之心,換卻奔走名利之心,放下萬緣,攝心多念,漸入念佛三昧,臨終決生極樂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7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28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魏曇鷥大師略論安樂淨土義節引



譬如有人,空曠迴處,值遇怨賊,拔刀奮勇,直來欲殺,其人勁走,視渡一河,若得渡河,首領可全。爾時但念渡河方便,我至河岸,為著衣渡,為脫衣渡,若著衣衲,恐不得過,若脫衣衲,恐無得暇,但有此念,更無化緣。唯念何當渡河,即是一念。如是不雜用心,名為十念相續。行者亦爾,念阿彌陀佛,如彼念渡,經於十念。若念佛名字,無他心間雜,心心相次,乃至十念相續,似若不難。然凡夫心猶野馬,識刻猿猴,馳騁六塵,不暫停息。宜至信心,預自剋念,使積習成性,善根堅固也。如佛告頻婆娑羅王:人積善行,死無惡念。如樹西傾,倒必隨西。若使風刀一至,百苦湊身,若前習不在懷,念何可辦。又宜同志五三,共結言要,垂命終時,迭相開曉,為阿彌陀佛名號,願生安樂,聲聲相次,使成十念,此命斷時,一入正定聚,更何所憂也。



【按】大師明示十念相續,便得往生,但須以至信心,預自剋念,使積習成性,善根堅固。並邀同志臨終助念,使成十足。足證十念之不易,願恪遵勿忽。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8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28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隋天台智者大師淨土十疑論節引



欲決定生西方者,具二種行,定得生彼:一者厭離行,凡夫無始已來,為五欲纏縛,輪迴五道,備受眾苦,不起心厭離五欲,未有出期。為此常觀此身,不淨臭穢,唯苦無樂,深生厭離。縱使妻房不能頓斷,漸漸生厭,作七種不淨觀,所愛境界男女等身,深生厭離。若能如此常觀不淨,淫欲煩惱,漸漸減少。又作十想等觀,廣如經說。又發願,願我永離三界雜食臭穢、膿血不淨、耽荒五欲、男女等身,願得淨土法性生身,此為厭離行。二者欣願行,復有二種:一、先明求生淨土,為欲拔一切淨生苦故。即自思忖,我今無力救苦眾生,為此求生淨土,親近諸佛,苦證無生忍,方能於惡世救苦眾生。二、觀彼淨土莊嚴等事,欣心願求。常行念佛三昧及施戒修等一切善行,悉以迴施一切眾生,同生彼國,決定得生,此謂欣願門也。



【按】聞古德有言:「若人臨終之際,有芥子許情識念娑婆世,斷不能生淨土。」大師為釋迦後身,所示厭欣二行,誠對治良方。願信娑婆的是苦,淨土的可歸,熾然欣厭,臨終時,自無絲毫情識,念此身世,障礙往生也。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9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4 10:29 |

<< 上頁  1   2   3  下頁 >>(共 3 頁)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6182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