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臉書好友 Chang Sheng Hsien 的文章,我覺得很棒,所以轉貼過來
這個東西個人使用一陣子了,因為它測量的是天空的表面亮度(單位 mag/arcsec2 ) ,天空背景亮度還可以應用在許多方面的估算,個人就自己使用的經驗與略知的皮毛提供一些關於使用者還可以借由這個小工具來如何輔助自己的觀測與攝影的小小資訊(若只是拿來偵測光害程度有點可惜),當然儀器有它的誤差值,不過作為大概的參考是足夠的。
首先,天空的表面亮度對於目視觀測有重要的決定性的影響因素,譬如它關係到要讓某目標天體(某表面亮度的天體)達到人眼可偵測到的對比門檻,與這個最低對比門檻相應的,可以得到一個 Critical Visual Angle,即某背景天空亮度與某表面亮度的天體的條件下的,天體能被人眼偵測出的所需最小視角,使用者必須將倍率放大到天體大小超過這個CVA,人眼才有辦法偵測出,隨著繼續放大倍率,雖然目標與背景的對比不變,但人眼能偵測到的對比門檻卻會越降低,也就是會更容易辨識目標,這的對比門檻的降低的情況會一直到放大到某一特定的極限倍率(OMVA)為止。
請參考 Roger N. Clark 所著 "Visual Astronomy of the Deep Sky” 中的表2-6
(參考:
http://www.clarkvision.com/articl...va1/index.htmlhttp://gleeman.blogspot.tw/2015/03/visual-...ky-by-roger-n.html)
在經驗方面,譬如,專攻目視素描的TS兄(
http://s00639.b...ot.tw)也有一台(他用得比我久),他經常在他家頂樓目視觀測,他的設備又不少,所以可以參考他使用的設備與觀測結果以及他當時測量的SQ值(他應該都有記錄),可以歸納出許多經驗值。譬如就我的觀察,如果一個如TS兄這樣有經驗的目視觀測者,在一個天空亮度有比18.5暗的夜空就已經可以8” 鏡做不少的觀測,比19暗(數字越大)更佳,使用者借由這種觀察可以累積自己的經驗,以及評估大概在什麼樣的環境需要用到怎樣的設備。
就攝影方面,天空表面亮度也可用來估算適當的單張曝光時間,以及在某背景天空亮度下的所需的適當的總曝光時間,詳見王維豪《星野攝影II》。
(請參考
http://gleeman.blogspot.tw/...g-post.html)
除此外,若使用者每次拍攝時都能記錄該天區的SQ (這個值會隨著時間、方位、仰角與天候狀況而變動,尤其是有光害的地方更為明顯。SQM-L 因為有經過小鏡頭,所以偵測範圍較窄,即指向性較強。),長期下來就可以建立可供自己參考的一個經驗數據,尤其是對同一地點的長期記錄,譬如就我個人在陽明山長期使用的經驗,藉由每次的記錄比較下,也可以大概知道,大概當天的天空背景亮度的狀況是否適合拍攝某類天體,又當使用者測量到南方台北盆地上空的夜空表面亮度暗到某一個值,應該可以隱約看到並用固定攝影曝到台北市的夏季銀河(雖然是淡淡的),又譬如在大概多少的表面亮度時仍可以輕易曝到六等的彗星之類的,又大概要時間過了多晚以後光害的影響能達到最低,這些當然都是經由長期的記錄,整理出的可以提供給自己參考的一個參考。另外在尋找或估計一個地點是否適合觀測/攝影(或哪個方位適合,哪個方位比較吃力),或相應的適合的設備也是有參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