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吕蒙正简介
北宋宰相吕蒙正,洛阳人,幼年贫苦,孜孜好学。宋太宗二年,作监丞通判升州,数年迁为翰林学士拜左谏议大夫参加政事。遇事敢言。太宗曾夸称京城繁盛,他则当面指出郊外因饥寒而死者甚多,不惧犯颜。太宗、真宗两朝,他曾三居相位。后累封至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加司空、太子太师,封蔡国公。真宗景德二年辞归洛阳,在伊水上流建宅,木茂竹盛,后世称吕文穆园。
《破窑赋》系吕蒙正之《劝世章》,吕蒙正年少丧家,尊先父遗嘱变卖家产而寄于尼姑庵中学习佛家经典。久而久之,尼庵寺的住持开始嫌恶吕蒙正,吕蒙正只好流落街头以乞食为生。夜晚就在洛阳城外的破窑内休息睡觉。
一年春节,吕蒙正在破窑内也写下了一付对子: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额仅题二字:南北 写完后,蒙正嘴角挂着讥讽的笑意,将这副怪联贴了出去。
大年初一,吕蒙正家窑洞周边了许多人,踏着雪边看边议论吕家的春联,叽叽喳喳,都说看不懂。这时,村里一位靠给别人放羊度生的穷老汉走过来,听别人一念春联,哈哈笑说:「我那草庵也该贴副这春联儿!写得贴切!写得贴切!」
众人更不解了,拉着老汉问究竟。老汉哈哈一笑:「这不是写他家的生活嘛:缺衣(一)少食(十)没东西!」
众人恍然大悟。这时,刚走出窑洞的吕蒙正接说:「正是如此!像这种穷年,值得高兴么?」穷乡邻们于是愤愤然骂起了世道的不公。正是这种幼年贫困的生活,使吕蒙正身居高位后,仍能始终不忘百姓的疾苦,敢于犯颜直谏。
传说有一天太白金星给他托梦说:当年相爷之女刘月娥正在城中奉旨搭建彩楼,并告诉他说他们因为前世因缘让他前去领亲。吕蒙正醒后也想知道事情真相就前去观看,果然刘府正在有人在绣楼之上欲抛绣球以定终身。刘月娥因是奉旨出嫁,又没有绣楼之下发现自已的意中人,就故意将绣球投向台下的一个乞丐,想给此银子打发此人后也解决了奉旨出嫁一事。而此人正是吕蒙正。吕蒙正前去认亲,相爷见到他的模样十分生气就吩咐下人给他一百两银子打发他走,否则就打断他的双腿。吕蒙正不应。此时刘月娥也到堂前观看热闹。看出吕蒙正举手投足之间有股才气。将来必定有所做为,于是不顾家人反对与吕蒙正一同寄宿破窑。吕蒙正不忍千金小姐与他一同受苦,而小姐却劝他多读诗书以便日后能有一番做为。
一日,吕蒙正讨得一条黄瓜,在桥头之上欲切成两半,一半已用一半分与夫人,却失手掉于水中。吕对天长叹:天欲诛我,我何能生?愤身跳入河中。但却没有被淹死。在岸边晕迷之际隐约听得有人告诉他说:你已苦尽甘来,即日可进京赶考必中头名。
吕回到破窑把此事告诉夫人,夫人便将刚刚母亲托人悄悄送来的三百两白银及一套新衣拿给吕蒙正。
吕蒙正因年少于僧院长大,熟读各部经书,深得佛学教讳。唯他试卷与众不同,没有长篇大论却抓住佛学悟「空」受「苦」的道理,看淡一切名利,他在试卷中写道:「不能为天子谋事者不奇,奇者乃为能天下人谋事者,天子如不能谋则需能谋者而助天子也。」他大胆的言论受到大学士的赏识,果然金榜提名位列三公,并且知才善用,处处为百姓着想。
由于受传统观影响太深,有人认为吕蒙正的思想过于保守消极,因此吕蒙正的许多文章典籍都已失落,在《宋-吕文穆公传》中这首破窑赋被看做是吕蒙正的经典之作,当初以此文教化太子,传说中太子(真宗)年少时目中无人,没有哪个太师敢当面教训太子。而吕蒙正的这篇文章却让太子一下子就懂得运筹帷幄的道理实令人佩服。太子读过此文后一改常态此后常虚心向他人请教最终做得真宗皇帝。
文中例举了自古以来诸多名人各种命运和磨难,摆事实讲道理,十分巧妙的将太子这种傲慢的态度将要造成的后果引喻出来,不能不说吕蒙正不仅是太子的老师,正是天下学子的老师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