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
大梵天王 梵文 Mahabrahman。音译:摩诃婆罗贺摩,译曰:清静。'梵'在佛经中是离淫,欲之色界诸天之名,其中的初天为大梵天。大梵为君,梵辅为臣,梵众为民。大梵天是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创造神,与湿婆,毗湿奴合称为三大神。
大梵天王既是创造神,同时又是毁灭之神。他高兴的时候,世间安稳,万物兴盛;当他愤怒时,则世间不安,灾难丛生,众生苦恼,连草木也不能幸免。他是佛陀的护法
密教将其列为十二天之一,守护上方据摩奴法典所载,梵天出自金胎(梵卵),原有五头,其一头传为湿婆所毁,余四头,具四手,分别持吠陀经典、莲花、匙子,念珠或钵。
梵天的梵文音译是婆罗贺摩,亦称大梵天。据说,他是色界初禅天之王,称大梵天王,又称为原人。那是因为据印度教和婆罗门教,梵天出自「金胎」(梵卵),他把卵壳分成两半,上半卵壳升上去成为天,下半卵壳降下去成为地。从而创造了天和地。然后他又创造了十个生主,由他们继续完成世界的创造工作,因此梵天是位「创造神」。
大梵天王的缘起:
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禅坐,他下定决心,若不开悟终不离座。终于,他击败各种邪魔,通过考验,达到了至高无上的觉悟境界,成就佛果位。
开悟后的佛陀心想:「我所觉悟到的真理如此深奥,别人是无法理解的,我还是入涅盘不说法吧!」这时空中忽然发出了声音:「佛陀啊!众生需要您啊!我梵天向您请愿,请您向苦难的众生说法啊!」是谁?为我们求请佛陀住世、佛法滋润呢?原来是居住在色界第三禅天的娑婆世界主 - 大梵天王。
大梵天王与娑婆世界的因缘:
在((阿含经)及(大悲经)等经典中记载大梵天王深信佛法,常助佛教化,每当有佛出世,大梵天王必先请佛转法*。
佛陀到忉利天为母说法,欲返回人间时,也是大梵天王当侍者,陪同佛陀回到人间,他与欲界的帝释天同受嘱咐,护持娑婆国土.
大梵天王「四面佛」之出生说法很多,但根据泰国神史书记载: 当宇宙洪荒时代,
安达目蒲神「创造之神」拟造一切,遂先创造水,使地球上一 片 汪洋;然后将植物播于水中,但植物却长出一只金蛋,其后金蛋破裂,「大梵 天王 」生于金蛋中,故又有「金胎」之称。 但是,在印度婆罗门教派的传说,大梵天王是由那拉亚那神的肚脐长出莲花 ,再由莲花幻化为四面之神。其后,大梵天王自分为两部份,一为男性一为女性 ,然后诞生了大自在天王、韦力王、目努萨哇珍蒲王 ( 人类始祖 ) ,亦即是第一 位创造人类之神,于是人遂繁衍不息。可以说,人类之能在世界上出现,乃是大 梵天王所创造。又传说大梵天王曾创造一女子,名叫莎都芭,以协助创造植物、 人类、神仙、魔鬼与各种生灵。 大梵天王之性情温柔,充满慈悲、仁爱、博爱、公正这四种正直性格。佛教称之为婆罗门的「四梵行 」,也就是佛教之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所以愿降福及济助一切天神及众生。
四梵行-四无量心代表之意义为: 慈无量心:与大梵天王佛的正面「密达」 (METTA) 相应, 愿众生得乐。 悲无量心:与大梵天王右面「噶如喇」(KARUNA) 相应,济贫恤苦,愿众生离苦。 喜无量心:与大梵天王后面「摩达」(MUTHITA)相应,见人行善离苦得乐生欢喜心因此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舍无量心:与大梵天王左面「无别迦」(UBEKKHA)相应, 怨亲平等,无爱憎,广披泽恩。 相应,见人行善离苦得乐生欢喜心;因此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舍无量心:与大梵天王左面「无别迦」(UBEKKHA)相应,怨亲平等,无爱憎,广披泽恩。 四面佛「大梵天王」具慈、悲、喜、舍之四梵心,故无论祈求 「功名、事业」「爱情、婚姻」「富贵、利禄」「平安、福慧」 皆能圆满灵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