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
x0
|
[分享] 唯識無境
《佛學常見辭彙》唯識無境 謂唯有心識,心識之外無一切物質現象,即今所謂之唯心論。 佛光電子大辭典 指萬法唯識所現,識外無真實之境。 唯識,梵語 vijñapti-mātratā,音譯作毘若底摩呾喇多; 無境,梵語 an-artha,又作無外境。 意謂唯有識而無外在之對象,係唯識學派之根本學說。 vijñapti 為由 vi-jñā(知)之「催起相」語基 vijñapaya 衍生之語, 係唯識學派之術語,指識之顯現。 唯識二十論記以「唯」即是否定外境, 故「唯識」一語意謂無境。 蓋識之顯現乃阿賴耶識由無始以來分別薰習所致, 由此顯現所取之外境與能取之我, 故大乘莊嚴經論求法品述及唯心者有二種顯現,即所取與能取之顯現。 又攝大乘論本所知相分說依他起相為十一識, 然皆不過是阿賴耶識所顯現,並無實在之外境與認識外境之主觀。 是故,三界諸法皆唯識,離識並無實在之外境。 即世界一切現象皆為內心所變現,心外無獨立之客觀存在。 成唯識論卷一載,外境隨緣而施設,故非有如識,內識必依因緣生, 故非無如境,即指諸法隨人之情識設置而非實有, 所緣之境,唯識所現,諸法皆不離心。 自唯識現觀之次第而言,首於煖、頂之位了知唯有識而無外境; 其次,於世第一法位亦了斷識之判別作用, 於見道通達無所判別會得之法界。 又由攝大乘論本卷中論述四種理由,可了解一切識為無境之理: (一)成就相違識相智,如餓鬼、傍生及諸天、 人同於一事,所見有種種差別故。 (二)成就無所緣識現可得智,如於過去、未來、夢、影像有所得故。 (三)成就應離功用無顛倒智,若有境,於其中能緣義,識無顛倒, 不由用功即得真實智故。 (四)成就三種勝智隨轉妙智,此三種即: (1)得心自在一切菩薩、得靜慮者,隨勝解力諸境顯現。 (2)得奢摩他、修法觀者,唯作意諸境顯現。 (3)已得無分別智者,無分別智現前時,一切諸境皆不顯現。 此外,唯識學派歸納「有外境論」為三種,而加以批判, 據玄奘譯之觀所緣緣論載,第一宗說諸極微為境;對此,極微為實體, 故為生識之因,然識無極微之形相,故極微非境。 第二宗說諸極微之和合為境;對此,識上雖有極微和合之形相, 然和合者並無實體,不能成為識之生因,因此和合為境不成立。 第三宗說諸極微之和集為實體且有麤(粗)大相,可成為識之境; 對此,若和集有實體,則一一析除其構成部分,應現同一相狀, 但如瓶則非然,故和集非實體。以上批判三宗,否定有外境論, 而確立唯識無境之理。 〔攝大乘論、成唯識論、辯中邊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論頌、 印度哲學研究卷六(宇井伯壽)、中邊分別論釋疏譯註(山口益)〕 Page: p4428 朱芾煌《法相辭典》字庫 唯識無境===攝論二卷二頁云:又此諸識,皆唯有識。都無義故。 此中以何為喻顯示?應知夢等為喻顯示。 謂如夢中,都無其義;獨唯有識。 雖種種色聲香味觸舍林地山,似義影現;而於此中,都無有義。 由此喻顯,應隨了知一切時處,皆唯有識。由此等言、 應知復有幻誑鹿愛翳眩等喻。 若於覺時,一切時處、皆如夢等,唯有識者; 如從夢覺,便覺夢中皆唯有識。覺時何故不如是轉? 真智覺時,亦如是轉。如在夢中,此覺不轉;從夢覺時,此覺乃轉。 如是未得真智覺時,此覺不轉;得真智覺、此覺乃轉。 其有未得真智覺者,於唯識中,云何比知?由教及理,應可比知。 此中教者:如十地經薄伽梵說:如是三界,皆唯有心。 又薄伽梵解深密經亦如是說:謂彼經中、慈氏菩薩問世尊言: 諸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異?當言無異? 佛告慈氏:當言無異。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 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 世尊!若三摩地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 云何此心還取此心?慈氏!無有少法、能取少法。 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如質為緣,還見本質; 而謂我今見於影像,及謂離質,別有所見影像顯現。 此心、亦爾。如是生時,相似有異所見影現, 即由此教,理亦顯現。所以者何?於定心中, 隨所觀見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無別青瘀等事; 但見自心。由此道理,菩薩於其一切識中, 應可比知皆唯有識;無有境界。又於如是青瘀等中,非憶持識。 見所緣境,現前住故。聞思所成二憶持識,亦以過去為所緣故; 所現影像,得成唯識。由此比量,菩薩雖未得真智覺; 於唯識中,應可比知。二解唯識二十論一頁云: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 此中說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應。 內識生時,似外境現。如有眩翳,見髮蠅等;此中都無少分實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