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384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windwithme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級別: 副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版區: 超頻 & 開箱
推文 x239 鮮花 x21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測試][主機板] GIGABYTE Z270X-Gaming K5搭載i5-7600K超頻解析
電競產品線已經是各大主機板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
因為這幾年遊戲人口的激增也連帶讓市場需求也迅速提升
吸引消費者往往會是主打電競設計的產品,而超頻定位的市場卻有萎縮的情形
主要也是因為Intel對於可超倍頻的CPU較少,而且單價也相對更高
間接剝奪了許多消費者想要利用超頻達到更高效能與降低花費的行為
希望AMD RYZEN重返市場後,讓更多超頻CPU帶回正向的市場競爭

話題扯遠了..回到本回的主題 - Intel KabyLake架構的電競主機板
先前已經分享過GIGABYTE最高階的Z270X - Gaming 9
這次是最入門的Z270X - Gaming K5,依然是今年主打最新的AORUS


K5本體配色與AORUS Gaming 5~9的黑白配色不同,反而用全黑色呈現
尺寸為30.5 X 24.4公分的ATX規格,價位落在入門電競Z270或一般中階Z270
畢竟電競定位的用料與設計,與一般定位的Z270會再高上一階,所以才如此形容


配件一覽
入門款AORUS Gaming K5在配件部分算是該有的都有附上
SATA線材也有四條,足夠應付一般使用


主機板左下方
3 X PCI-E X16 3.0,最高支援到2Way nVIDIA SLI或3Way AMD CrossFireX技術
頻寬為X16 + X8 + X4
3 X PCI-E X1 3.0
網路晶片為Killer E2500
音效晶片為Realtek ALC1220,並內建TI Burr Brown NE5532P音效放大器晶片
PCIe插槽四週有著不鏽鋼全包覆,有效強化PCIe耐用度,外觀與質感也更為提升


主機板右下方
6 X SATA3,Z270晶片組提供
3 X SATA Express,Z270晶片組提供
2 X M.2(N.G.F.F.),可達32Gb/s頻寬,支援PCIe SSD與Socket 3 SATA SSD
以上可以混合建立 RAID 0, RAID 1,RAID 5及RAID 10,組合方式請參考說明書
中央Z270晶片上方有鷹型圖案的散熱模組,個人覺得如果下方再縮一點會更有銳利感


主機板右上
4 X DIMM DDR4,支援DDR4 2133~2400 / 2666~3866(OC)
DDR4最高容量可達到64GB,支援Extreme Memory Profile技術
左下方為兩個黑色前置USB 3.1 Gen1,下方為24-PIN電源輸入
邊緣像壓克力材質的是雷雕導光飾板,可由RGB FUSION技術來自由調整燈號


主機板左上
Z270X-Gaming K5供電為7相設計,上方為8PIN電源輸入
兩旁CPU供電區都有加強被動式散熱模組,IO周圍也有ARMOR做保護
不過個人認為現在多數ARMOR設計對於外觀美型與提升質感較有益處


IO
1 X PS2 鍵盤/滑鼠
2 X USB 2.0
1 X DisplayPort
1 X HDMI
1 X USB Type-C,支援USB 3.1 Gen2
1 X USB 3.1 Gen2 Type-A(紅色)
3 X USB 3.1 Gen1
1 X RJ-45網路孔
1 X S/PDIF 光纖輸出
5 X 音源接頭
USB DAC-UP 2提供純淨且低雜訊的電力,並加入了電壓補償的能力來減少掉壓狀況


搭載Realtek ALC1220音效晶片,標榜能提供至120dB高訊噪比
錄音部分由DSD128硬體解碼晶片支援114dB高訊噪比
一樣搭載可升級OP AMP設計,也就是音效擴大器可更換,提供升級空間
音效晶片與音效區域皆採用鍍金防護,可有效降低靜電及雜訊干擾
黃色Nichicon高階音效處理電容,Dip Switch可切換Gain Boost調整增益模式


2017年GIGABYTE將AORUS名稱與圖案導入主機板Gaming系列Logo
不過個人覺得去年Z170系列的GT或G1在外型搭配相當地好看
而且G1主機板已經推出好幾年以上,用AORUS完全取代G1不免覺得有些可惜
如果高階還是維持G1 Logo設計,而在中高階改用AORUS來做雙系列也許會更好


BIOS中Easy Mode
圖型介面的畫面如下,其實跟其他MB品牌有些類似,以快速簡易的畫面呈現主要狀態


BIOS中傳統模式畫面
M.I.T.是GIGABYTE主要超頻或是調校的選單
此處將i5-7600K倍頻設定為50,外頻依然為100MHz,做超頻至5GHz的動作
DDR4 2133也超頻至3200,對於參數與電壓會依每款IC的不同而自行去做調校


因為Intel AVX技術在超頻時會讓溫度提升不少,所以有個AVX Offset選項
設定為5時代表超頻至倍頻50,AVX功能在45以下才會動作,也就是4.5GHz
當然如果溫度可在壓制內的話,可以只設定2~3或是不設定皆可
在Intel KabyLake架構下,有時這會是一個能不能超頻5G更穩定的關鍵


Smart Fan 5
支援複合式風扇接頭與各類採用PWM和電壓模式控制的風扇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5-7600K
MB: GIGABYTE Z270X-Gaming K5
DRAM: KLEVV CRAS DDR4 2133 4GX2
VGA: GALAX GEFORCE GTX 970 Black EXOC SNIPER
SSD: Intel 750 Series 400GB U.2 SSD
POWER: Thermaltake Toughpower Grand 1200W
Cooler: Corsair Hydro Series H100
OS: Windows 10 64bit
拿掉GTX 970來拍攝測試平台照片,主要是顯示一下RGB燈號分布在哪些區域
CPU左方與右方各有2顆RGB燈號,此處被水冷頭擋住,特別說明一下


APP Center在GIGABYTE MB要使用其他附加軟體是必須安裝的主要軟體
如果沒有安裝APP Center,其他功能的APP都無法開啟,算是一個整合在一起的概念
RGB Fusion為新系列的主要特色,對於氣氛燈號的多樣性再做進化
燈光閃爍模式高達8種,比起以往使用過的電競主機板或筆電都還要更多


進階模式可以看到燈光區域,也可以依個人喜好來調整
此外也提供3組存檔功能來設定自己喜好的燈光模式


採用Realtek ALC1220較為常見的音效晶片
音效軟體部分還特別搭載了Sound Blaster X-Fi MB5來提升音場變化與音質表現
設定檔部分就提供七種使用環境模式


SBX PRO STUDIO
這在先前幾款高階Creative Sound Core 3D音效的主機板上已經有體驗過
開啟後對於聲音表現有很明顯的助益,而使用者也可以細部去微調自己想要的音場表現


EAX效果與EQ介面
基本上這款音效軟體功能相當地強大,也確實讓Realtek ALC1220的音質表現提升不少


實際聆聽配備為USHER S-520入門音響搭配AU-7500
以下為喇叭的聆聽感,這部份屬於個人喜好或主觀的部分
低頻 - 鼓聲還算不錯,重低音沒有明顯糊掉的感覺,細節也處理也在水準之上
中頻 - 歌曲或是看影片時在人聲表現清晰,聲音厚實感的呈現還不錯
高頻 - 某些音樂與聲音細節有很好的延展性,也沒有太尖銳的狀況發生
少數GIGABYTE高階Gaming MB會搭載Creative Sound Core 3D音效晶片
對於追求更好的音場效果與遊戲環境有更為到位的表現
以往普遍觀念會認為內建Realtek較為平價,但搭配高階音效電容與音效軟體也能有很好的音質
至少這次AORUS Z270的音質表現會比去年同樣採用Realtek的G1 Z170還要好上一些

超頻效能測試部分,Windows電源選項為高效能
CPU 100 X 50 => 5000MHz 1.368V
DDR4 3200 CL17 17-17-36 2T 1.32V

Fritz Chess Benchmark => 32.12 / 15419
CPUZ 1.78.3
單線執行緒 => 2540
4C4T多工執行緒 => 9869


CINEBENCH R15
OpenGL => 117.54 fps
CPU => 815 cb
CPU (Single Core) => 212 cb


FRYRENDER
Running Time => 4m 54s
x264 FHD Benchmark => 29.1


基本上新一代KabyLake架構與上一代Skylake架構的差異並不大
同樣為14nm製程,而且從網路上許多測試對比看來同時脈效能並沒有太大差別
不過在超頻時脈可以達到5GHz的水準,重回2600K與2500K時代的超頻水準
PCIe通道從20提升到24條,USB 3.0也從最高10個增加為14個也是實質的規格進步

DRAM效能測試
DDR4 3200 CL17 17-17-36 2T
ADIA64 Memory Read - 44307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31153 MB/s


KabyLake架構在DDR4規格從2133提升到2400,也有些許的頻寬增進
對於喜好超頻的玩家來看,DDR4極限時脈也比上一代還要再高一些
看來KabyLake架構對於CPU或DRAM想做空冷極限超頻會有部分提升

為了方便對比個人最近或未來也會測試的多款AMD RYZEN平台
以後都會盡量放上搭載GTX 970與兩款遊戲以上的對比來建立資料庫
FAR CRY 4
解析度為1920 X 1080,將3D特效開啟到Ultra模式
開頭選單畫面 - 185 FPS
值得一提的是7700K超頻5GHz為184 FPS


Tom Clancy's Rainbow Six Siege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
1920 x 1080,GRAPHICS設定Ultra
內建Benchmark測試結果


對比基準為i5-7600K超頻5G / DDR4 3200與i7-7700K超頻5G / DDR4 2800
以上這兩個遊戲的測試,都是由i5-7600K高出1~3張FPS
由此可見時脈是決定遊戲效能最主要的因素,4C8T或4C4T的執行續多寡影響並不大
當然DDR4時脈也會影響到些微頁數表現,只是落差並不大而已

室內溫度約24度,進行CPU溫度測試
7600K超頻5GHz,GPU為GTX 970,電源模式為高效能
系統待機時 - 33~59度


AIDA64 System Stability Test - 52~71,最高時可達74度


Intel平台會跑AIDA64只是因為LinX 0.6.5無法穩定通過,也只有這個軟體無法通過測試
花很多時間在網路上查i5-7600K超頻,相關資訊並不多,而且穩定使用為4.8GHz
這點就很神奇,畢竟i7-7700K超上5GHz的資料很多,反而沒有HT的i5-7600K較難超
不過個人並不放棄,調校了好幾天終於達到5GHz可以通過絕大多數測試軟體的水準!

總結GIGABYTE Z270X-Gaming K5
優點
1.AORUS Gaming系列中最入門且擁有不錯的用料與定位
2.Realtek ALC1220搭配Sound Blaster X-Fi MB5讓音質比以往進步不少
3.為電競設計的Killer E2500網路與支援Intel Optane Memory技術
4.2組PCIe NVMe M.2插槽與1組U.2插槽,並支援高速Raid0模式
5.高速Thunderbolt 3規格,USB 3.1 Gen2內建USB Type-C與Type-A接口
6.RGB FUSION多區域多彩LED氣氛燈,並有更換式雷雕導光飾板設計
7.Smart Fan 5技術提供多點測溫功能與複合式風扇接頭

缺點
1.太多硬碟裝置共享,PCIe頻寬會因為佔用而使用上變為更複雜
2.建議M.2插槽要設計散熱片,而且是有一定厚度的鋁擠SINK才有更好的散熱效果



效能比 ★★★★★★★★★☆ 90/100
用料比 ★★★★★★★★☆☆ 88/100
規格比 ★★★★★★★★☆☆ 88/100
外觀比 ★★★★★★★★☆☆ 82/100
性價比 ★★★★★★★★☆☆ 88/100

Z270X-Gaming K5再高一階有Z270X-Gaming 5,兩者約有20%的價差
差別在於Z270X-Gaming 5的RGB燈號較多,散熱片主要為黑白配色且範圍較大
雙網路並有除錯燈號,音效孔位為鍍金接頭,CPU為11相供電等等..
列了那麼多不同處,連我自己都覺得Z270X-Gaming 5比較超值..XDD
當然如果預算有限,加上以上這些多出來的規格用不太到的話
那麼Z270X-Gaming K5得確是一款入門電競主機板的好選擇
該有的設計都有,擴充能力也足夠使用,有出色的音效與不錯的超頻能力
本篇也順便把i5-7600K的超頻效能補完,對於未來會發表AMD RYZEN拿來對比也是一個依據
如果未來有時間的話,希望會分享i5-7400或是Pentium G4600的測試
好讓更多網友可以從windwithme所發表的文章中,對比Intel與AMD這兩大品牌的產品差異
最後還是感謝花時間看完這篇解析的網友,您的回覆支持依然是windwithme最大的前進動力:)

本文也發表在小弟的FacebookWindwithme WWM 風大,本篇文章若對您有幫助也希望可以撥空幫我按個讚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7-04-26 14:4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825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