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x0
|
[分享] 自性 (梵語:स्वभाव,svabhāva,斯瓦巴瓦*
在印度諸宗教中,自性 (梵語:स्वभाव,svabhāva,斯瓦巴瓦* 巴利語:sabhāva,藏語:རང་བཞིན, 威利:rang-bzhin), 又稱自體、法體、體、實性, 是個哲學術語,指所有事物(法)自身擁有、 自體形成、自身決定存在形態的性質, 是常住的、不變的、獨立,不依緣起而變化的; 其外在特徵,則為自相。這個概念在不二論、 毘濕奴派中是個重要的課題。 佛教也接受了這個概念, 在部派佛教時期發展出自己的論述。 在大乘佛教和大圓滿等中, 也是很重要的理論之一。 在佛教文獻中,它與本性(prakṛti) 或我(ātman)經常被視為同義詞, 但自性的起源較晚, 直到部派佛教的論藏中才使用這個術語。 梵語:svabhāva,由स्व(sav-,自己的) 與bhāva(有)所組成, 這個術語源自古印度哲學, 原指法(dhárma)存有自身的性質。 與古希臘形上學中的本體、本質、實體, 及康德哲學中的物自身 (德語:das Ding an sich)的意義接近。 在佛教採用之後,自性又被用來作為真如、 法性與實際等的同義詞, 唯有覺悟聖者才能了知。這兩種觀點, 形成世俗自性,與勝義自性的區別。 佛教主張無常、無我,因此一般來說, 不承認世俗自性存有,而改以空性來取代。 但是在不同學派中,對於勝義自性是否存有, 其見解不一,例如, 如來藏學派認為如來藏擁有不變的本性, 為勝義自性。 公元前1世紀般若經文獻中已言諸法無自性、 諸法空,甚至如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五蘊皆空性。 公元2世紀中觀學派的祖師龍樹, 上承般若思想傳統,繼續發揚無自性的空義。 他認為般若文獻的空 只是對宇宙與人生的深刻觀察, 但並未提出嚴密論證去證立空的本性, 因而只有空的思想, 而沒有空的哲學及空的理論。 龍樹主張嚴格論證。在《中論》中, 龍樹並不是從正面去證明物件的自性空。 相反,他採用反證法,先假設物件有自性, 分別從4方面(因果關係、同一性與別異性、 運動與時間、作用者與對象) 去導出種種矛盾 (亦即物件之自性,將會破壞世間法), 去反證事物不擁有自性。 非實在也不是非實在 《楞伽經》中提出七種性自性, 包括,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 大種性自性、因性自性、緣性自性、成性自性。 析空觀 體空觀 【析空觀】 謂分析諸法以入於空之觀法, 具稱「析 色入空觀」、 「析假入空觀」、「析法入空觀」, 或稱析法觀、生滅觀、拙 度觀。 乃貶小乘及《成實論》所說空觀之語。 即分析人乃由五蘊、十二處、 十八界等要素所構成, 分析色法至極微(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 或分析心 至一念(六十剎那), 而依此分析之結果, 觀人、法二空之理,是為小乘之 觀法。 以慧分析知人法二空, 何者﹖既言五陰和合成人, 為色陰是人耶﹖為 受陰是人耶﹖ 如此推求,都無有人, 乃知人空。其法空者,如細色成粗色, 「剎那」成「念」, 於是觀察若多細色和合成粗色, 即無自體,故空。剎那 成念亦如是, 是求六十剎那為一念,故得知法空, 所以觀一切法之「因成假」、 「相續假」、 「相待假」而得知「法空」。 【體空觀】 即觀色心諸法的當體如幻即空。又稱即空觀、 如幻即空觀。由於 一切均由因緣所生, 並無實自性,因此色心諸法不待分析, 當體如幻、即空。 直觀因緣所生法,本性空寂,如幻如夢。 將此體空觀及藏教之析空觀作一對 照, 兩者皆從假入空觀,亦均有破界內見思惑之能, 但觀法上巧拙不同,體 空觀被稱為巧度觀, 析空觀被稱為拙度觀。 《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 解釋「巧 度」、「拙度」 云︰「若用草筏名為拙渡, 用方舟者名之為巧。… 苦行頭陀, 初中後夜勤心禪觀, 苦而行道名為拙度,… 觀諸法實無縛無解,心得清淨名 為巧度。」 體空觀 為' 析空觀 '之對稱。 全稱體色入空觀、體假入空觀、 體法入空觀、體法觀。 係指不待析破色、心諸法, 而直接體達'因緣所生法,當體即空'之觀法 。 三論玄義有言(大四五·四上): '小乘拆法明空,大乘本性空寂。 '即指成實論等之觀空法, 乃析破色、心諸法而見空; 相對於此, 大乘則直觀因緣所生法本性空寂,如幻如夢。 於天台宗, 以此體空觀為四教中通教菩薩所修觀空之法, 而以析空觀為藏教之觀法。 又將體空觀與析空觀作一比較, 謂兩者皆屬於從假入空觀, 亦同樣能破界內之見、思二惑; 然其觀法則有巧、拙之別, 乃以體空觀為巧度觀, 以析空觀為拙度觀。 [維摩經玄疏卷二、 法華文句卷六上、 摩訶止觀卷三下、四教義卷一、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四] 析空觀 謂分析諸法以 入於空之觀法 。 “ 體空觀 ”之對稱。 具稱析色入空觀。 又稱析假入空觀、 析法入空觀,或稱析法觀、生滅觀、拙度觀。 乃貶小乘及《成實論》所說空觀之語。 《摩訶止觀》卷三(下)云(大正46·32a): “小者小乘也,智慧力弱,但堪修析法止觀, 析於色心。”即分析人乃由五蘊、十二處、 十八界等要素所構成, 分析色法至極微(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 或分析心至一念(六十剎那), 而依此分析之結果, 觀人、法二空之理,是為小乘之觀法。 《三論玄義檢幽集》卷一引 《中論疏記》卷一(末)之說釋云 (大正70·387c): “言析法明無生者,述義云, 以慧分析知人法二空, 何者?既言五陰和合成人,為色陰是人耶? 為受陰是人耶?如此推求,都無有人, 乃知人空。其法空者, 如細色成粗色,剎那成念, 於是觀察若多細色和合成粗色, 即無自體,故空。 此以細過粗,然以細成粗時, 粗無自性,故空。 乃觀細者本無,今有是生,已有是無是空, 此以空過細,必以本無今有, 已有還無,空過細色故, 剎那成念亦如是, 是求六十剎那為一念,故得知法空, 所以聲聞觀因成假,緣覺觀相續假。”
【體空觀】 即觀色心諸法的當體如幻即空。 又稱即空觀、如幻即空觀。 由於 一切均由因緣所生, 並無實自性, 因此色心諸法不待分析, 當體如幻、即空。直觀因緣所生法, 本性空寂,如幻如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