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552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joy6195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大 陸][轉貼] 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一詞源自於十九世紀末德國地理學家里希托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其著作中,對連接中國與西方絲綢西運交通網的命名,並通用至今。
這道交通網大致可分為陸上絲路和海上絲路。陸上絲路是古代東西外交、商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除了主要的絲綢貿易外,中國的茶葉、瓷器、造紙、火藥、指南針和西方的玻璃、棉花、製糖術等,都藉由這個通道對中西文化和人類文明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古人稱敦煌以西區為「西域」。早在紀元二世紀以前,中國的絲綢就經由西域,西傳至歐洲。西元前一百多年,漢武帝派遣張騫通西域,陸上絲綢之路正式開通,且貿易往來頻繁,武帝後還在武威、張掖、酒泉、敦煌設置了河西四郡,築長城至羅布泊,並設立西域都護府來管轄西域事務。

陸上絲綢之路的輝煌時代於隋唐進入全盛時期,主要路線為東起中國長安(陝西省西安),西至羅馬君士坦丁堡(土耳其伊斯坦堡),橫貫河西走廊,連接各大綠洲城市,橫跨歐亞大陸;全長約千餘公里,經過中國的陝西、甘肅、寧夏、新疆等省,和巴基斯坦、印度、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阿富汗、蘇聯等國。

在長達十五世紀的興盛後,因元明時期海上絲路的興盛而漸衰減。但循著中國境內絲路經過的各大古城,如西安、蘭州、敦煌、吐魯蕃、喀什等,仍能從歷史遺留的無數出土古文物,莫高窟、麥積山等佛窟寺,嘉裕關、烽火臺等軍事建設,中西混合的少數民族風情和飲食文化中,憑弔這段大漠裡浩瀚、悠遠的輝煌歷史。

氣候溫度

乾燥的內陸氣候,氣溫的變化很大。絲路的春、秋季很短,都不滿一個月。最佳的觀光季節為夏季,此時雖然天氣炎熱但是氣候較為穩定,回教的重要節慶也都集中在夏天。冬季時大部分的觀光場所都不營業。

西安
為陸上絲路東邊的起點,西元千多年開始,便為西周、秦、漢、隋、唐等十餘個王朝千餘年來的首都,西域傳來的物產和文化都是經過西安傳入中國各地。西安的文物古蹟甚多,並仍保存著建於明代、中國唯一現存的完整大型中國城牆。西安一帶的觀光勝地不勝枚舉,榮稱「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的秦兵馬俑坑、唐太宗與皇后合葬的昭陵、女皇帝武則天安眠的乾陵、供奉佛指舍利的法門寺、楊貴妃的華清池和大雁塔、小雁塔等都是觀光客必覽之地。

兵馬俑坑
1974年秦始王的陵墓被發現時,陪葬的大量兵馬俑震驚全世界,被視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之東1.5公里,有一到三坑,最大的一號坑面積達1萬4,260平方公尺,有6,000尊與人等高的禁衛兵團人俑,向東排成兵陣守護帝陵;還有飾以金銀、工藝精巧的銅製馬車,是依秦始皇坐騎實物的二分之一比例製成。兵馬俑坑內的人俑與馬俑等皆仿真人、真馬而製,造型栩栩如生,且形貌各異。

麥積山石窟
天水市東南約45公里處,山形呈圓錐狀宛若麥堆,高約142公尺。垂直崖壁上有由西元四百年前開始陸續完成的石像和泥塑像共有約7,800尊,和面積達1,000平方公尺的壁畫,一千多年前因為一場大地震,麥積山裂開將石窟分為東西兩崖,目前東崖有54窟,西崖為140窟。最大的石窟為散花樓七佛閣。麥積山一帶氣候濕潤,四周原始林環繞,是公認中國石窟寺中風景最優美的一個。

蘭州
古絲路上黃河的主要渡口之一,2,000多年前漢朝大將霍去病爭討匈奴大勝後所建的城市,古名為「金城」,現在則為甘肅省省會和中國西北地區的空陸交通要站。市內有鳥瞰黃河最佳點的白塔公園、以五眼泉水得名的五泉山公園、成吉思汗紀念館的興隆山公園,和蒐藏大量新石器時代彩陶的甘肅省博物館,遊客還可搭船穿過黃河三大鐵橋之一的中山鐵橋,欣賞黃河和蘭州市的景觀。蘭州附近還有甘肅三大石窟之一的柄靈寺石窟,由劉家峽水庫搭船可至。

張掖
位於河西走廊中部,是絲路上東西和南北大道的交會點,也曾是全國最大的國際貿易市場,物產豐饒、風光明媚,故有「塞上江南」的稱譽,輝煌的歷史,為這裡留下了古建築、古墓葬、古烽燧為主的眾多古蹟。城西的大佛寺本殿中,有一尊身長約35公尺、腳有5.4公尺大的臥佛,是中國室內最大的臥佛,馬可波羅遊記中也有記載。

嘉裕關
位於酒泉以西約20公里,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明代長城的西端終點,絲綢之路的交通咽喉,國防地位相當重要,故人稱「天下第一雄關」和河西走廊西端的「第一隘口」。嘉裕關內城、外城、甕城和樓閣兼備,城牆高11.7公尺,總長733.3公尺,城面積達約33,500平方公尺,雄偉壯觀且防禦堅固,宛如一座城堡。酒泉和嘉裕關間還有被稱為「戈壁地下畫廊」的東晉十六國時代古墓群、壁畫和數百張彩繪畫像磚,極具歷史與藝術價值。

敦煌
敦煌為「盛大」之意,位於河西走廊西端,始建於西元前111年,漢武帝在此設敦煌郡,因位於鳴沙山下,古稱「沙州」。敦煌往西便是古人所稱的「西域」,所以漢唐時代,敦煌便是絲路上的重要城市和軍事要衝,往新疆的三條路線都是由此出發,中外商旅匯集相當繁華。雖然絲路時代已過,但敦煌還是中國西北高原公路的交通樞紐。敦煌一帶旅遊點有莫高窟、鳴沙山和月牙泉、白馬寺、陽關及玉門關遺址和為拍攝電影而建造的仿敦煌古城等。

莫高窟
俗稱「千佛洞」,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開鑿於鳴沙山東麓崖壁之上,上下五層、南北長1,600公尺的石窟寺群,是中國三大藝術石窟藝術寶庫之一,人稱世界上最大的畫廊。據傳為前秦建元二年(西元366年)時,一位名為樂僔的僧人行經此地,發現岩壁上金光閃耀,彷若千萬尊佛,於是在此開鑿第一個石窟寺修行,爾後千年時間來,在往返西域的人們陸續開鑿奉獻下,才形成如此規模壯大的石窟寺群。現在,莫高窟仍保存有492個洞窟,廣達45,000平方公尺的壁畫,和2,400餘尊彩塑像,是全世界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遺址。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新世紀資通 | Posted:2005-03-24 13:4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00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