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256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拖把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44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如何保養耳朵 ?
林小姐坐在診療椅上,氣定神閒的說:我的右耳裡面有一隻小蟑螂,麻煩醫師幫忙取出來。我用檢耳鏡一看,真的有一隻小蟑螂靜靜的躺在她的右耳道中。我很快的用小鑷子將這隻已經死掉的蟑螂取出,看她輕鬆的表情,我很好奇的問她:發現有蟑螂進入耳朵 時,妳是怎麼處理?  
林小姐說:我是學護理的,昨晚發覺有蟲跑進耳朵時,趕快翻書查資料。立刻按照書中所說的,右耳朝上,將沙拉油倒滿整個右耳,維持了5-6分鐘後,再將右耳朝下,讓耳朵裡面的沙拉油流出來,然後今天就來請醫師將此蟑螂取出。

看著林小姐的優雅,不禁讓我想起前一段時間,有位張太太,連闖十幾個紅綠燈,直闖診療室,直呼我要掛急診!   有螞蟻跑到耳朵裡面,痛死我了……

的確,當有蟲蟲誤闖您的耳朵時,經常會讓人座立難安,難以忍受。如果它恣意的叮咬,保證讓您感覺耳朵痛的要命;如果它在耳朵內衝來飛去的,會讓您感覺耳鳴;
如果像蟑螂等體型較大的蟲蟲,更會讓您感覺耳朵好像塞住般,聽聲音好像隔著一層東西。
很多人直接的反應,就是拿棉花棒或手指來挖耳朵,試圖將這不速之客給掏出來。

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基於生物本能性的反應,當這些蟲蟲看到有東西由外而內靠近時,必定是驚慌的往更深處逃竄。   這將讓您更加的難過,於是您的動作更劇烈,棉花棒也挖的更深,結果經常挖的外耳道皮破血流,甚至將耳膜挖破洞,但是蟲蟲仍然在耳朵內逃竄。   這也難怪張太太要連闖十幾個紅綠燈來掛急診了,因為這些蟲蟲快把她給搞瘋了!!

其實,如果您記得這個簡單的小常識的話,當半夜不幸遇上蟲蟲危機時,就不會驚慌失措了。如果您的耳膜沒有破洞的話 (如果您耳朵不曾流膿,聽力又正常的話,通常耳膜是沒有破洞的),首先躺下來,有蟲進入的耳朵朝上,您可以將家中的嬰兒油、或者甘油甚至沙拉油,慢慢的倒入耳朵,直到整個耳朵充滿為止。

再讓它泡個5-6分鐘,然後將耳朵朝下,讓倒入耳朵內的油,慢慢的流出即可。因為這些油可有效隔絕空氣,耳朵內的蟲蟲是必死無疑,您就可好好睡個覺,等第二天再請耳鼻喉科醫師幫您取出這些蟲蟲即可。當然您也可以利用蟲蟲的誘光性,使用照光法---

也就是拿一支手電筒,照著外耳道,等蟲蟲慢慢爬出來。這個方法,通常花費的時間比較久,因為這些蟲蟲並不會一照光,馬上就乖乖的跑出來,可能還會在您耳朵內試探性的晃來晃去,再慢慢爬出來。所以,您可能要忍耐一段時間,不可以因為螞蟻在耳朵內爬來爬去,又咬您一口,而忍不住又拿棉花棒去挖耳朵。

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會發生蟲蟲危機的耳朵,通常都是很乾淨的,耳垢很少的。經常有患者問我要怎樣保養耳朵?我的回答也經常讓他(她)們很意外。 我常常建議我的患者,最好的耳朵保養之道就是不要管它—不要用棉花棒去清耳朵,不要用耳挖子去挖耳垢。  

耳朵不去理它,通常很少會需要找耳鼻喉醫師。但是如果對耳朵過分照顧的話,經常又挖又清,反而有可能因為耳朵出問題要找耳鼻喉科醫師。很多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耳垢很多,不挖會堵住啊?洗完澡或游泳後,耳朵感覺進水,不是要用棉花棒將水清乾淨嗎?

但事實上,人體的構造是非常奇妙的,耳朵本身就有自我清潔保護的功能,根本不勞您費心。外耳道持續不斷的有耳垢分泌,而此耳垢也會自然的慢慢排出於外耳道。

況且耳垢其實對外耳道有保護作用,除了有抑菌作用外,它也可以防止一些小蟲誤闖入外耳道中。耳垢經常挖的很乾淨,可能使外耳道的皮膚缺少油脂,而會乾燥覺得搔癢。

有時表皮挖受傷,可能引起細菌或黴菌的續發性感染;用棉花棒清耳朵時,反而可能會將耳垢往內推,進而堵塞耳朵,影響聽力。有時挖耳朵時,自己不小心或手被人碰到,誤傷外耳道導致皮破血流,或甚至耳膜挖破,嚴重影響聽力。這些都是在耳鼻喉科門診中,天天都會碰到的情形。

雖說如此,有人還是很懷疑的說,我可從來沒看過耳垢自己從耳朵內排出來?洗澡或游泳後,不能用棉花棒去清耳朵,耳朵濕濕的,可是很難過的!事實上,耳垢由內往外移動是很緩慢的,當它移動到外耳道的開口時,會因為說話或吃東西時,嘴巴的張開或閉合而掉落。

由於每次這種自然掉落的數量很少,所以您不會有感覺。而當游泳或洗澡後,如果覺得耳朵濕濕時,可將毛巾擰乾後,擦拭外耳道的開口即可。因為大部分的情況只是外耳道的開口有些濕而已。如果水很容易流到外耳道的深部,您就要考慮在洗澡或游泳時,佩帶防水耳塞了。

耳垢是有其功用的,它除了可以提供耳朵內皮膚適當的溼度,預防細菌感染外,還可以減少小蟲的入侵。所以除非耳垢將整個外耳道堵塞影響聽力,或者為了詳細檢查耳朵或耳鏡時,耳鼻喉科醫師才會適度的清除耳垢,平常還是不要理它比較好。


作者: 曾鴻鉦醫師 (台中市世鴻耳鼻喉科)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省CZ88.NET | Posted:2004-10-15 01:45 |
a037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做法跟我一樣
不去挖耳朶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 | Posted:2004-10-15 11:33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9143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