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薛桂文/報導】
天氣熱、火氣大,不少人都有「嘴破」的困擾,不僅疼痛,易有口臭,還讓人無法盡情享受美食;中醫師建議,這種毛病與飲食習慣、口腔衛生、體質都有關係,必須多管齊下調理,否則極易反覆發作。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柯建新表示,一般俗稱的嘴破其實就是「口瘡」,也稱「口腔潰瘍」,臨床上相當常見;患者在口、舌部位會出現單個或多個黃白色的潰爛點,嚴重者終年不癒,既疼痛、又影響飲食,非常惱人。
一般而言,輕微的口瘡只潰爛一、二處,嚴重的口瘡可擴展到整個口腔,甚至引起發燒和全身不適,而症狀除了疼痛、流口水,還可能牙齦浮腫、口臭、嘴巴乾、小便黃、大便乾。
柯建新指出,不注意口腔衛生、正氣虛弱、病後火毒未盡,或平日嗜食辛辣食品,都是口瘡的成因。若口瘡屬實火者,口臭明顯、灼痛劇烈,較易治療,病程短;屬虛火者,則發病較慢,反覆發作,日久不癒,療程較長,但多無口臭現象,且疼痛輕微。
預防口瘡或發病後的保養,首須注意口腔衛生,可用淡鹽水多漱口,排除患部的汙染物,也有治療作用。進食時,應充分咀嚼食物,避免粗硬食物不易消化,造成脾胃濕熱,導致口瘡,而細嚼慢嚥也可避免咬傷唇舌或頰部,防止咬傷、潰瘍。
同時,避免攝取辛辣、燒烤和檳榔、菸酒等刺激性食物,減少對口腔和腸胃的刺激。若是實火型的口瘡,飲食宜清淡,尤其忌食辛辣、燒烤、菸酒等燥熱性食物;而虛寒型口瘡,宜忌食生冷瓜果等寒性食物。
醫師也建議,患者可多補充維他命B群,因口內潰瘍及口角炎常是缺乏維生素B群之故,尤其是B2,飲食中可加強肉類、牛奶、蛋黃、酵母、全麥土司或糙米等。多食涼潤但不冰的食物如鮮甘蔗汁、鮮藕汁、鮮梨汁、木耳、百合、荸薺、麥門冬等。
此外,柯建新提醒,容易得口瘡的人,應修心養性,以防情緒過度波動,並避免體力透支、勞倦過度,儘量少熬夜或房事過度,多加強體質鍛鍊,以增強體力,抵禦外邪侵襲。
柯建新說,治療口瘡,除內服藥物,在患部外塗冰黃散、西瓜霜等中藥製劑,也可緩解疼痛;民間常用的細辛粉,外敷治口瘡,效果不錯,甚至對牙痛、三叉神經痛都有效,其方法是將細辛粉3錢加適量溫開水調成糊狀,填入臍窩,上敷塑膠膜,蓋上紗布,再以膠布固定,24小時取下,4小時後再敷。
對於容易復發的口瘡,如果上述方法無效,可以試用「知柏地黃丸」,每次服3錢,每日3次,連續服用一段時間,並配合食用綠豆湯,也可在知柏地黃湯中加入肉桂1錢,或在服用知柏地黃丸時,用肉桂一錢煎湯送服,增強療效。
【2005/07/04 民生報】 @
http://ud...om http://www.udn.com/2005/7/4/N...7680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