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6615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hal8952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7 鮮花 x6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理論] 伊尹湯液經
伊尹湯液經,已找不到這本書,民國22年出版。
從書中,可看到仲景先師發明傷寒源頭。

台北三家書局(名山、杏林、問津),名山堂有售舊書。
光華商場內古文書局,亦有售簡體舊書。

底下文章有點長,皆有註明出處,請慢慢看。


發現火神派著作 http://ngotcm.com/bbs/?action_...d_48168.html
火神派的開山鼻祖:鄭欽安
火神派的著述:
鄭欽安———1804—1901《醫理真傳》《醫法園通》《傷寒恒論》

盧鑄之———1876—1963《鄭欽安先生醫書集注》《金匱要略恒解》《盧氏醫學心法》《盧氏臨證實驗錄》

祝味菊———1884—1951《傷寒質難》《祝味菊醫案選》;

吳佩衡———1888—1971《麻疹發微》《傷寒論新注》《吳佩衡醫案》<<醫藥簡述>>;

劉民叔———1897—1960《魯樓醫案》《素問痿論釋難》《傷寒論霍亂訓解》《腫書籍脹十三方》《華陽醫說》

范中林——— 《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選》

唐步祺———1917—2004《鄭欽安醫書闡釋》《咳嗽之辨證論治》

盧崇漢———1947《鄭欽安先生學術思想研究》《著名醫家盧鑄之先生學術思想研究》《中醫健腦》《論〈周易〉的恒動觀對中醫學重陽思想的影響》《溫通化瘀止痛湯治療痛經206例》《論盧氏運用附子的指導思想》《扶陽安髓止痛湯治療陽虛陰火牙痛217例的研討》及《紅斑性肢痛症的中醫治療》《扶陽講記》



楊紹伊《伊尹湯液經》,目錄章名 http://greenisland.csie.nctu....7/01/09/951/

太陽病證論第一
陽明病證論第二
少陽病證論第三
太陰病證論第四
少陰病證論第五
厥陰病證論第六
病不可發汗證第七
不可發汗上篇上
不可發汗上篇下
不可發汗中篇上
不可發汗中篇下
不可發汗下篇上
不可發汗下篇下
病可發汗證第八
可發汗上篇
可發汗中篇
可發汗下篇
發汗以後證第九
發汗後上篇
發汗後中篇
發汗後下篇
病不可吐可吐吐後證第十
病不可下證第十一
不可下上篇
不可下中篇
不可下下篇上
不可下下篇下
病可下證第十二
可下上篇
可下下篇
發汗吐下後證第十三
發汗吐下後上篇上
發汗吐下後上篇下
發汗吐下後中篇上
發汗吐下後中篇下
發汗吐下後下篇上
發汗吐下後下篇下
結胸痞第十四
結胸痞上篇上
結胸痞上篇下
結胸痞下篇上
結胸痞下篇下
腹痛第十五
嘔吐噦第十六
嘔吐噦上篇
嘔吐噦下篇上
嘔吐噦下篇下
吐利第十七
吐利上篇
吐利下篇
下利第十八
下利上篇
下利中篇上
下利中篇下
下利下篇
下利便膿血第十九
火邪清血第二十
氣上撞第二十一
心下悸第二十二
心下悸上篇
心下悸下篇
消渴第二十三
衄第二十四
如瘧第二十五
熱入血室第二十六
發狂喜忘瘀血第二十七
發黃第二十八
發黃上篇
發黃中篇
發黃下篇
中濕第二十九
風水皮水黃汗肺脹第三十
風水皮水篇
黃汗篇
肺脹篇
中暍第三十一
剛痙柔痙項背強第三十二
剛痙柔痙篇
項背強篇
咽痛第三十三
咽痛上篇
咽病下篇
辨脈法
平脈法上
平脈法下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係在伊尹湯液經的基礎上發明

楊紹伊和劉民叔為廖季平的學生,同攻醫道,劉為楊此書作跋。此書罕見,不知何時能有幸得窺


《傷寒論》的淵源 http://liumengzheng.t...g.com/bl ... =9163319&idWriter=0&Key=0


  上幾講講到吉益東洞之流對張仲景和《傷寒論》崇拜得不得了,這幾講我們就來講講《傷寒論》到底是怎樣一本書,奇在哪里?
  
  張仲景,生於漢代,一生“勤求古訓,博覽眾方”,最終撰成《傷寒雜病論》(唐宋以後將 《傷寒雜病論》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書,下文均簡稱為傷寒論)一書。他在中醫史上的地位可謂無人能比,宋金之後被稱為“醫聖”。後世稱他的《傷寒論》為“方書之袓”,“醫門之規矩”。

  他少年時"學醫於同郡張伯祖,盡得其傳"。漢靈帝時,仲景被舉為孝廉。繼之出任長沙郡太守。但由於無確切史料為證,太守之說一直存疑待考。其說始於北宋,其後日盛。
晉朝王叔和整理散亂的《傷寒論》,名曰《張仲景方論》,其《脈經》也收錄了《傷寒雜病論》大部分內容。而後至唐代孫思邈著《千金要方》時,未得窺全貌,少有徵引,故有“江南諸師秘仲景要方不傳”之感歎。在其晚年所著之《千金翼方》,則於卷九、卷十中收錄仲景《傷寒論》之全本,除少數幾條與今傳宋本《傷寒論》有別外,其內容與文字基本相同。此傳本當是目前存世最早而內容完整的版本,今稱唐本《傷寒論》。唐天寶年間王燾的《外台秘要》也收錄了《張仲景傷寒論》。

  北宋林億等人以高繼沖進獻的版本為底本,“校定張仲景《傷寒論》十卷,總二十二篇”,習稱宋本《傷寒論》。此一版本現己不復存在,傳世的僅為明•趙開美之複刻本(西元1599年),習稱趙刻本。

  這樣一本奇書是張仲景怎麼寫成的呢,求的是什麼古訓,覽的是什麼方呢?
《傷寒論》中有一段“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十六卷。”這裏的《九卷》就是《靈樞》,《八十一難》就是《難經》。但此段多被質懷疑是後人所添加。

  晉時皇甫謐說:“伊尹以元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漢張仲景論廣湯液為十數卷,用之多驗。”

  北宋林億《傷寒論序》雲:“夫《傷寒論》蓋祖述大聖人之意,諸家莫其倫擬……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農之經,得不謂祖述大聖人之意乎?”
南宋王應麟《漢書藝文志考證》,雲:“《內經•素問》有《湯液醪醴論》。《事物記原》雲:《湯液經》出於商伊尹。《漢書•郊祀志》:莽以方士蘇樂言,起八風台於宮中,作樂其上,順風作《湯液》。”

  伊尹是商朝的臣相,《漢書藝文志》中載有湯液經湯名字,但由於時代久遠,湯液經早己失傳,使人難以確認上述觀點。

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下簡稱《輔行訣》)梁陶弘景所著。1907年法國傳教士伯希和于從敦煌莫高窟盜得,請莫高窟道士王園籙裝箱,王氏暗藏之,1915年為河北威縣張渥南所購,傳於嫡孫張,“文革”被毀,今有弟子傳抄件存世,後馬繼興據傳抄件整理成書,於1989年出版《敦煌古醫籍考釋》。

  陶氏在《輔行訣》中摘錄六十首《湯液經》的方劑。其中代表方劑為大小補瀉方以及大小二旦六神方。其中許多方與張仲景的傷寒方完全相同。如此可判定:張仲景是在《湯液經》的基礎上編寫的《傷寒雜病論》。而《湯液經》又和《神龍本草經》有很大的聯繫。

  梁陶弘景《藥總訣》雲:“依《神農本經》及《桐君采藥錄》,上中下三品之藥,凡三百六十五味,以應周天之度,四時八節之氣,商有聖相伊尹,撰《湯液經法》三卷,為方亦三百六十首…”

  陶弘景《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曰:“然其方意深妙,非俗淺所識,緣諸損候,藏氣互乘,虛實雜錯,藥味寒熱並行,補瀉相參,先聖遺奧,出人意表,漢晉以還,諸名醫輩,張機、衛祀仁汛、華元化、吳普、皇甫玄晏、支法師、葛稚川、範將軍等,皆當代名賢,鹹師式此,《湯液經法》憨救疾苦,造福含靈…”     

  《輔行訣》陶弘景又曰:“外感天行,經方之藥,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湯。昔南陽張機,依此諸方,撰寫為《傷寒論》一部,療治明悉,後學鹹尊奉之。”

  本觀點為宋代醫家所收納。如宋刻《傷寒論》序日:“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農之經”和嚴器之《傷寒論注釋•序》雲:“後漢張仲景又廣《湯液》為《傷寒卒病論》十數卷……”

   施肺《祖劑•小敘》日:“惟仲景之書,最為群方之祖……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農之經。軒岐《靈》、《素》,大聖之所作也……茲所集,道冠《素》、《靈》二方,次載《伊尹湯液》一方以為宗:而後悉以仲景之方為祖…”
清代陳修園《傷寒論淺注•凡例》雲:“仲景書本於《內經》,法于伊尹,漢《藝文志》及黃甫謐之言可據。”可看,本觀點從宋朝已經為普遍知識的。
   
  這樣我們可以看出神農-伊尹-張仲景這一學術脈絡,當然神農-伊尹並非確是醫家,但是這一學派的一個學術代號而己。而這一派就形成了漢朝的經方派。




“火神”鄭欽安 http://zyxz.5d6d.com/t...1-1.html

  一、“火神派”的開山之祖

  長期以來,四川醫生以善用附子、幹薑著稱。近人如重慶補小南、成都祝味菊、雲南吳佩衡、華陽劉民叔幾位先生都有“附子”的外號,陸鑄之先生更有“火神”之稱,而追溯其淵源,鄭欽安先生實乃這一流派的開山之祖。

  鄭欽安,名壽全,欽安其字也。四川邛崍人。生卒年不詳,查其著作《醫理真傳》、《醫法圓通》二書刊印的時間分別是在清同治8年和13年,即西元1869年和1874年,又據《醫法圓通》書中提及“餘業斯道三十餘年”,可以推論出他是道光生人,其著書的年紀,大約50多至60歲左右。據《邛崍縣誌》,鄭欽安出成都名醫劉芷塘門下,劉生平事蹟不詳,看來這又是一位“識用精微過其師”的了。

  為什麼要稱“火神派”?是因為這一派不僅善用附子、幹薑起大證、重證,驚世駭俗,在全國獨樹一幟,而且還不斷地發揚光大(如祝味菊用附子治高熱心衰,吳佩衡用附子治麻疹險證),曆百餘年而不衰。

  二、鄭欽安治哪些病證用附子、幹薑

  鄭欽安說“人鹹目予為姜附先生”。《醫法圓通》治內婦兒科雜病所列病證,就有60餘種,加上傷寒溫病,則遠逾百種之多。諸如咳嗽、嘔吐、泄瀉、腰痛、頭痛、唇口紅腫、齒牙腫痛、口臭、喉蛾、臂痛、筋攣、心痛、胃痛、二便不利、淋證、失眠、健忘、脹滿、中風、淋濁、痿芴……門類遍及於五臟六腑、外感內傷。其中有些病證,通常無用薑附之理,但他依然照用。

  三、鄭欽安提及的陰證依據

  綜合鄭氏書中陰證的依據,約有以下13點:

  1.少神或無神。

  2.喜臥懶言,四肢困乏無力,或垌臥惡寒,兩足常冷。

  3.不耐勞煩,小勞則汗出。

  4.咯痰清稀或嘔吐清冷痰涎、清水或清涕自流。

  5.語聲低弱。

  6.唇色青淡或青黑。

  7.痛喜揉按。

  8.滿口津液,不思茶水,間有渴者,即飲也只喜熱飲。

  9.女子白帶清淡而冷,不臭不黏。

  10.飲食減少,喜食辛辣煎炒極熱之品,冷物全然不受。

  11.小便清長,大便通利。

  12.面白舌淡,即苔色黃也定多潤滑。

  13.脈微或浮大而空。

  扼要地說,突出在一個“神”字,凡是“起居、動靜、言語、脈息、面色,一切無神”,即是陽氣虛衰的陰證。  

  四、鄭欽安為什麼要強調陰證

  陰證之形成,當然最重要的是體質,或者說稟賦屬素體陽虛者。此外,與飲食勞倦、房室不節有關。還有更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便是醫者不識陰陽,不分體質,對素體陽虛者既病之後濫用、誤用、多用、久用寒涼滋膩,更傷其不足或虛衰之陽。尤其是對喉蛾、血證這樣的病證,陽證固多,陰證亦複不少,而醫者每多忽視陰證。

  此外,鄭氏幾乎在每一病證之後,都要批評市醫積習,這一積習便是不獨立思考,不思治病求本,見咳止咳,見痰化痰,見血投涼,又多用套路套方,如一見便秘即用大黃、當歸、白芍、蜂蜜、麻仁、郁李仁,一見小便不利,便是木通、車前、滑石之類;更視峻藥如虎,力圖平淡穩當。小病猶可,大病則往往誤人。  由此追溯鄭欽安的學術淵源,其理論實以《內經》為宗,其臨床則“用仲景之法”,宗《內經》則在“洞明陰陽之理”,宗仲景則“功夫全在陰陽上打算”,因此他的真傳就是:“認證只分陰陽”,“病情變化,非一端能盡,萬變萬化,不越陰陽兩法”。陽證自有陽證治法,陰證則宜益火之源,或甘溫扶陽,或破陰返陽,如此,則仲景之四逆、白通、理中諸方,自然順理成章地成為他的慣用之方了。“予非專用薑附者也,只因病當服此。”這便是他的夫子自道。

  五、證治舉隅(原文節錄)

  1.喉蛾(扁桃體炎):喉蛾一證,有少陰君火為病者,或外挾風熱,其證心煩,小便短赤,口渴引冷,挾風熱則見發熱、頭痛,治當清熱祛風,如導赤散、甘桔湯,重則黃連解毒湯。有脾胃積熱,其人必過食厚味,多煩渴引冷,二便不利、口臭氣粗,紅腫疼痛等,法宜去積熱,如大小承氣湯之類;有怒動肝火,上攻於肺而致者,其人必脅痛,煩躁口苦,面青,法宜清肝,如丹梔逍遙散、大青飲之類。

  因腎氣不藏,君火弱不能制陰,陰氣上僭,逆於咽喉而致者,其人口內肉色必含青黑色,或慘黃淡白色,痛亦不甚,人困無神,脈必浮空,法宜扶陽,如封髓丹、姜桂飲、白通等方,皆可令服。

  近來市習,一見喉症,往往用吹喉散、冰硼散一派寒涼之品,陽證無妨,陰證有礙,認證貴明,須當仔細。

  2.鼻衄:有由火旺而逼出,定有火形可征,如口渴飲冷、大小便不利之類,法宜清火攻下,如大小承氣、犀角地黃湯、導赤散之類。

  有由元陽久虛,不能鎮納僭上陰血,陰血外越,亦鼻血不止(不僅鼻血一端,如吐血、齒縫血、耳血、毛孔血、便血等),其人定無火形可征,二便自利,唇舌淡白,人困無神,法宜扶陽收納,如潛陽、封髓、甘草幹姜或加安桂、吳萸之類。

  3.瘡科:凡瘡之生,無論發于何部,統以陰陽判之為准。

陽證其瘡紅腫痛甚,寒熱往來,人多煩躁,喜冷惡熱,大便堅實,小便短赤,飲食精神如常,脈息有力,聲音響亮、瘡潰多稠膿。

  陰證皮色如常,漫腫微疼,瘡潰多清水,流清膿,黃水、血水、豆汁水、辛臭水,其人言語、聲音、脈息、起居動靜,一切無神,口必不渴,或渴喜熱飲,舌必青滑,大小便自利,其治或以桂枝湯加香附、麥芽、附子,或麻黃附子細辛湯;瘡潰而膿不稠,用黃芪建中湯、附子理中湯。陰寒最盛者,可用回陽飲、白通湯或黃芪甜酒燉七孔豬蹄、羊肉生薑湯等。

  4.痿芴:東垣、丹溪道《內經》“肺熱葉焦,發為痿芴”,“治痿獨取陽明”之旨,專主潤燥瀉火,但《內經》所論,當是肺熱葉焦之由,起於陽明也。陽明為五臟六腑之海,生精生血,化氣行水之源也,《內經》謂陽明虛則宗筋弛,明是中宮轉輸精氣機關失職,精氣不輸於髒,則痿生。以此分處,則治痿獨取陽明一語方成定案,即不能專以潤燥瀉火為准。即有邪火太甚,亦未見即成痿證,果系火邪為殃,數劑清涼,火滅而正氣即複,何得一年半載而不愈。法宜大辛大甘以守中複陽,中宮得複,轉輸如常,則痿證可立瘳矣,如大劑甘草幹薑湯、甘草附子湯、參附、芪附、歸附、術附,皆可酌選。

  六、治驗選錄

  《醫法圓通》所載治驗無多,且都散見於原文中,從未見有人引用,因此如同渾金樸玉,閱之,彌覺可珍,爰選錄四則,以饗讀者:

  予嘗治一男子,腹大如鼓,按之中空,精神困倦,少氣懶言,半載有餘,予知為元氣散漫也,即以大劑吳萸四逆湯治之,一、二劑而脹鼓頓失矣。

  又治一男子,腹大如鼓,按之中實,堅如石塊,大小累累,服破氣行血之藥,已經數月,予知為陰積於中,無陽以化之也,即以附子理中湯加桂、蔻、砂、半、丁香,一、二劑而腹實頓消。

  一人病患咳嗽,發嘔欲吐,頭眩腹脹,小便不利,餘意膀胱氣機不降而返上,以五苓散倍桂,一劑小便通,而諸證立失。

  予恒見中年老婦,每多兩手膀痛而不能舉,究其所病之由,多起于少年天癸至時,不知保養,洗衣漿裳,常用冷水,以至寒涼傷及經絡,不即為害,迨至中年老時正氣已衰,兼受一點寒邪引動,而痛斯作矣。予每以甘草幹薑湯加鹿茸、桂尖、附子、蔥、酒,治之多效。

  七、我對鄭欽安的評價

  鄭欽安為清代獨具風格的醫家,享譽巴蜀,其認證用方,專在“陰陽”上下功夫,對陰證證治,頗多發揮,尤以善用幹薑附子,單刀直入,撥亂反正著稱,實醫林一代怪傑。

  鄭欽安雖善用薑附,影響了幾代人,但他並不專用薑附,也不是偏愛幹薑附子,惡當歸地黃,而是當用則用,其所論陰證特徵,可供臨床者參考,以備一格。

  他批評的市習,一見什麼病,就用什麼病的套方套藥,而不問陰陽,不辨證侯,這樣的毛病,是醫生的通病,我有時也難免不自覺地蹈此覆轍,是應當引以為戒的。

  他的代表作《醫法圓通》,是為補偏救弊而設,他強調陰證,是因為人們往往忽視陰證的緣故。但綜觀全書,他之持論並不偏頗,這是其可貴之處,也是他區別於明清貴陽賤陰論醫家的地方。

  至其用方多是舉例,言其大概而已,讀者但師其意可也,不可拘泥。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沒有資料 | Posted:2007-08-28 01:39 |
skid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對於傷寒論的考就
個人非常建議大家看一本書
對於傷寒論的源流 非常仔細 也對傷寒論裡的方藥命名有非常深入的考就
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
<<傷寒論>>解讀與臨床運用
主編 張橫柳 吳政权 許國敏
裡面也談論到輔行訣 《伊尹湯液經》等
大家可以看看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江蘇 | Posted:2007-08-28 01:4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126837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