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魟hang二虎三沙毛mng」:談常見魚類刺傷
2005-01-16 墾丁潛水被蝦姑割傷
轉貼
衛生署立朴子醫院急診外科 蘇怡仁
台灣雲嘉南一帶海產養殖業發達,沿海地多漁塭、圳溝、河口、潟湖,居民常須至水中撈捕漁獲,故常被魚螫傷手腳,送醫治療。又因為其痛無比,往往需施打眾多之針劑,才能能達到止痛效果,本文就針對這方面進行探討。
首先是醫療層面的問題。此類的螫—刺傷,會比一般的陸上節肢動物(如家蜂、虎頭蜂、蜈蚣、蜘蛛…)造成的問題嚴重,並不在於該生物毒汁的強弱,而是水生細菌較強(海水尤大於淡水)。聞之色變的海洋弧菌(Vibrio spp)感染,常導致皮膚、肌肉壞死甚至截肢的命運。這些細菌,並非造成劇痛的主因,也不是蓄藏在毒汁中,而是魚類的常駐細菌。整個海域都充滿這類對人類不友善的微生物,而在魚口眾多,傷魚比例高的漁塭濃度更高。人類由於是陸上動物,其免疫系統,相對的對這類細菌陌生,一有傷口,細菌進入體內,便造成嚴重的感染。
其次是魚的螫器。我們要對動物有一點常識:直接使用口、齒傷人的動物咬傷,只佔少數,如狗、鼠、大白鯊、鱷魚、食人魚。其他大部分動物是使用手腳或尾部特化之器官自衛,如魚的胸、背、尾諸鰭或蝦的足肢、蟻、蜂、蝎的螫針、螃蟹、貓、熊的前爪等是。嘴巴是用來進食或捕食的,對象是較弱小的,而螫刺用於自衛,對象是比自己強勢的動物。
台灣常見之鹹水魚螫傷事件,往往集中在數 ..
訪客只能看到部份內容,免費 加入會員 或由臉書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