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承办健保? 保险业敬谢不敏 【记者薛桂文/报导】
全民健保面临财务崩盘危机,中央健保局的管理效率备受质疑,外界再度出现「公办民营」的呼声;卫生署赞同如此可免除政治力干预,让健保永续经营,但保险业者却视健保为烫手山芋,根本没人敢接手。
现代保险教育事务基金会昨举办「健保不能倒,公办民营好不好」论坛,卫生署主任秘书赖进祥指出,健保开办2年后,卫署即曾提出公办民营构想,另设基金会负责健保业务,且开放多元保险人,让民众可选择到那里去投保,但因外界质疑卫署以此卸责、回避监督,这项改革案后来胎死腹中。
保险教育基金会副董事长林丽铢说,其实大家都清楚,造成今日健保的危机,关键在政府怕引起民怨,未依法执行,以致该调保费时不能调,不该给付的又不能取消;未来恐须改为公办民营,减少政治力干预,并藉由竞争,提升经营效率。
赖进祥表示,公办民营确实能免除政治干预、外界非理性抗争,使执行回归法律面,但也须有完整的游戏规则,确保民营保险人的效率、服务品质、以及民众权益不受影响,所以,前提须先将健保财务规画好,才能交由民营。
不过,出席的业者对健保公办民营多半兴趣缺缺,南山人寿资深副总蔡丰辉直言,商业保险有「对价原则」,风险愈高者、保费愈多,但健保却采固定费率,保险公司若接手,财务恐被拖垮,没人敢投入,介入经营管理或许可以,但财务要切开来。
寿险公会理事长林文英则说,若要健保民营,保险与福利应脱勾,像重大伤病等社会福利色彩浓的医疗,应由政府负担,一般人的部分再由民间来承办;然而,这却与健保全民分摊风险的精神相违,变成商业保险。所以,保险业者多半认为,健保应先解决眼前危机,公办民营须从长计议。
【2005/03/16 民生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