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

|
分享:
▲
過去,為了推廣心肺復甦術,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曾經在1974、1980及1992年出版了有關心肺復甦術及緊急心血管照護的建議。歐洲急救委員(Euro peer Resuscitation Council)過去在1992,1996及1998年出版相關的建議,2000年新指引代表了超國際性的醫界組合,也就是國際急救委員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ILCOR),共同以超越國界,超越個別利益的宏觀態度,來根據既有的科學事實與證據(也就是所謂的證據醫學(Evidence based medicine)所有制定各項指引建議的基礎。
在進階救命術部份,有關急性心肌梗塞(2000年版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及中風均有了相當大程度的改變;另外,在特別急救部份,加入了有關藥物中毒/過重、電解質失衡、嚴重氣喘及過敏性休克的緊急處理。在藥物治療方面:Amiodarone及Procainamide比Lidocaie和Adenosine更先列入對治療穩定性心室頻脈優先使用的名單; Amiodarone及Sotalol列入對治療穩定性單型及多形心室頻脈的名單,Bretylium則停止使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Lidocaie的角色在降低。另外,Vasopressin在心臟停止時可用於恢復自發性心跳;在通氣方面,使用較小潮氣容積(6-7ml/kg,在1.5-2秒內),不熟悉氣管插管的專業人員應使用較方便簡易的通氣方式;另外,應使用輔助性儀器(如ETCO2)以協助確認氣管內管位置;在公共場所鼓勵放置自動體外電擊器;對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及中風應及早使用血栓溶解劑治療,對此之症候群應具高警覺性並做妥善到院前安排。
總之,希望藉著以證據為本的修正,使急救教育更為精確,急救方法更為有效,有更多的人命能因此挽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