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4137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數位命理街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
推文 x 鮮花 x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修行][分享] 認識自我--------克里希那穆提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 Posted:2006-05-31 03:20 |
雲飛陽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帳號封鎖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寫了不算短的文章.沒有看到核心也讓讀者不知所然.只在原地打轉.但也轉太多.於人沒有什麼幫助
對此文著作的人評論-他是一位學者.不食人間煙火的學者(單就此寫文章當時年齡意境而言-別忘記人會成長)
論述文章各有特色.著作者(修行程度與智慧)和文章相等.什麼人寫什麼..於高人解讀是相等.
自我有是非與善惡.知道是非與善惡而能從善.自我跟者變.這才算是改造與修行
了解自我.其意義在此
了解他人.能知法才能幫助他人與防止(防人之心)
了解萬物才能修上乘法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6-05-31 09:06 |
qqccdiry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8 鮮花 x6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他說自我的意思在這下面有講↓

下面是引用qqccdiry於2006-05-31 03:20發表的 認識自我--------克里希那穆提:
我們的心智由出生到死亡,就在不斷地接受某種文化的定型,然後形成一個狹隘的自我。多少世紀以來,我們就受國籍、階級、類型、傳統、宗教、語言、教育、文化、藝術、風俗習慣及各種政治宣傳、經濟壓力、所吃的食物、所處的氣候、我們的家庭、朋友、我們的經驗,這種種事物的影響,因此我們對每一種困境的反應都已經受到限制了

.......

我覺得克里希那穆提 他說的意思就是 自我 就是過去的經驗 還有形象 包括你的名字(人家叫你的名字,你會認為那幾個字就代表你嗎??)
他希望大家都拋掉"自我" , 當拋掉自我時 內心沒任何思想 對話 就會體驗到 一種不一樣的感覺
說那麼多沒有用@@"
大家不訪可以試試看   三天都不想那何事 過去心去 未來心去 心中完全沒有"字"and"對話"出現
如果有思想 就當思想是天空的浮雲 雲漂走了 又看到晴朗的天空 如此試三天 一定會有心得的^^
做實驗體會看看 搞不好勝過看好幾本書喔!!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05-31 22:22 |
雲飛陽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帳號封鎖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樓上言下之意.有肉體跟本無法達成.這種說法是阻礙修行. *****自我 就是過去的經驗 還有形象 包括你的名字(人家叫你的名字,你會認為那幾個字就代表你嗎??) *****(平時念佛和經文是念火大....)
以上所言不是連佛形象一併成空.言語和名只是一個萬物象徵...這種空無和自我是一種空談
試問..肚子會餓是真.傷會痛...如果不會那作者言語成立.當然您言語也成立
這種高談闊論.跟本是虛言......求名而已
未成佛說佛話??????????唉..........


[ 此文章被雲飛陽在2006-06-01 23:31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6-06-01 22:28 |
qqccdiry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8 鮮花 x6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這是奧修寫的靜心 其中的摘結
貼克里希那的這篇文章 主要是想讓大家都能靜心
認識自我 就了解自我是一種思想 而放下它
達到靜心的境界~~~~~~~



1.什麼是靜心? 

觀照,靜心的靈魂

 

  靜心是冒險,是人類頭腦能承受的最偉大的冒險,靜心只是存在,不做任何事——沒有行動,沒有思想,沒有情緒,你只是有在,它是一種全然的喜悅,當你什麼也不做時,這個喜悅來自何方?它無處可來,或者,它來自每個地方,它也沒有原因,因為存在就是由所謂喜悅這種材料組成的。

 

  當你什麼事情也不做的時候——身體上的、心理上的,在任何層面上——當所有的活動都停止,你只是存在,就是在,那就是靜心。你不可能做它,你不可能練習它:你只有去覺悟它。

 

  無論何時當你能找到只是存在的時候,那麼你就拋掉所有的作為。思想也是在做,全神貫注也是在做,沉思默想也是在做。即使只有一個片刻,你不做任何事情,你只是在你的中心,完完全全地放鬆——那就是靜心。而一旦你獲得了它的訣竅,你就能處在那種狀態,想多久就多久,最終你能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都處在那種狀態。

 

  一旦你已覺知你的本性能保持不被打擾的方式,以後慢慢地你就能開始做些事情,並保持你的本性不被打擾的警覺,那就是靜心的第二部分——首先,學會怎樣存在,然後學會一點點行動。清掃地板,洗個澡,但保持你自己的中心,然後你就能做些較複雜的事情。

 

  比如,我在給你們演講,但我的靜心並不受干擾,我能不斷地演講,但在我的中心裏面,甚至連一點微瀾都不起,它只是寧靜,完完全全地寧靜。

 

  所以靜心並不反對行動,它不是要你逃避生活,它只是教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你變成了旋風的中心,你的生命繼續著,事實上它會更強烈地繼續著——帶著更多的快樂,帶著更多的明淨,更多洞見,更多的創造力——但你是超然的,只是一個山頂上的觀照者,只是看著你身邊所有的事情發生著。

 

  你不是做者,你是觀照者。

 

  那就是靜心的全部秘密——你成為一個觀照者。“做”就在它自身的層面上繼續著,沒有什麼問題:砍柴、打水,你做小事和大事,只有一件事不允許,那就是,你的中心不應該失落。

 

  那個覺知、那個觀照應該始終保持,不受遮蔽,不受干擾。

 

  在猶太教中,有一個反叛的神秘學派,名叫哈悉德姆派(Hassidism),它的創始人貝爾·雪姆(Boal Shem),是一個少有的人。有一天午夜,他從河邊回來——那是他的習慣。因為夜晚的河邊是全然的安寧與清靜,而他常常只是在那兒坐著,什麼事也不做——只是看著他自己,看著看者。這天晚上,當他回來時,途經一個有錢人家,有個看門人站在門邊。

 

  那個看門人感到非常奇怪,因為每天晚上這個時間,這個人就會準時回來,於是,他就跑出來說:“請原諒我來打擾你,但我再也忍不住我的好奇了,你每天日夜地索繞在我的心頭,你究竟在做什麼?你為什麼要去河邊?我已經跟過你好多次,而那兒什麼也沒有——你只是在那兒坐幾個小時,到了午夜你又回來。”

  貝爾·雪姆說:“我知道你好幾次跟著我,因為夜晚是如此寂靜,所以我能聽見你的腳步聲,而我知道每天你都藏在門背後,但這不僅是你對我的好奇心,我也對你感到奇怪:你在做什麼呢?”

 

  他說:“我做什麼?我只是一個看門人。”

 

  貝爾·雪姆說:“我的天啊!你給了我一個關鍵字,這也正是我的事啊!”

 

  看門人說:“但我不明白,如果你是個看門人,那麼你應該看著某幢房子、某個宮殿,而你坐在沙灘上在那兒看什麼呢?”

 

  貝爾雪姆說:“有一個小小的區別:你在看著外面或許有人會進宮殿;我只是看著這個看者,誰是這個看者呢?這就是我畢生的努力,我看著我自己。”

 

  看門人說:“可這是件奇怪的事,那誰來付給你報酬?”

 

  他說:“這是如此的幸福,如此的快樂,如此偉大的祝福,它本身就是巨大的報酬,只是這一瞬間,而所有的寶藏都無法與之相比。”

 

  看門人說:“這真奇怪,我畢生都在看,我從來不曾有過如此美妙的體驗,明天晚上我跟你一起去,只要指點一下,因為我知道怎樣看——只是需要不同的方向,你是看著某個不同的方向。”

 

  只有一步之差,而那個一步就是方向上的,層面上的,我們不是將意識集中向外,就是閉上眼睛將我們的意識集中向內——而這你將會知道,因為你是一個知者,你就是覺知,你從來不曾失落它,你只是將你的覺知纏繞在無數的事務中。將你的覺知從各處收回來,只要讓它在你自身中好好休息,而你就已經到家了。

  最基本的核心,靜心的靈魂就是學會怎樣觀照。

 

  一隻烏鴉在叫……你在聽,這些是兩方面的——客體和主體,但你無法看見哪個是看著這兩者的觀照?——烏鴉,聽者,而還有某個人在看著這兩者,這個是很簡單的現象。

 

  你在看著一棵樹:你在那兒,樹也在那兒,但你不能發現另外一件事嗎?——你在看著樹,而在你內心還有一個觀照正看著你在看著那棵樹。

 

  看著就是靜心,你看著什麼是無關緊要的,你能看著樹木,你能看著河流,你能看著雲彩,你能看著周圍遊戲的孩子。看著就是靜心,你看著什麼不是關鍵,客體不是關鍵。

 

  觀看的品質,覺知和警覺的品質——那就是靜心所在。

 

  記住一件事:靜心意味著覺知。無論你做什麼都帶著覺知就是靜心。行為並不是問題,但是問題是你帶給行為的品質。如果你帶著警覺散步,那麼散步就能成為一種靜心;如果你帶著警覺地坐,那麼坐也能成為一種靜心;如果你帶著覺知地聽,那麼聆聽鳥兒歌唱也能成為一種靜心;如果你保持警覺和觀照,那麼只是傾聽你頭腦內部的噪音,也能成為一種靜心。

 

  整個的關鍵就是,你不要無覺知地行為,那你做什麼都是靜心。

 

  覺知的第一步就是觀照你的身體,慢慢地,慢慢地你會變得對每個姿勢、每個動作都有所警覺,而當你變得覺知,一個奇跡就開始發生:你以前習慣做的許多事情一下子消失了,你的身體變得更加放鬆,你的身體變得更加協調;一種深沉的平靜在你的體內開始呈現,一種美妙的音樂在你的體內脈動。

 

  然後,開始覺知你的思想,對思想必須是同樣那麼做,它們比身體更加微妙,當然也更加危險,而當你變得覺知你的思想,你會被你的內在所進行著的感到吃驚,如果你將在任何時候所進行著的一切記錄下來,你會大吃一驚,你將不會相信,這就是你內在所進行的事。

             

  過十分鐘後,你讀它——你會看見裏面有一個發瘋的頭腦!因為我們並不覺知,這整個的瘋狂不斷地湧動著,就像一股暗流。無論你在做什麼,它影響著你,或者你並不做什麼,它也影響著你,它影響著一切,而它的全部總和就將是你的一生!所以這個瘋子必須被改變。而覺知的奇跡就是除了只是變得覺知以外,你無需做任何事情。

 

  正是以觀照它的現象來改變它,慢慢地,慢慢地那個瘋於消失了,漸漸地,漸漸地思想開始落入另一種形式,它們的混亂不在了,它們變得更加有序了,而後再一次,一種更深的寧靜呈現了,而當你的身體和你的頭腦是寧靜的,你將看見它們相互間也是和諧的,那兒有一座橋,現在它們不再會各自奔向不同的方向,它們不再騎著各自不同的馬,第一次它們協調了,而那種協調對第三步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那就是變得覺知你的感覺,情感和心境。

 

  那是最微妙的層面和極其困難的層面,但是如果你能覺知思想,而後它也只是更進一步而已,需要一點更高的覺知,於是,你開始反映你的心境,你的情感,你的感覺,一旦你覺知所有這三者它們都能連結成一個現象,而當所有這三者就是一個——完全地在一起作用著,一起哼唱著,你便能感覺所有這三者的音樂,它們已經成為一支管弦樂隊——於是第四步發生了,而這是你無能為力的,它照著它自身發生,它是一個來自整體的禮物,它是給那些做了三個步驟的人的回報。

 

  這第四步是使人醒悟的最終的覺知,一個人變得能覺知到他自己的覺知——那就是第四步,它能造就一個醒悟的佛陀,而只有在醒悟中,人才會懂得什麼是喜悅。身體知道快感,頭腦知道高興,心靈知道快樂,第四步則是知道喜悅。喜悅就是門徒或求道者的目標,覺知就是通向目標的道路。

 

    重要的事就是你是觀照著的,你不忘記觀照,你一直在看著……看著……看著,而慢慢地,慢慢地,當那個看者變得越來越統一、越來越穩定、越來越不波動,一種變化就發生了,你所看著的事就全都消失了。

 
靜心

  看者自身首次變成了被看者,觀照者自身變成了被觀照者。你已經回到了家。


[ 此文章被qqccdiry在2006-06-02 16:43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06-02 00:57 |
雲飛陽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帳號封鎖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還是老學究一章
怎麼外國人是否比較優
此版有人看了以後...到底有沒有幫助
那就要說說心得...


獻花 x0 回到頂端 [5 樓]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6-06-02 22:0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736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